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沉淀池
“我们村有个葫芦泉,一直到现在我们村和邻村的人仍在饮用葫芦泉泉水。”近日,看到我市“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公告发出后,克井镇圪针庄村村民成守周找到记者,讲述养育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葫芦泉的故事。“泉水甘甜,水量大,我们村的人都是吃这泉水长大的。”
5月16日,在成守周的带领下,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圪针庄村,探访村中的泉水:葫芦泉。
初夏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圪针庄村一片阳光明媚,村边的大山上植被茂盛,一棵棵树木枝繁叶茂,看着煞是喜人。
成守周带着我们往村北的山里走,寻找葫芦泉的源头。圪针庄的名字不是凭空而来,北山上到处是成片的长着尖尖圪针的绿植,它们相互交织,将少有人走的小道遮挡得严严实实。我们一行人一路都猫着腰在圪针中穿行。“再走百十米就到了。”行进至一半,成守周抹了把汗,告诉我们,很早以前,村民们时常到葫芦泉担水,当时的路上还没有这么多圪针,现在泉水引到了家家户户,村民们再也不用走很长的山路来担水,这条路也就荒废了。“你们看,就是那跟管道,把泉水送到村民的家中。”顺着成守周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在山路下方干枯的河滩边上,有一条银色管道,沿着河滩一路伸向山脚下的村庄。
一路上,成守周感慨良多。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对葫芦泉有了些许了解。早在圪针庄村出现之前,葫芦泉就已经存在了。它从岩壁断层中流出,在垂直的岩壁下形成一个水潭,被人称为葫芦潭。葫芦泉泉水甘甜,一年四季从未干涸,圪针庄和交地村村民的饮水均来自这眼泉水。此前有村民猜测在葫芦泉四周会有一个更大的泉眼,两村也曾组织村民上山寻找,但均未找到。
“葫芦泉滋养了我们两个村子的人。”成守周说。穿过圪针密布的小路,向下沿河滩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成守周所说的葫芦泉所在地。遗憾的是,葫芦潭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山上的落石所掩埋,葫芦泉也就被两村村民围了起来,难见踪影,只能看到河滩边那条银色管道。
返程的路上,在一块核桃地边,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沉淀池,掀开覆盖在上面的石头,原本失望的成守周脸上满是惊喜。“对,这就是葫芦泉的泉水,这是一个沉淀池,我们有时候上坡口渴了就在这里饮水。”凑近这个沉淀池,我们看到,池底有两根对应着的管道,其中地势稍高的那根管道,有股股清泉涌出。“这就是我们接的管道,把泉水引了下来。”成守周猫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抔水,凑到嘴边咕咚咕咚喝了几口。“这水质没问题,之前有专家来检测过,说水里富含矿物质。”
圪针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胜利告诉我们,村里共有580余名村民,都是吃葫芦泉泉水长大的。“旱季的时候水量会小,但是我们有机井水保障用水,到了汛期,葫芦泉水量增加,全村饮水不成问题。”张胜利说。(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亚楠 文/图 )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