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脱贫攻坚答卷 乡村振兴画卷】西门喜盈门

2021-03-17 17:30:24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克盈盈

开栏的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日前,济源新闻传媒中心编委会成员、骨干采编力量深入济源具有代表性的脱贫村,探寻13个脱贫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怎么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济源担当。即日起,全媒体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乡村振兴画卷”专栏,用济源实践讲好脱贫故事,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示这份厚重的脱贫攻坚济源答卷,为乡村振兴提供济源样板。

航拍初春的西门村

村民在晾晒红薯粉条

村民在村里的养殖场内忙碌

核心导读 :

时代一新,万象更新。

曾经深居山乡的省级贫困村,如今产业兴旺、集体壮大、乡风思进、百姓富足,成了脱贫明星村。

人勤春来早,西门喜盈门!红薯苗嫩油油地在大棚里舒展,翻耕后的土地清新扑鼻,外来的客商们更是纷至沓来……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脱贫攻坚一战,西门人攒下了产业、人气、信誉和自信。那么,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征程上,更多的西门喜事必将不断带来惊喜、期许和向上的力量。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

“喳喳,喳喳”,喜鹊的叫声打破了王屋镇西门村的宁静。

“换成,赶紧赶紧,咱红薯粉条厂春节销售那么火爆,到底收入咋样,算算账,算算账。”

“看你慌呢,刚出正月就算账!”

“我心里算算还可以,但你的账簿才算数。”

“放心吧,早算好了!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咱红薯粉条厂生产和代加工粉条20多万斤,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养鸡合作社经营和经济作物种植,村集体收入大概116万元。”

“比前年翻番了!”

兴奋与幸福交错中的对话,让早春的小山村瞬间明朗起来。

对话的两人,一位是西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玉富,另一位是村委委员、会计张换成。和记者一同目睹这一场景的示范区农业农村局驻西门村第一书记李贝贝,脸上也乐开了花:“这数字喜人。在济源59个贫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排行榜上排前几名没问题。”李贝贝一边谦虚地说着,一边朝着张玉富竖起了大拇指。

不容易!

西门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和王屋镇的大力支持下,西门村不仅早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以村集体为主导将粉条加工、肉鸡养殖、栗蘑种植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西门粉条”不仅改变了村里传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还拿到了济源首个粉条行业食品生产许可证;西门红薯也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绿色食品认证。

“走,带你们去看看九久养殖合作社。”

刚刚算完账,知道集体钱包鼓囊囊的张玉富说起话来,“腰粗”底气足。

经过10分钟左右的山路,来到一片开阔地,两座高标准养殖大棚映入眼帘。

“张书记,可等到你了。我们想看看棚能不能用,结果没你的电话,吃了‘闭门羹’。”

“牛经理,你咋悄悄进村了?”

“今天一大早来,就是想实地看看你们村的高标准养殖大棚。”

“来!来!快请进!这上一茬肉鸡出栏后,正消毒准备上新项目哩!”

……

很明显,眼前将客商引进大棚参观的张玉富早已将正在接受采访这事儿忘到了脑后。一打听,原来,这个慕名而来的“牛经理”就是济源农业龙头企业——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牛选民。

“虽然养鸡和养兔不一样,但是这个基地的硬件设备、环控设备、光照条件都不错,也很贴近养兔的条件。”

“那肉兔养殖效益怎么样?”

“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第一批先进1000只种兔,养殖半年后,每42天就能出栏最少8000只肉兔,每只肉兔的利润差不多能有10元。”

“那技术服务方面?”

“那销售方面?”

“那消毒防疫方面?”

……

看看表,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西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站在田间地头,已与客商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商务合作洽谈”。阳光照在每个人真诚的脸上,由急切期盼到笑容初绽,再到握手成交。

“说好了!阳光兔业对我们合作社的各项设施都非常满意,只需要改造一些细节,就能够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西门又多了一项产业支撑!”驻村第一书记李贝贝再次兴奋不已。

“张书记,你咋还不来?”

“哎呀,一忙耽误了!马上,马上!”

送走阳光兔业的负责人和技术员,来不及吃午饭,张玉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撂下电话,他马不停蹄开车来到村里的脱贫户张敬钢家。在自行加盖扩建的二层易地搬迁房里,张敬钢与老伴儿、孙女一起有说有笑。

“咋才来?年前把房子二层加盖好了,今年我家计划把房子装修一下,为儿子结婚备着,想让张书记帮我找个价钱公道的装修队。”

“合作社分红、销售粉条、种植制种蔬菜、公益岗,再加上孩子在城里打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五六万元。这给儿子娶媳妇可有底气!放心吧,我们大家等着喝你家喜酒哩!”看着几十年的老伙计家里日子越过越美,张玉富拍着胸脯应了下来。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忙活起来也早。前两天,济世药业计划趁着药材价格走高,把俺村的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大张超市负责人来俺村考察,决定在超市给‘西门粉条’品牌上扶贫专柜。村里河滩荒地整理出来的300亩良田这两天也翻耕过了,红薯育苗也开始了……咱没有大学问,猜想乡村振兴应该就是这样一步步干出来的吧!”说起这些天接踵而来的西门喜事,张玉富眼里有光,就像那村口的柳树枝叶,春雨过后生机勃勃、迎光发亮。全媒体记者 赵美丽 王兴辉 宋海涛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