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专栏 > 济源供电 > 正文

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9-08-12 17:29:36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王齐齐

公司新入职一名宣传人员,她向我请教摄影和写作技巧,我推掉了:一则实力不够,二则去跟一个刚写完本科毕业论文的人去谈写作,需要勇气;而我所认为的摄影,尤其记录性的摄影,无非就是抓住首先能让你自己感动的一瞬间,除了用心其实没有任何技术可言。

翻开最近半个月的照片,能触动内心深处的并不是那些大场面构景好的图片,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抓拍的瞬间。

最热的那几天,济源电网负荷连创新高,8月2日,公司邀请地方媒体,我和记者们到一线作业现场去转转。

在带电作业现场,正午地表温度已达到42摄氏度,地面像一个巨大的蒸笼,太阳晒得人头皮生疼。绝缘披肩像一床厚厚的棉被盖在带电作业工赵津龙和段龙普身上,从早上9点到下午14点,一项带电作业在两组四人接替中完成。

赵津龙和段龙普从高空下来,脱去绝缘服,后背全湿透了,我们迎上去想拍些画面,赵津龙直接把湿透的工作服脱下来,想拧拧衣服上的汗水,一个记者说,不用了,这个镜头有点假。 

我很不礼貌地打断了他的话,说,他不是为了我们拍镜头才要拧衣服上的汗水,您穿上他们的衣服高空中呆上半个小时,你就了解了,他们的衣服不单能拧出水,再多干一会,绝缘手套里都能倒出水来。

赵津龙皱着眉头大口的喘着气,我能感受到他很难受,虚脱了的那种。接过班长递给他的一瓶常温矿泉水,他一饮而尽,一个人向前走了十来步,一屁股坐在了路边石墩阴凉处,低着头久久不愿说话。坐了有十来分钟,才站起身来,慢慢的和同事们一起收拾地上的作业工器具。作为同龄人,我也莫名觉得难受。

班长韩孟新告诉我,每一次带电作业,都是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有时候他看着这些小伙子们累成这样也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活总得干。”

这张照片拍摄于7月31日,济源御驾村,照片主人公叫小明,是一名95后,拍这张照片颇费周折。

御驾村是济源用电量最大的一个城中村,依托周边大学地理优势,村里饭店、宾馆、网吧蓬勃而起,全村近30多台变压器都不够用,电力设施落地受阻,每年夏季御驾村用电都让配网人员捏把汗。7月底,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10千伏环网柜内部电缆设备过高直接爆了。

我赶到现场时,抢修人员已经将受损环网柜拆除,打开的电缆沟井内传上来阵阵的电缆烧焦味,待冷却半个小时后,抢修人员紧张忙活起来,虽然是晚上七点多,但闷热程度并没有比中午减少多少。那天,我蹲着,拍两个做电缆头的师傅,他从我旁边走过,我看到了他,脸上脏兮兮的,早已汗湿了的工作服又沾满了污渍,应该是刚从电缆沟井里爬出来,之前没见过,应该是新员工。

换长焦,他好像注意到了我在拍他,一直在躲闪,总是抓拍不到正脸,天色渐暗,我有点急。跑来跑去,他又钻进了狭窄难闻的电缆沟井拉拽电缆,问了身边人,知道他叫“小明”,干脆来个守株待兔。二十来分钟后,他钻了出来,衣服汗水混着泥巴,我蹲在不远处叫了一声“小明!”,他寻声望去,我抓拍下了这张照片。

“叔叔,这井下面是有大粪么?怎么这么臭啊!”旁边一五六岁儿童在旁边好奇问道,小明裂开嘴笑了笑。

说不清这张照片为什么会让我有所感触,或许是那种新员工少有的忘我的敬业态度吧。

8月1日晚,持续暴雨导致济源10千伏城建支线电缆出现故障,旁边小区停电。抢修人员连夜冒雨对故障电缆进行修复,凌晨3点,送电不成功,抢修人员发现位于主路下还有一处电缆故障,开挖主路还得去相关部门审批,现场一合计,施工人员决定先放弃修复原有线路,在另一条10千伏线路新架开关接入小区。

凌晨5点,物资就位,已经一夜未眠的抢修人员顾不上休息又投入了抢修中,11点,新线路接入成功,小区恢复供电,此时施工人员已12个小时没有休息了,大家早已是饥肠辘辘,纷纷拿起队长刚买的包子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这位五十来岁师傅刚好一个人坐在我不远处,我数了下,他一共吃了8个包子,突然想起一句话“他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于是,随手拍下了这张“包子哥”照片。

照片定格的是瞬间,然而照片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回味。我们经常会被静水流深的人所吸引,是因为我们好奇他们内心的狂澜世界,或许,这些照片承载的意义也是如此,因为画面背后有故事有力量,所以照片背后在平静之下便有了力量。(张娇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