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下冶镇南桐村驻村第一书记石亚栋:为民工作用真心

2020-07-20 09:3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叔,咱家今年又种了几亩玉米?孩子们现在工作咋样?有啥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7月14日上午,在下冶镇南桐村党群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石亚栋正在向村民邓小虎了解上一季度的家庭收支明细。“4亩小麦产了2600斤,又种了6亩玉米,俩孩子每月都有固定工资,再加上你帮我找的巡河员的工作,一个季度算下来人均收入小一万呢。”邓小虎脸上带着笑意,话语里全是满足。

  听了邓小虎的回答,石亚栋也露出了笑容。他低声向记者“炫耀”起来,“瞧瞧,这以前可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他家的年人均收入有3万多呢。你看,收入高了后,明显感觉到他的底气足了。”

  脱贫户的底气足了,石亚栋笑得更开心了。

  2018年3月,团市委副书记石亚栋来到南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农村,经过2年多的磨炼,这个“80后”帅小伙已经从一名农村工作的“门外汉”变成了为民解忧的“娘家人”。

  “来了,咱就得踏踏实实为村里做点事儿。”石亚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没头脑”到“一门清”

  离开机关,初到南桐,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石亚栋一筹莫展,无从着手。

  一方面,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还小,石亚栋放心不下。“小的不到1岁,大的刚上小学,妻子还得上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没人照顾。”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接触过扶贫相关工作,石亚栋心里没底。“虽然之前也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但要跟村里这么多老百姓打交道还真是不太适应。”

  可既然来了,就得干,还得干好、干出成绩。石亚栋深知自己驻村工作经验不足,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他积极向村两委干部请教,到村民家中走访,全面了解情况。

  “到了村民家,打招呼的话说完了,下面就不知道该说点啥了。”提起刚进村走访时的窘况,石亚栋颇有些不好意思。为了能和村民“有话聊”,他开始熟读各项扶贫政策。“把党的有关政策告诉老百姓,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正确看待自家面临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白天,村民们在地里忙活,石亚栋就认真学习。到了晚上,村民们回到家,石亚栋的入户走访工作就开始了。每到一户,石亚栋都把家庭情况、具体困难详细记录在自己随身带着的民情日记上,谁家生病住院需要报销,谁家创业需要资金,谁家孩子上学……

  两年多的时间里,石亚栋的民情日记换了好几本,每本都写得满满当当。“这样就不会忘了,再回访的时候还能有个参考。”石亚栋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本子上的琐碎事也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把这些事情都解决完了,才算给老百姓有个交代。”

  从“零收入”到“腰包鼓”

  “2014年,南桐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底,南桐村实现贫困村‘摘帽’。2017年底,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虽然村里已经脱贫,但在石亚栋看来,脱贫摘帽只是一个新起点。“我们驻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精神富起来,日子火起来。”

  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基础设施不完备,村容村貌有待改善。面对这样的南桐村,如何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提振脱贫户的致富信心,成了石亚栋思考的重点。“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后,我们确定了‘脱贫攻坚、产业为基’的发展总思路。”石亚栋说,“西部规划发展林果,南部规划建设肉牛养殖项目,北部规划建设绿色有机农业示范田。同时,继续发展蔬菜制种和小辣椒。”

  “依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11月,村里分别注册成立了济源市途航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犇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石亚栋说,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下,南桐村逐步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转变,农业生产也开始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此外,我们还争取到各方资金130万元。30万元购置洒水车一辆对外租赁,每年可获得5万余元收入;入股阳光兔业100万元,每年可获得10万元左右收入。现在,村里的脱贫户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这下大家伙儿的底气都足了。”石亚栋笑着说。

  从“小憧憬”到“大希望”

  顺着南桐村干净整洁的主干道往里走,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绿树环绕,一幅乡村美景徐徐展开。“石书记,又忙着呢?”“石书记,中午来家吃饭。”……每到一处,乡亲们亲切打招呼的声音都回响在记者耳畔。石亚栋一边招呼着村民一边告诉记者:“村民都很淳朴,而且也愿意相信咱,所以能为他们做事我这心里也很高兴。”

  “每次石书记来,都让我们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告诉他,他都及时给我们解决。他还把党的各项政策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该享有的政策我们都享有了,收入也在稳定增长。”对于石亚栋,脱贫户吴东征满是感激,“石书记还给我安排了村里的公益岗,我家每月有了固定收入。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日子可是越过越好了。”

  “石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可大着呢!你看以前坑坑洼洼的入村路成变了柏油路,还亮起了路灯。最重要的是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赚钱。这样的生活多好啊!”村民赵文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石亚栋来到以后,将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进行了平整,还建了一个蓄水池,有效解决了村里的灌溉用水问题。

  村民王小爱在一旁补充说:“石书记还为村里购置了红白理事会所需的物品,大家再也不用掏钱租了。村里还建设了‘南桐村八方援共青扶贫超市’,大家凭积分可到超市内免费领取各种生活物品。村里时不时还会举办各种活动,比如道德讲堂、文艺汇演,丰富了咱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的南桐美着呢!”

  基础设施和产业齐抓,美了乡村富了百姓。但在村民的夸赞声中,石亚栋依然“不满足”:“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努力把南桐建设成为美丽、富饶、幸福的新南桐。”(记者 刘永芳



    济源网推荐阅读

  • 示范区考察团到伊利集团考察对接

    双方希望携手共进,充分发挥济源资源优势,有效破除发展瓶颈,推动济源伊利乳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效益,不断做大做强

    2020-07-17
  • 石迎军: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7月16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石迎军深入山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努力让群众更满意。

    2020-07-17
  • 济源网

    40天“加长版”三伏天来了 7月16日,今年的三伏天正式到来。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处于小暑和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延续了去年的“加长版”,7月16日入伏,8月25日出伏,共40天。 2020-07-17

  • 济源“爱心母婴室”日渐齐全温馨

    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干净整洁的环境、文明守礼的风尚,还体现在能给予人温暖的人文关怀。一间占地不大的母婴室,就是“关怀”的体现。

    2020-07-17
  • “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不想毕业”

    7月14日,中考前一天,沁园中学九年级19班的教室里,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翟静华正站在讲台上分发她为学生准备的贴心“礼物”,并且反复强调考试的注意事项。拿到老师的“礼物”后,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却哭了。

    2020-07-1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