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乡村振兴绽放“美丽经济”

2019-05-06 10:51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刘永芳

王屋镇柏木凹村制种蔬菜花海  李浩 摄

春光明媚,济源乡村更美。

放眼玉川大地,清风徐徐,春和景明,山花烂漫,如诗如画。一处处、一片片、一簇簇鲜花,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也由此带来丰硕的“美丽经济”。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市部分镇、村进行走访,深切感受到“以花为媒”“以花会友”带来的实惠。

春花观赏时

金黄色的油菜花、碧绿的田间作物,将王屋镇柏木凹村装点得十分美丽。村民制作“金猪拱福门”图案,寄托2019丰收年的美好寓意。

南山森林公园在漫山遍野槐花的装扮下显得异常美丽。承留镇组织的乡村寻宝、古装穿越、趣味农民运动会、槐花树下舞太极等活动,让乡村绽放浪漫情怀。

饱满的梨花枝头高挂,一簇一簇,美不胜收……五龙口镇马村梨园,花香四溢,鸟啼婉转,漫步其中,让人如临仙境。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3月28日,伴随着京歌《梨花颂》的表演,五龙口镇马村梨花节活动进入高潮,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活动现场异常热闹。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3月30日至4月6日,思礼镇涧北村广稷公司北桃园向大家送上一份邀请函。5000亩桃花迎春怒放,迎接游客的到来。游客在桃花的映照下显得更有精神气儿,游客的欢声笑语在桃园上空久久回荡。“我们姊妹五人一起来看桃花,非常漂亮。我们在桃树下许下美好心愿,细细品味美好时光,很惬意。”高兴之余,游客王青梅向记者分享了姐妹游玩所拍的照片。

最近,济源乡村各处的鲜花纷纷绽放,刷爆“朋友圈”。行走于济源乡村的绿水青山之间,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生机盎然。

带火服务业

从马村梨园,到涧北村北桃园,再到大峪镇偏看、大奎岭、东沟村沿路的油菜花……春天的花朵也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经济”。

这春,五龙口镇马村的梨树种植户李翠玲忙坏了。60多岁的她一边忙着梨园里的活儿,一边卖饮料、零食。“忙点好,多挣点钱。”李翠玲心里乐开了花。

一朵朵花催生了三产服务业。许多种植户像李翠玲一样,从土地上站直了腰,从工地上回了村,笑迎八方游客,将大自然的馈赠变成自己的“金饭碗”。

不仅如此,“梨园有‘礼’ ‘花’开民心”2019年五龙口镇马村梨花节,还吸引了梨林镇、紫陵镇等周边镇村的商贩前来。

“梨花节期间每天的游客量在五千人左右,村里院前屋后都停放着来自各地的车辆。熙熙攘攘的游客不仅使这里变得更热闹,也让这些小商贩们乐开了怀。这些商贩多经营小吃,还有一些人经营儿童游乐设施。”马村党支部书记杨烈奇说,据他了解,有的商贩光卖饮料每天能卖出一千多元,还有卖凉皮的下午五点左右就已销售一空。

4月2日,王屋山。山坡上,一片片红艳艳的山桃花像燃起的熊熊火焰,将周边的农家乐带热。“桃花盛开了,游客也变多了,前来写生的人也多了,带动周边宾馆入住率大幅提升,餐饮行业全面活跃。”天香苑农家宾馆经营者贾海燕喜笑颜开。不只她家,在王屋山景区外,很多农家乐经营者都在忙碌着,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绽放的花朵融合进富、乐、美,缀连成一幅盛世和谐的大村庄画卷,挂在新时代追梦小康的画布上。

激活“花经济”

游客看的是花,果农想的是果。在五龙口镇马村村民李一亮的梨园,几名工人手持长杆,逐个花蕊点着,吸引记者前往。“我们抢抓花期,进行人工授粉。这关系到果品好坏,很关键。”李一亮指着眼前的情景介绍,他家种植7亩梨树,一年可收入6万余元,今年又套种一些桃树,可错季收获,增加收入。

五龙口镇马村做的是梨花文章,承留镇养生嘉源写的是桃花文章。养生嘉源作为全市的桃花基地之一,吸引市民前来观光,市民可以在这里逛森林氧吧、赏漫山春景、观赏百亩桃花、体验生态旅游农业观光。

一个公司激活了“美丽经济”,托起了周边农民的幸福梦。养生嘉源促进周边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实现企业与村民的共赢。养生嘉源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近5000亩林果业发展,间接带动近1000人就业,亩均收入提高5000元,经济效益达到2500万元。同时,养生嘉源也带动了我市南山乡村旅游带的发展,济源南山先后出现了数个农业休闲庄园与体验园,掀起了乡村休闲旅游的高潮。

乡村振兴在玉川大地绽放“美丽经济”。愚公故里沐浴着新时代的春光,奏响乡村振兴的高歌,处处春意盎然,朝气蓬勃。(济源日报记者 马欢 张佩佩 实习生 刘嘉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