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愚公”家乡的全面小康答卷——河南济源书写脱贫攻坚收官之作

2020-07-10 10:40来源:农民日报责任编辑:建伟

  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家列御寇创作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启示人们面对困难要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奋斗,终能克服困难。故事主人公——愚公的言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巨大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行动力。

  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相传在当今河南济源王屋山一带。

  愚公移山典故虽已流传两千多年,但能够家喻户晓却是在当代。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题为《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讲,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实现了愚公移山从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升华。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这则古老寓言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

  总书记的要求,是对全国讲的,但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河南济源来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济源示范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济源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更有责任、有义务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兑现之年,济源的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得怎样?正在交上一份怎样的全面小康答卷?记者近期到济源进行了专题采访。

  一、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河南济源十分注重弘扬愚公移山精神。2016年12月,济源把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以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让愚公故里处处充盈昂扬向上的励志能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济源的发展在中部走在前列,与传承愚公移山精神是分不开的。

  位于王屋山下的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在建设时期,83%的工程量在济源,土石开挖量巨大,建造过程充满挑战与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当代的愚公移山工程。

  济源2005年被列入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1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唯一全域规划建设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乡建设不断创新,向更高标准推进的同时,济源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也在不断创造济源现象、济源品质。

  据济源示范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6月,济源总人口73万人,面积1931平方公里,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9个,其中未脱贫村2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6户、7218人,其中未脱贫户674户、1980人。在2018年底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的基础上,2019年底济源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3户7084人全部脱贫退出。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卫祥玉向记者表示:“我们济源横下一条心,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锲而不舍、挖山不止,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省委和济源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二、曾经的贫困户,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是答卷的核心内容。

  年届50岁的王福生,是承留镇山坪村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王福生的父母均年老体弱,小儿子王俊强因患脑血管瘤,动手术花费了十来万元医药费,且长期需要康复治疗和照顾,长子王文强正好也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家里生活开支全靠他一人,一度陷入困境。经过个人申请、村“两委”审核、镇级公示和市级公示,王福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到2018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为他落实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济源安监局帮扶责任人程军定期入户,帮助联系就业、解决困难。在政策帮扶下,在各级干部鼓励下,王福生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发展产业,不断增加收入,2016年实现了脱贫。现在,家里养殖肉牛5头、土蜂20余箱,王福生是万洋冶炼公司职工,妻子李小棉在饭店打工,王文强大学毕业后到东莞工作,2018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1624元。经过民主评议、村镇公示,王福生被确定为稳定脱贫户。2020年,预计王福生全家仅年务工收入将达到18万元,人均纯收入将突破3万元。

  王屋镇原庄村农民侯建立,是2014年被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家4口人主要收入来源为1.8亩土地的收入,女儿侯自新常年有病,医花费就要20余万元,但当年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侯建立被认定为贫困户后,家庭享受政府医疗补贴、一揽子保险等政策,女儿住院通过手术得以康复,有了各项保障后家庭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侯建立振作起来发展养牛,并承包10余亩地,仅用一年时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侯建立依靠金融扶贫政策贷款支持发展养牛9头,蔬菜制种3.5亩,丹参4亩,2019年实现家庭人均年收入1.7万元以上。

  2018年村“两委”换届,侯建立个人的表现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被选举为村委委员,侯建立也从贫困户转变为贫困村的村干部,积极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产业,在他的带动下,有3户村民通过养牛摆脱贫困。

  今年61岁的翟道贵,是济源王屋镇桃花洞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1984年1月退伍后,他一直在家务农。

  老翟性格乐观、勤劳能干,但连遭厄运让他一度深陷贫困。他老伴十多年前患重病去世后家里欠下大量债务,儿子远赴他乡至今未归,他独自拉扯着幼小的孙子艰难度日,家里的土房几近坍塌,爷孙俩只好住在村边用来炕烟的烟房里,他右手又因意外落下残疾,一连串不幸遭遇让他陷入困境。2014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项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翟道贵脱贫的信心、干劲越来越足。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翟道贵建起了新房,村里给他提供了一份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教育、医疗等帮扶政策也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自己还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翟道贵的收入越来越高,笑容越来越多。

  在老翟家宽敞的客厅里,翟道贵告诉记者:“现在日子过得更好了,没理由不脱贫。”他给记者算了算收入账,白菜制种、甘蓝制种、小辣椒收成不错,加上公益性岗位的收入,2019年收入达4.6万元。

  “在致富路上,不能光靠政府,更要自力更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翟道贵爽朗地笑着,自信地说。

  据了解,2019年济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2823元。

  三、对政府部门来说,脱贫攻坚的核心工作是帮助贫困人口开拓可持续的不断较快增长的收入来源,稳定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济源把产业扶贫、合作社带贫和消费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通过济源精准扶贫LOGO授权使用、成立“携手奔小康”产业扶贫基金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其中,产业扶贫基金于2018年6月设立,通过财政注入、企业捐助、消费扶贫公益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目前基金总额9420.8万元,主要用于“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以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巩固扶贫成果。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济源把强化就业创业作为实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手段,持续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每周二周五日常招聘会,发挥市镇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合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贫困劳动力供需平台,2019年有1291家招聘企业提供岗位54870个。同时,济源还积极开展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工作,共培育返乡下乡创业示范项目65个,覆盖所有乡镇。

  6月中旬,记者参观参与济源精准扶贫LOGO授权使用的丰之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和济源产业扶贫基金签订了扶贫LOGO授权使用协议,公司已向扶贫基金捐赠1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然后公司的产品印制上扶贫LOGO进行销售,每销售一瓶饮料,公司就会向产业扶贫基金捐赠一角钱继续用于产业扶贫工作。

