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的未来,以公园城市定义美好生活

2021-02-01 09:47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游园一角(资料图)

  开栏的话: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我们送走2020,迎来2021。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示范区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聚焦医疗、教育、交通等百姓关注之事,积极解“难点”、通“堵点”、除“痛点”,持续改善民生,让每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济源的人,都感到未来可期。

  回望过去的365天,2020年10件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质量高不高?群众满意不满意?即日起,本报推出《回顾2020——10张民生答卷》栏目,盘点去年各项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敬请关注。

  每天晚饭后到银杏苑散步,是家住附近小区陈女士的习惯。“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原本的空闲地就变成了漂亮的游园。绿树多了,景色美了。每天晚上,我都到这里转一转,放松放松身体,放松放松心情。”陈女士说。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担当”。在济源的“生态版图”上,家门口的公园已成为济源人民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见缝插绿”,绘就绿色画卷

  晨曦初露抑或夜幕降临时,在济源的各个公园,总能看到不少市民或迈着悠闲的脚步,欣赏生态美景;或徜徉在林荫小道,领略湖城一体的壮丽图景;或轻歌曼舞,健身强体……

  2020年,济源持续深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全域生态园林化建设。古轵公园、蟒河公园开园;实施城市空闲地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屯水公园、月季园、济上园等59个公园,面积达7100亩;加快实施清趣园、新蟒园提升改造工程;谋划蟒河沿线生态修复、口袋公园建设等园林项目,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济源“美丽城市”的名片越擦越亮。

  在新建道路交叉口规划建园、原有道路交叉口腾地造园、空闲地插绿成园,成为济源增绿、添绿的又一举措。据了解,济源目前已建成文昌园、愚公园、北海游园等20余个中型游园、60余个社区游园。

  “济源公园绿地分布均衡,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超过91%。”据示范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济源市民出行“100米见绿、300米见园”,实现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截至目前,城市公园绿地共有105处,公园绿地面积419.12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2.26%、38.04%、13.31平方米。

  铺绿留水,打造城市绿肺

  公园里,沿着步道铺设的植草沟,随处可见的下凹式绿地,令人眼前一亮。“目前,示范区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采用的透水措施,能迅速消纳降雨。如遇大雨,公园里的湖体、河道将发挥调蓄作用,避免积水。”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公园就像一大块海绵,将雨水吸纳、净化在公园里。我们对7100亩空闲地进行生态修复时,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来打造。”

  早在规划设计之初,这些新建公园就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透水措施,新建湖体、河道收集雨水,并采用透水铺装,建设滞留塘、净化塘等。当大雨来临时,河道主动纳洪,减少市政管网的排涝压力;当天气晴朗时,园内流淌的是储存下来的涓涓细流……用好这块大海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问题。

  家住世纪广场附近的王景川老先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济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夏秋季多雨,但世纪广场和周边不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王景川说。

  世纪广场是2016年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改建的济源首个试点。改建后的世纪广场,实现了雨水的有效利用。下小雨时,雨水很快能渗到地下;下大雨时,雨水可以流到绿化带里继续往地下渗,也可以流到车行道上进入雨水管网。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设施。其中,规划改造古轵公园、蟒河公园、植物园等湖体243442平方米,完成公园、道路等透水铺装95958平方米,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实现城市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将济源水系打造成为天蓝水清、绿树成荫、鱼虾畅游、飞鸟盘旋的生态水景观。”示范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增绿添园,提升城市颜值

  位于玉泉街道的屯水公园,风景怡人,吸引不少人前来。市民党建军认为,新建的小游园在选址时向居民生活密集区域倾斜,为大家提供了休闲场所,满足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市民李桂香看来,把游园绿地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出门走几步就有小游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15分钟生态休闲圈’的受益者。”李桂香说,游园绿地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也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这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市民的生存质量。”许多园林工作者表示,游园绿地建设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不仅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取得质的飞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

  若问这几年济源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了。如今,美丽的济源让市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让步履匆匆的市民放缓脚步,静心品味身边的风景,用心感受“慢生活”。(记者 王兴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