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个小岗村,河南有个涧南庄!”7月15日,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后,大伙儿对涧南庄村的评价不胫而走。这既是对涧南庄过去成绩的肯定,又包含了对涧南庄未来的期许。
涧南庄今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剂“良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在涧南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信普看来,正是历经“三个阶段”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该村蜕变化“蝶”,让广大村民的日子更有盼头。
“三权分置”——激发内生动力
勇于改革、敢为人先,是涧南庄的光荣传统。
20世纪90年代,涧南庄率先改革村内土地所有权体制,将生产小队所有土地改为村委会集体所有。村内办了三个机砖厂,集体收入大幅增加。
到了2007年,按国家政策,涧南庄经营了15年的砖厂关停,集体收入一度降为零。
“俺村有个坚强的党支部,领着大伙儿奔小康。要不是党支部,真不敢想村里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村民王行海对记者说。
2009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涧南庄又一次大胆改革,注册成立了全省首家“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全村村民依法自愿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发包,开创了我市农村创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先河。
2013年,涧南庄支村“两委”严格土地确权程序,初步实现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三权分置”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群众收入。
“三大产业”——绘就发展蓝图
涧南庄位于思礼镇中心镇区西邻、济邵路南侧,距市区约8公里、距镇政府约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
为了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合作社将涧南庄全村土地统一规划,按功能区进行划分,建成了“三大产业”板块:设施农业区,总面积270亩,包含占地70亩的科技养殖示范园区和占地2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园区;苗木花卉区,总面积377亩,全部流转给鄢陵新绿洲苗木有限公司,发展苗木花卉;小型工业区,将全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45亩划为企业发展用地,先后引进天合锻压、安特建材等企业入驻。
“三大产业”板块的规划,形成了权属明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使全村土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这三大产业,个个都是聚宝盆。2007年,俺村人均收入才6229元,到2018年就有26433元。这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王信普说。
“三账分设”——创新管理模式
土地改革让涧南庄尝到了“甜头”,支村“两委”继续深化改革,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共量化资产1119.9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33.5万元,并成立了“济源市思礼镇涧南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同时,该村对村委会、土地流转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的账目,实行“三账分设”。股份合作社将村里每年获得的收益,一半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开支,另一半用于股民分红,每年每个股民可得分红700元左右。
“三账分设”盘活了集体资产,增加了集体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2018年,该村集体收入达103.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6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后,涧南庄支村“两委”以“四改两分”(改水、改厕、改气、改庭院,雨污分离、垃圾分类)为抓手,全方位整治人居环境,大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同时,村内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也全面完成,村容户貌焕然一新。今日的涧南庄,基础设施完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尽显安居乐业景象。
今年62岁的孔小影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俺村人出去,大家一听是涧南庄的,都是一脸的羡慕。”(济源日报记者 任浩浩)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