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礼镇郑坪村的大山深处,有一孔特殊的泉:龛顶天泉。它位于九里沟风景区内,与始建于唐朝的禅堂寺相邻。与大多数从地底下往上冒的泉不同,这孔泉来自“天上”。它从禅堂寺上方的山体流出,正好滴在下方的一个“小山包”上。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山包中间被滴出一个小水潭。
在获知我市开展“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后,郑坪村村民王贵武联系到了我们,极力推荐自己村的这孔泉水。“龛顶天泉历史悠久,从没有枯竭过,是我们郑坪村的宝贝泉。”王贵武说。
4月17日春光明媚,在王贵武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九里沟风景区,探访这孔历史悠久的泉水。
在景区内,顺着山路向上行走半个小时,隐藏在半山腰、被绿树环绕着的禅堂寺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该寺庙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市重点文物古迹。
“跟我来,泉水就在这儿。”王贵武指着禅堂寺一角,带领我们走了过去。“看,就在这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小股清泉从禅堂寺上方的悬崖底部流出,滴在下方的一块儿“小山包”上。
“听老人们说,这泉水在禅堂寺兴建的时候就有了。”王贵武一边介绍,一边引我们来到“小山包”上。“我们最近才发现,这块‘小山包’其实不是石头,而是泉水长年累月滴下来,形成的钟乳石山。”在王贵武的介绍下,我们看到,钟乳石山上被滴出一个圆形的洞,泉水在洞中形成一个小水潭,水潭边上布满了青苔。而在钟乳石山下方,泉水不知从哪儿流了出来,清凌凌的泉水看着煞是喜人。
“这么多年了,这孔泉从来没有干枯过,不管天气有多干燥,它的水从不间断。正是有了这孔泉水,村民的生活从未因缺水而发愁。”王贵武说。“别看它现在流量不大,如果有人在旁边放鞭炮,或十多人在此一齐拍手,发出的声音可以让水流量变大。”王贵武说,这山泉养育了他们整个村庄的人。
以龛顶天泉为傲的村民不只王贵武一个。对整个郑坪村的村民来说,这孔泉是全村人的骄傲。负责景区清扫工作的郑坪村村民崔玉福告诉我们,自己在郑坪村生活了72年,从来没有遇到过缺水的日子,“即便天再旱,我们郑坪村从来都不缺水,全是这泉水的功劳。”
“这大山,有了泉水就越发有灵气,山上的植物也会越发茂盛。”崔玉福说,他小时候时常上山放牛,从不带水,渴了就喝这山泉水,从来没有因此而闹肚子。
“这水,可甜着哩。”王贵武用手掬了一捧水,凑到嘴边喝了几口,抹了把嘴笑着说:“别看如今老百姓家里都通了自来水,但时常会有村民带着水桶来这里接水回去喝,来此游玩的游客也会拿着瓶子来这儿取水饮用。听说以前还有专家来做过化验,说这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好着哩。”
如今,龛顶天泉与一旁的禅堂寺一样,成了郑坪村百姓的宝贝。村民们视泉为恩人,对它保护有加。“以前它滋养了我们,如今换我们来保护它。”王贵武笑着说。(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亚楠)
目前,“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线索、方案联系电话:
0391-6603309(济源市水利局)
0391-6635819(济源日报社总编室)
0391-6631811(济源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