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王会)齐心协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佳绩。连日来,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学习贯彻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以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拉高标杆、勇争一流,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加快建设又富又美济源,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传达学习贯彻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多璋说,按照全会上提出的“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的要求,一方面加强与国家、省重大专项规划的对接,结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高标准编制济源沿黄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做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岸线保护等相关规划,同时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抓好过渡期的既有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服务保障“不断档”,努力实现“多规合一”;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自然资源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加快推进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建设,力争今年济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在75%以上。
生态环境局认真学习贯彻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要求全局上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突出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狠抓污染治理攻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支撑。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铖说,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三散”治理,抓好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沁北电厂向主城区和产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挂单巡查“散乱污”企业,开展山区镇散煤使用“清零”工作。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现有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全面启动城市建成区外黑臭水体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持续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水利局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科学制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中兴表示,水利部门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关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和万阳湖、玉阳湖、曲阳湖、东湖、小沙河和城市水系6个湿地项目,编制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以“河长制”工作为总抓手,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和小流域专项治理,加强对河湖流域的监管,强化防汛体系建设,确保黄河济源段一河清水、沁河济源段岁岁安澜。
林业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立足济源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军说,林业部门将重点加大对沿黄区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实施沿黄生态涵养带项目建设、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小浪底库区北岸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森林植被恢复和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快实施黄河湿地生态恢复项目,开展湿地植被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渔还湿和生态补水,修复湿地自然状态及生态功能,把黄河沿线打造成生态湿地绿带。抓好森林济源、国家储备林、生态廊道绿化、城郊造林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建成以绿色圈层、生态廊道、河渠绿化为依托的绿色网格,实现“五年绿满山川平原、十年彩染森林济源”。
(原标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相关单位深入学习贯彻示范区党工委一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