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以畜带草 草畜互长 济源800亩紫花苜蓿迎来丰收

2020-05-21 10:58:0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济源网讯(记者 史方方)初夏时节,五龙口镇化村的800亩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迎来了头茬收割。苜蓿经过收割、晾晒、打捆等作业流程后形成方形草垛,即将成为奶牛的“美餐”。记者了解到,这是济源首次成规模种植苜蓿,助力畜牧业发展。

  收割现场,一台台收割机驰骋田间,苜蓿齐刷刷倒下,很规律地躺成一条宽宽的绿带子。这里种植的苜蓿隶属于河南惠龙牧业有限公司,是2019年河南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

  一边是收割的火热现场,一边是工人在摆弄熟悉新招标来的打捆机、搂草机、捡拾机等。这是一个标准化的示范基地,从种植、翻晒到收割、打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苜蓿在田间晒干后,这些机械很快就要派上用场。

  “草业兴衰和畜牧业发展密不可分。苜蓿是一种优质牧畜草,适口性好,而且田间栽培利用年限长,种一年可以使用最少4年,一年能割最少4茬。”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韩金枝也来到现场,了解苜蓿的收成情况。

  韩金枝介绍说,为提高牧草产业化水平,促进奶业发展,济源争取到了河南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每亩补贴600元,推行苜蓿良种化和标准化生产,扶持奶牛养殖企业(场)苜蓿生产与奶牛养殖有机结合,提高奶牛科学养殖水平。

  目前,惠龙牧业养殖奶牛4000余头,一年仅苜蓿干草就需要2000多吨。该公司副总经理鲁志民说:“奶牛吃苜蓿后产奶多,牛奶品质好,为企业给奶企供应优质原奶提供了支撑。以往企业所需的苜蓿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一年下来仅这项费用就得600多万元。”

  去年以来,进口苜蓿价格从每吨2200元一路上涨到了3000元,加上国际局势的不稳定,随时有断供的可能,让企业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建设自己的饲草基地,走草畜结合的道路迫在眉睫。

  这个当口,省里扶持发展高效优质苜蓿示范项目的消息让企业闻之一喜。流转土地、考察引种,800亩苜蓿很快在企业周边的土地上种植起来。

  “按照一亩紫花苜蓿平均能产干草0.8吨计算,800亩紫花苜蓿预计能为企业节约三分之一的草料钱,一定程度上解决草畜不平衡问题。苜蓿根瘤菌能有效改良土壤,还能为土地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鲁志民说。

  “与济源的畜牧养殖规模相比,苜蓿供应缺口还比较大。”韩金枝说,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示范带动,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民种植更多的紫花苜蓿等优质畜草,以畜带草,以草促畜,草畜互长,为草食畜牧业提供充足饲料源,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