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北水屯的“三次飞跃”

2019-08-21 09:4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雄源群涓潺流,北水南水西水,屯屯水放歌。今朝揽新景,乐游屯水街。时蔬园,花果苑,垂钓泊……”这是《水调歌头·咏玉泉屯水街》,生动地描写了当下北水屯的美丽景色。

  北水屯居委会是玉泉街道一个传统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共有395户1405人,1030亩耕地,44名党员。大多数居民从事蔬菜种植,靠菜增收、靠菜致富。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改革,实现了三次飞跃。

  借力土地流转 促进蔬菜产业化蛹成蝶

  虽已立秋,但高温“威力”不减,位于北水屯居委会的市北部农业示范区的一个花圃大棚内,林木葱郁、花香四溢,60岁的翟国顺正在侍弄花草。

  从最初因对花草喜好而小打小闹地种植,到如今种植面积扩大到一亩多,翟国顺的花圃经过短短3年,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

  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北水屯还是一个小村,一些村民把自家吃不完的蔬菜拿到城里卖,换取零钱贴补家用。但是,只靠单一地种植应季蔬菜,村民收入微薄。

  1986年,北水屯率先建起全县第一座竹竿大棚,也就是第一代简易竹木结构冷棚。此举大大缩短了蔬菜生长周期,由一季一茬提高到一季两茬甚至三茬。

  1998年,国家实行第二轮土地延包政策,但小块地不能建大棚,考虑到村民种菜积极性,村党支部研究决定,集中互换并地,保证家家户户的责任田集中连片,便于建大棚。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冷棚只能种黄瓜、芹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到了2007年,居委会党支部带领种植大户到山东学习取经,回来后,又一次大胆尝试,流转土地,全部建成高标准的新式大棚,由种植大户统一经营。此举使蔬菜产量、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8年,北水屯种植的西红柿直供北京奥运会,黄瓜、番茄等8个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同时,北水屯建成高标准连栋温室,从单一的蔬菜种植发展到花卉苗木种植。借力土地流转,北水屯的蔬菜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落后到先进、从单一到丰富,逐步发展壮大,化蛹成蝶。

  发展专业合作 实现蔬菜产业组织化

  伴随着规模日益扩大,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蔬菜质量好但品种不多,产量大但销路不畅。为解决问题,居委会党支部决定成立蔬菜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最终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在北水屯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村纷纷前来学习大棚种植技术。之后,北水屯吸纳周边村小规模合作社,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蔬菜种植合作联社。2011年,北水屯建起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日光连栋玻璃温室,引入滴水灌溉无土育苗等新技术,专门种植花卉,群众收益大幅增加。

  “居委会目前有1/3的人从事蔬菜种植。”党支部书记牛和平介绍,北水屯有7个居民组,395户1405人,耕地1030亩,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目前,全居委会果蔬品种上百个,多肉等花卉品种几十个,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

  北水屯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了产销对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大增加了居民收入。

  实施产权改革 壮大集体经济规模

  群众富了,集体经济却还很有限。2015年,全市开始实行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北水屯抓住机遇,迅速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把属于集体的土地统一管理,建起商品房和门面房,部分出租建厂、建加油站。

  经过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收入翻了几番,群众福利也相应增加。同时,北水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创建“四美乡村”和省级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居,完成44处“一荒变四园”整治,100余户挂牌“五美庭院”,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居委会。

  “每天回家,可以把车停放到规划的车位里,大街上看起来整洁有序。”面对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居民牛女士很满意。

  “去年冬天,由玉泉街道聘请设计院专业设计师,我们修建徽派建筑风格的大门楼。”牛和平说,“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对主干道两侧的墙面进行粉刷,在道路两侧栽种绿植,硬化街头小巷路面,改造雨水管道、水冲式厕所。”

  “大门楼一进,感觉像进了世外桃源。”说起居委会新修的大门楼,翟国顺很自豪,他把大门楼的视频发给外地朋友。朋友惊叹之余,直夸这里美,“感觉比现代化城市还美哩”。

  种种变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也让北水屯居委会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居委会基本没有发生上访事件。”如今的北水屯,不仅是环境优美、希望无限的幸福家园,群众更是紧密围绕在党组织周围。这样的变化,让牛和平对未来工作充满了信心。 (记者 孔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