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冶镇三教村东北部的山中有两眼山泉,附近村民称其为鳖背泉。山泉水旱季不断、雨季奔涌,水温冬暖夏凉,水质清甜可口。”近日,在获知我市开展“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后,市民王文涛积极向记者提供泉水线索。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三教村,探访村中的两眼山泉。“由于这座山形似鳖的背部,所以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称其为鳖背山。两眼泉水从山体中部的石洞中涌出,因此我们便称其为鳖背泉。”三教村村委会主任常红带领记者穿过一片密林,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行走约10分钟,便来到了河沟之上,鳖背泉就在从此处而下的石阶旁。
向下望去,鳖背泉处于河沟之上、山体之中,从小道到泉眼处落差约3米,沿着铺设的石阶可以走到泉水处。一位村妇正在泉边石块上洗菜,泉水缓慢地从山中流淌而出,冲刷着光滑的石块,流进远处的小溪之中。溪内泉水潺潺,螃蟹、蝌蚪嬉戏,自有一番田园风情。
“鳖背泉旱季时水量小,人们就排着队用碗一点一点地舀水;雨季时水量充沛,泉水从洞中奔涌而出,汇聚成溪。两眼山泉一直护佑着一方平安,附近百姓都是喝着这里的泉水长大的,堪称我们的‘母亲泉’。”常红介绍,三教村森林密布、环境清幽,靠山却不临水,附近村民吃水用水全靠这两眼山泉。多年来,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都是取自于此。由于泉水有落差,村里的先辈们便不辞辛苦搬来石块,铺设台阶通向泉水边,让村民取水用水变得更加方便、安全。
对鳖背泉心怀感激的不仅是周边村民,在附近林场生活的职工对山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父亲早年在三教林场工作,跟随父亲生活的我和弟弟童年多在林场度过。当年泉水充沛、汇聚成溪,溪水中常有小鱼、螃蟹嬉戏,我们经常在这里嬉戏玩耍,林场的厨师也每天来此挑泉水做饭。所以,鳖背泉不仅是孩童们的乐园,也是林场职工的‘生命泉’。”王文涛回忆。
“我们这泉水好得很嘞!水质清澈、入口甘甜,不少村民都放着自来水不喝,偏要翻山越岭,来这里取水做饭。”正忙着用泉水洗菜的村民崔秋分接过话茬说,曾经有专业人员来此取样,检测出泉水富含矿物微量元素,水质比家中的自来水还要好。
如今,鳖背泉水量虽远不及以往,但仍在不紧不慢地静静流淌,滋润着一方百姓。“我们也在考虑对鳖背泉进行维护保护,不能说用上了自来水,就忘掉了‘母亲泉’。”常红说。(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武迪 通讯员 王磊)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