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世界粮食日 你“光盘”了吗?

2020-10-16 10:40:27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资,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你是否仍在不知不觉中浪费?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一节日,但是随着“光盘行动”的开展,餐桌文明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铺张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不少市民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节约经”。

  “不够再点”渐成新风尚

  10月14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多家餐馆。多数餐馆老板表示,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已越来越少,不少前来吃饭的顾客都适量点菜,遇到吃不完的也会打包。“我在这儿开餐馆3年了,很少有人浪费食物。”在周园街一家小餐馆内,该餐馆老板告诉记者,这里主要消费人群是上班族和学生,所以很少发生点菜吃不完的情况。遇到拼餐时,消费者也是能吃多少就点多少,临走时还会打包。

  在玉川街上一家火锅店里记者看到,店家或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公告、或在桌子上摆放牌子提醒顾客文明用餐、适量取餐。据经理张艳花介绍,他们会主动提醒顾客按需取餐,结账时也会提醒顾客将未食用完的食物打包。这样,既可以引导顾客不花冤枉钱,又可以让顾客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如今,在济源,铺张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

  忆苦思甜 珍惜当下节约食物

  “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啦!我们小的时候根本吃不饱,哪有这么好的粮食,顶多就是吃点红薯、南瓜。”1963年出生的赵宗文对饥饿深有体会。

  小时候,赵宗文家里种了几分地,然而,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他平时很少吃饱饭,每一顿吃的都是像水一样稀的玉米糁。家里没吃的,饥饿难耐,十几岁的他便到别人挖过的红薯地里再去翻捡红薯。赵宗文说:“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远,自己会带够一周的蒸馍就着咸菜吃,蒸馍还要用纱布缝个袋子装上,防止发霉。”

  现在的他经营一家肉夹馍店,生意还算红火。“我们不能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就可以随意浪费粮食。”不浪费,是他对待粮食的态度。因此,他一有机会就会给孩子们讲自己从前饥饿的经历,希望以此教育孩子们珍惜食物。

  念好“节约经” 饮食少量多样

  “小时候,父母经常跟我讲那些吃不饱的苦日子。现在自己勤俭的美德,也许就是受父母的教导而养成的。”“80后”市民李林彦说。

  “我家的做法是减少菜的分量,增加菜的数量。”说到一日三餐如何避免浪费,李林彦颇有心得。打开她家的碗柜,碟子、碗等餐具都是小容量的。“餐具换小了,菜也煮少了,自然就不会浪费。”她告诉记者,以前做菜习惯用大盘子,一煮就是一大份,最后经常会浪费。为了减少浪费,她换了一批小餐具,买菜时,想到家里的碟子放不下,每样菜都会少买一点。除了饭菜量有讲究,她日常还会减少食材囤积,基本保持每两天买一次菜。“保持肉菜新鲜,对健康也比较好。”李林彦说。(记者 杜婷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