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王晓琳荣获“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称号

2020-09-14 10:18:43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9月10日,教师节。王晓琳面带微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了“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的舞台。

  灯光闪耀,万众瞩目。王晓琳和电影教育再一次引发关注。当电影遇上教育,擦出的究竟是怎样的“火花”?电影教育又有着怎样的魅力?王晓琳是如何一步步将电影引入教育当中的?日前,记者走进晓琳电影课程工作室,探访最美教师王晓琳和她引以为傲的电影教育。

王晓琳讲电影教育

王晓琳现场和学生互动

  两星期创作出生命电影课程

  此次王晓琳老师荣获“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称号,与电影教育有关。

  “我能为战胜疫情做些什么呢?”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教师的王晓琳总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快,机会来了。2月29日晚上9点,王晓琳的微信上弹出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是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发出的邀请,希望她为湖北省教育厅班主任线上抗疫课程开发设计中小学电影课程“一周一电影”。

  “支援武汉,义不容辞。”王晓琳立即着手,两天后,就初步设计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三学段九阶梯的电影课程体系提纲,主要围绕疫情期培养中小学生的重要品质设计了六大主题“自我认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生态文明、家庭关系、家校共育”。尔后,她结合疫情期孩子们居家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学段的孩子精选最适合他们观看的电影。

  “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高品质的电影课?”王晓琳的这个体系设计容量很大,需要设计课例、制作课件、录课,并且进行剪辑制作。得知王晓琳这一“困难”后,济源第一中学的老师们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王晓琳和老师们不分昼夜,反复磋商,最终两个星期研发出适合疫情教育的“生命中的电影课”小学、初中、高中三册课程。3月18日,课程正式上线,上线首日就有10万余人观看。

  4月,王晓琳主持开发的中小学抗疫电影课程“一周一电影”,入选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课程项目,被教育部选为疫情期间对全国教师培训的线上课程。之后,她还组织思政课教师设计系列网络思政课,组织心理教师设计“疫情防控心理疏导10堂课”,参与抗疫课程培训,通过市长热线和QQ群等途径开展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公益援助活动。

  尝试将电影与教育结合

  王晓琳是思想政治老师。很多人疑惑,思想政治老师怎么做起了电影教育呢?

  这还要从2001年说起。那年,王晓琳第一次当班主任。“当时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王晓琳说,她就用盯、耗的方法。回忆起当年自己的管理方法,她笑了起来,“自己每天很累,学生们也很有压力。”

  2004年,王晓琳又当上了班主任。不过这次她带的是艺术实验班,原来的那套管理方法对这些学生不奏效了。她就想着既然是艺术学生,那就用艺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们之间产生的矛盾,王晓琳想到了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可以培养学生“我们是一家人”的责任感。于是,王晓琳将该电影带进了课堂。电影播放到一半,班里许多学生哭了,她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果不其然,学生们发生了变化,不再你争我吵,而是逐渐有了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王晓琳说,看完《我的兄弟姐妹》后,她尝试跟学生们一起分析电影,从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王晓琳开始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并仔细研究电影中的教育意义,《影响孩子一生的100部电影》一书就应运而生。

  书籍出版后,王晓琳又开始新的思考。每个阶段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能不能设计一套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书籍呢?由此,王晓琳的电影教育开始走向系列化、体系化和专业化。

  2018年,王晓琳编写的《打开别样的教育世界——小学创意电影课程的开发艺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小学阶段的教师送上走进教室的实践电影课程;2019年《当电影走进教室》(上、下)出版。这些书不仅对电影进行解读,而且将电影课程与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同时与各类活动相结合,使得电影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学生通过电影教育受益匪浅

  电影教育真的这么“神奇”?王晓琳没有作答,只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小静情绪激动,站在楼上欲放弃生命,幸好被学生和老师及时救下,这才避免悲剧的发生。此次事件让小静的班主任很揪心,但不知该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心结。于是,她找到了王晓琳。

  原来,小静的父母离异,又各自成家有了子女,她感觉自己被抛弃了,这才作出不理智的事情。“其实,她只是想引起母亲的关注,想得到妈妈的爱。”王晓琳分析后,尝试用电影去解决母女俩的矛盾冲突。

  看完《勇敢传说》后,母女俩安静了下来。于是,王晓琳进一步引导母女俩讨论电影里玛瑞达公主和母亲的故事。“母亲尝试听孩子的想法,而孩子也要试着去理解父母,去表达、去沟通。”电影化作桥梁,让母女俩都尝试走进对方。

  不仅是这对母女,还有不少学生通过电影教育受益匪浅。“看电影可以让我们稍微放松一下,而且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学生田丁源说,她最记忆犹新的是电影课堂上看的《中国机长》。那堂课让她感悟很深,内心多了几分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让她明白遇事沉着冷静的重要性。学生王擎宇则表示,电影课堂上看的《攀登者》最让他难忘。他认为攀登高峰就是在超越自己,而想要攀登更高的山峰,就需要更多的努力。

  影响别人 改变自己

  为了做好电影教育,王晓琳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如今,王晓琳看过的电影超1000部。千余部的电影,给她带来些什么呢?

  “电影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处理问题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王晓琳说,以前要做一件事,自己首先想到的是会有什么困难,会遇到哪些阻碍,思来想去,最后选择放弃。如今,同样要做一件事儿,她想到的是哪些因素能帮助到她,要去想哪些办法才能完成这件事儿。“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遇事不焦虑不恐惧,是我最大的改变,也是最好的收获。”王晓琳说。

  不仅如此,电影教育还影响了乡村学校。2017年,下冶镇第二中心小学将王晓琳的电影教学课程引进校园。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通过电影打开了一个个精彩的世界,通过电影故事完成自我教育,并以美术、歌唱、表演、演讲、仿写、续写等形式进行再创作。电影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人生,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快了一所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

  目前,王晓琳正在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开发中小学系列德育电影课,把电影课和中小学德育课联系起来。此外,她还结合相关单位,制作线上电影课,以线上电影课的方式为全国2万多所希望工程的孩子每周上一节电影课,让更多的孩子感受电影课程的魅力,并从中受益。

  “希望与电影人结合,拍摄中国的教育电影,最终实现用中国的电影、中国的故事,来教育中国的孩子。”王晓琳说,电影是一道光,照亮学习和生活。她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想用电影教育这种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甚至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影视资源,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健康地成长,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学校。(记者 董慧敏/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