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凝聚“她”力量 奋进新征程】“三八”妇女节,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2021-03-08 09:56:08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她们是乖巧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心里总有放不下的牵挂;她们是勇敢的天车工、专业的项目负责人,“飒酷”的电视编辑……柔弱的肩上有着必须扛起的担当;她们是每个家庭的灵魂,是职场上的铿锵玫瑰;她们平日里不施粉黛,不念繁华,与男同事并肩战斗,用责任诠释奉献的意义,用拼搏展现巾帼的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们身上满满的激情和魅力。

  工地上的“带头人”卫方方:把女性的特质融入城市建设

“刘师傅,地砖铺设完后,一定要用细沙把空隙敷满、扫平。”3月7日,在济源植物园项目施工现场,卫方方正忙着向工人交代施工要求。

  摊开图纸,远望园内绿植冒新芽、树木满枝花,作为该项目现场负责人的卫方方,眼里满是柔波。

  2019年,身为济源城投绿化公司工程科科长的卫方方,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想着这有什么难的。”卫方方笑着说。

  第一天上工地时,100多名工人等着她分工干活。由于第一次接触如此大的工程,施工场面较为复杂,卫方方有些慌了神,赶紧翻开图纸粗略估算、迅速安排。谁知道,等她去巡视时,由于不合理分工造成窝工,现场一片混乱。

  “当场就有工人说‘一个女人来负责项目,不会干活还耽误工期’。”卫方方说。当时她硬是将已到眼角的泪水憋了回去。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卫方方认真研究施工图纸,不懂的地方就查资料问老师,认真做笔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忙到深夜。

  规划施工、联系机械、协调物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慢慢地,卫方方从最初的不知如何下手变成了如今的被大家认可。

  “在男人扎堆的建设工地上,女性要比男人更专业、更能干,他们才会认可你、支持你。”卫方方笑着说,还得和大家打成一片,方便开展工作。

  项目工期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卫方方总是利用午饭时间和工人沟通施工方案。大家围着蹲在一起,边吃边探讨,其乐融融。

  “项目建设中,女性施工人员的存在,可以把细腻与柔韧融入城市筋骨,使其更亲切温暖。”卫方方说。每一个项目,她都力图贴上“精致”“温馨”的标签,给市民带来更好的体验。

开天车的“女汉子”杨艳萍: 我的舞台在空中

3月6日早上8点30分,济钢厂区棒卷轧钢车间天车班职工杨艳萍登上了熟悉的台阶,在十多米的高空开始了一天的作业。

  “2号车,起吊。”伴随着机器的轰鸣,41岁的杨艳萍驾驶着天车来回穿梭。一大捆钢材在她娴熟的操纵下平稳地向指定地点移动。

  天车工指的是在车间操作高空吊机的工人。很多人觉得,开天车是男同志干的活,但杨艳萍并不这么认为。她不怕苦、不怕累,从零基础的学徒到厂里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一干就是24年。

  “整条棒卷生产线有44个天车工,就我一个‘女汉子’。”杨艳萍爽朗地笑着说,“男人能干的活咱也能干,而且干得一点儿都不比他们差。”

  一台天车十几米长,开动起来“轰隆隆”地响,吊运的钢材动辄几十吨。杨艳萍说,天车是高空工作,刚开始自己心里是怕的。不过,在她看来,既然从事了这个工种,就要拿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努力学习操作技能。

  “干我们这一行需要手到、眼到、心到,工作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一个动作失误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杨艳萍认真地说。高超的天车操作技术,既像高空杂技,又如巨人绣花。

  24年来,凭着一股子钻劲韧劲,不管是几吨还是几十吨重的天车,杨艳萍都能操作得又稳又准,吊钩如同她的手臂一般灵活自如。

  “我的舞台在空中。车间每次装配,都离不开天车工的精确摆放。每一次吊运都能做到零误差,是我们技术工人的荣誉。”杨艳萍说。

  导播台前的“舞者”牛莉: 坚守幕后,为现场护航

“紧张又激动,一场直播下来经常会浑身湿透。”近日,被问及担任节目总导播的感受,济源新闻传媒中心电视新闻编辑牛莉忍不住笑眯了双眼。她说,虽然累,但在大屏前切换按键犹如指尖在跳舞,她很享受。

  在刚刚结束的济源两会上,牛莉和同事们出色完成了五场会议直播任务。

  “导播相当于观众的眼睛,须要调度、指挥演播室各个摄像师,确保能多机位、多角度地把现场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牛莉告诉记者。

  对牛莉来说,导播间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仪器上大大小小的按钮,屏幕上不同角度的画面,似乎在用“上帝视角”纵览全局。

  “3号机抓特写”“5号机光圈调亮”“1号机画面往前推”……每次直播,牛莉将一条条指令通过桌上的对讲机传达给现场各个机位的摄像师。收到指令的摄像师再迅速按照要求调整画面内容。

  “平时文静温柔,一进导播间就忍不住想‘吼’。”牛莉笑着说。导播间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地方。为了追求画面完美,她一个弱女子,在导播间总是一副“不好惹”的样子,但私下里却和摄像记者们处得像哥们儿。“关系越好,直播时就越敢‘吼’,画面才会更完美。”牛莉爽朗地笑着说。

  直播是一个持续性的高压工作,需要随时保持好状态。牛莉语气肯定地说:“不管前一天是否睡好觉、心情是否愉悦,直播时一定要保持最好状态,精神高度专注。”

  日渐积累的经验,让牛莉在工作中越发沉着从容。或许上一秒她还在台下和同事说笑逗乐,下一秒她便在导播台前正襟危坐,判若两人。

  热爱与专注并肩,职业为热忱环抱。牛莉说,她愿意坚守在导播台前,为每一场直播护航。(记者 何岛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