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武迪)济源市“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公告3月31日发布后,迅速引发我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不少热心市民、网友拨打本报热线或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提供建议、线索。
“作为济水之源,济源泉水资源丰富,涓涓泉水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济源人,每一眼泉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如何让济源的泉水文化更加立体、鲜明、深入人心?这就需要深入挖掘每一眼泉蕴藏的故事,丰富每一眼泉的文化内涵。”市级老领导王宗吉建议,应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丰富济源泉水的人文思想,体现每一眼泉所应有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时代印记,借助诗歌、绘画等形式,创作一批反映“济源泉水”的文化作品,展示济源泉水文化的昨天和今天,唤起济源人的“泉水乡愁”,以“泉水文化”推动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市民郑先生建议:“蟒河口水库的水被发电站利用后,应再排到蟒河中。”蟒河口水库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蟒河口水库的水被发电站利用后直接排到了引沁济蟒渠,并没有流入市区。郑先生认为,应将发电站利用过的水排入蟒河。如此一来,市区的地下水资源会更加丰富,市区内泉水的水量也会更加充足。
“轵城镇曹凹村东有一眼马刨泉,现在有泉水,水量不大……”“坡头镇马场村有一眼梁水泉,一年四季有泉水……”市民赵世平、张化清先后致电济源日报社提供“找泉”线索。
网友“快乐鸟”说:“西水屯居委会愚公路附近,埋着一眼不知名的泉。那眼泉曾用砖垒起,附近村民都叫它洋井。它从我记事起就有,常年流水,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泉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甜,夏天还有许多马虾。它是村民的洗衣房,也是浇菜地的水源。村民干活渴了,还是大家的饮用水。后来,修愚公路时,施工队把这眼泉填埋了。我常想,当时为什么不把它圈护起来呢?”
除了给出“爱泉护泉”的建议,不少热心网友还积极提供“找泉”线索。
网友“李国强”称,大峪镇草沟村的凉水泉有数百年历史,泉水清凉甘甜,从未间断,养育着一方百姓。
网友“学生西贝”向本报透露,北海街道李庄居委会有个泉水集中地,被称为万泉寨,目前仍有遗址保留。
网友“朋友的朋友”说:“轵城镇柏林村长春观前,有一处水源,小时候在那上学,人们称其为翻泉。去年去看时,那里仍在出水,但不知其是否为泉水。”
网友“阳光”介绍,承留镇承留村向南有一眼泉,常年有水,人们称之为龙王泉。
目前,“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线索、方案联系电话:
0391-6603309(济源市水利局)
0391-6635819(济源日报社总编室)
0391-6631811(济源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原标题:泉泉奔涌 拳拳我心 “找泉爱泉护泉”行动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8月15日,梨林镇大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盈着清凉活力与欢声笑语,一边是青少年暑期课堂,一边是老年人急救课堂,“一老一小”各得其乐,让大许村充满了文化气息与健康关怀。
2025-08-16立秋暑渐退,收获正当时。立秋过后,济源烟叶陆续成熟,进入收获采摘期。烟农抢抓农时,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烟叶烘烤等工作,确保烟叶丰产丰收。
2025-08-16“谢谢,要不是你们帮我,会造成很大损失。”8月12日,外地司机杜兵全为豫光金铅精炼厂送来一面书写着“服务热情暖人心,排忧解难显真情”的锦旗,表示谢意。
2025-08-168月15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示范区党工委委员会议暨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研究当前重点工作。
2025-08-168月15日,示范区党工委暨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在文化城召开。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