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延庆寺西南侧的老龙潭是济水的西源,历史上济源九景之一的“龙潭夜月”就源于此。古寺、古塔、清泉、夜月,以其淡然宁静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踏月赏景,吟诗作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周边村庄的群众来说,老龙潭(龙潭泉)孕育了他们的祖先,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增大水流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当地人在潭内打了5口自流井,泉水从深达2米的潭底喷涌而出,水流有一米多高,一年四季永不停歇。
“到了雨季,水就格外大,从老龙潭周边走都要蹚水而过,连学校教室的墙角都往外冒水。”64岁的田庆瑞是附近天坛街道贾庄居委会的居民,从小就读于龙潭学校(在原延庆寺内)。在他的记忆中,老龙潭曾经是喷涌而出的清泉,水流奔腾,颇为壮观。
“平时在教室上课都能听到泉水‘咕噜噜’往上冒的声音,下课了一群小孩就跑到水边玩。”喝泉水、打水仗、摸鱼摸虾……对田庆瑞来说,这一汪泉水承载着他们这一代人童年中数不尽的嬉戏欢笑。
20世纪80年代左右,由于老龙潭附近化肥厂、印刷厂等工业企业逐渐兴起,采水量不断增加,水位逐渐下降,老龙潭也慢慢开始沉寂。渐渐地,作为济水西源的老龙潭,泉水消失,生态环境随之恶化。
如今,我市已经开工建设济水西源补水工程,经克井镇佃头、青多和天坛街道小庄、伯王庄、柴庄,采用管道引水,将引沁济蟒渠的水引至龙潭湖中,进一步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整条补水线路引水管道长8.11千米,目前已完成1.1千米的管道铺设。现在,我们正从工程线路的末端向上游施工,设计引水流量0.6立方米/每秒,常年引水流量0.2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可达645.12万立方米。”市水利局副局长李晓刚介绍,去年12月,济水西源补水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今年2月正式开工,预计7月底竣工。工程建成后,将再现昔日济源九景之一的“龙潭夜月”景观。
“希望老龙潭能恢复曾经的水流翻腾,重现昔日壮观美景。”开春之后,田庆瑞就经常带着小孙子来龙潭湖周边玩耍,对于正在建设中的龙潭湖充满着期待。
目前,“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线索、方案联系电话:
0391-6603309(济源市水利局)
0391-6635819(济源日报社总编室)
0391-6631811(济源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恒)
近日,示范区受持续降雨影响,辖区道路地质环境趋于复杂,通行安全风险显著升高。
2025-10-20国庆主题花坛将根据天气以及花期情况,摆放至10月下旬或者11月初。
2025-10-2010月19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调研王屋山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