  记者问陪同参观的该公司负责人杨团结,公司获得济源精准扶贫LOGO使用授权,对产品销售是否有明显的促进?杨总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他们还在考虑重新设计主打产品愚公核桃露的外包装,加大相关捐赠表述的字号,以更好地凝聚消费者支持扶贫的力量,使企业在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地加强对产业的扶持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力量。

  据了解,丰之源公司和当地坡头镇悯农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峪镇小横岭农业专业合作社、下冶镇圪台村经济合作社签订了核桃收购协议,通过合同联结和合作联结的方式,建立了订单及保底价格收购等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丰之源公司也是参与济源“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的三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之一。2019年,济源向丰之源公司注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42万元发展“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产生54.2万元固定收益。产业项目收益通过市谋划、镇统筹、村收益、户分享,实现了产业项目市场化、利益联结制度化、资金使用规范化、脱贫成效长效化,推动了扶贫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也使贫困户找到了增收致富之路。丰之源公司也在“联镇带村”项目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公司产值达到2.8亿元,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薄皮核桃产业化集群。2018年以来,济源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累计向“联镇带村”项目的三家龙头企业丰之源、阳光兔业、瑞星农牧注入资金7952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800万元,覆盖全区所有的有贫困户的村和所有贫困户,真正实现了扶持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和贫困群众增收的多赢目标。

  除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济源还有更多的非涉农企业,如济源钢铁、豫光金铅、中原银行等也踊跃参与到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脱贫攻坚行动之中,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济源突出的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在科学务实的扶贫工作机制和扎实过硬的扶贫队伍辛勤工作的基础上。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济源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示范区、镇、村、行业、驻村帮扶、督查巡查)责任机制、定期协商会商机制、“5+14”(5个工作组和14个专项推进组)工作机制、示范区领导驻镇督导机制、驻村帮扶机制、“三级督查、五方联动”机制等六大机制,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序高效、统一规范开展,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各级部门抓落实的合力攻坚工作模式,形成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济源有59个贫困村,每个村派驻一位第一书记,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他们从机关、企业、学校走进农村,虽然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他们敬业、刚毅、坚韧,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把星光、月光、灯光作为扶贫人的诗和远方。他们不断虚心向农民群众学习,真诚为脱贫攻坚服务,在办理一件件小事中磨炼,在应对鸡毛蒜皮的杂事中成长,在取得实事实效中点点滴滴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承留镇山坪村第一书记张骞就是一个代表。2010年于中南大学毕业后在中核集团北方铀业公司历任车间班长、副主任职务,2012年作为济源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到应急管理局工作,2013年任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2014年,他放弃办公室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读在职博士的机会,到条件艰苦的山坪村挂职锻炼,先后担任支部副书记、第一书记,扎根乡村6年。

  山坪村位于济源承留镇西北部山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2014年,张骞初到山坪村时发现,村里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经常无人值班,财务公开、民主决策机制流于形式,群众意见较大;村里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存在困难。起初,干部群众对这个外地的年轻人满是怀疑,认为他就是来这里镀镀金。但他一干就是6年,努力带强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彻底改变村里贫困落后面貌,大家的看法也随之转变了。

  为了脱贫攻坚事业,张骞经常放弃照顾小家庭,把贫困村当作家,倾注了感情和心血。他建立防范返贫“一三五”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带动山坪村15户51人贫困户全部脱贫,让贫困村摘帽,申请资金1000余万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实现集体经济突破13万元,夯实了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基础。

  59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中,先后有7位女书记,邵原镇碌碡村的李自琴就是其中的一位。据扶贫办的同志介绍,她带着母亲一起驻村扶贫,其母亲被称为“第二书记”,在当地传为美谈。原因是李自琴所驻的碌碡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很穷、很偏僻,已经60多岁的母亲心疼闺女,干脆就跟着驻村了。

  到了村里,经常是女儿忙着入户调查,母亲也跟着去;闺女走访登记、核查信息,当妈的就在一旁拍照片、留资料、问长问短。回到家里,女儿建档案、做卡片,母亲忙着做饭。就这样,这位妈妈铁了心,陪女儿驻村3年多。

  除了第一书记们的有效工作,乡镇干部在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扎实努力也值得点赞。记者在王屋镇党委书记雷红的办公室里,看到这位曾在档案局工作过,又在乡镇工作十余年的资深书记,多年来在乡村调研的笔记有几十本。笔记按年份编排成册,十分整齐地存在文件柜中,可以随时查用。其中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文字见证了多少辛勤和心血的付出,翻阅之间,令人感佩。

  今年以来,济源克服疫情影响,确保战胜疫情与脱贫攻坚双战双胜。据了解,当地109个村264名驻村干部春节期间在岗在位,5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年初二全部复岗,切实履职尽责,示范区2073户7084名贫困群众没有1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没有1户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受到影响。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含边缘户)劳动力3069人全部实现“应就业尽就业”,3家扶贫龙头企业、50个带贫合作社和2019年实施的10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目前,济源全力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强化“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建立健全脱贫成果巩固和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对边缘农户、易返贫农户的跟踪和持续帮扶,有效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和新贫困人口产生,并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济源方案。

  跟其他地方相比,济源的脱贫攻坚工作也许并不是最艰难的,但当地传承弘扬“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全面地、创新性地、高质量地完成脱贫工作,具有良好的象征和示范意义。(记者 徐恒杰)

  (原载于2020年7月9日的《农民日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