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七)

2018-12-10 10:0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孔庆华 42岁 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局副局长

  打破城乡二元壁垒 统一养老补贴标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不断向前推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窄到宽,制度体系逐渐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也实现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大批困难群众纳入覆盖范围。社会保障网络越织越密、越扎越牢,有力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提升了经济社会包容发展的水平。

  从月均556元到2463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14次调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休人员从最初的3000人到现在的3.5万人,养老保险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12月5日,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局副局长孔庆华向济源晨报记者讲述了养老保险体系的一次次变革。

  1986年6月,济源成立社会劳动保险管理所,保障3000余人的退休人员养老工作。1993年,我市成立两个离退休费发放代办点,开始实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1995年,我市确定了“统账结合”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范围覆盖城镇所有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1998年,我市将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及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2007年8月,我市实现了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和比例、养老待遇政策、基金管理和使用、政策业务规程和信息系统的统一。2017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

  孔庆华介绍,2005年以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14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从月均556元提高到2463元,增长近4倍。目前,我市退休人员有3.5万余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从企业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

  我市基本实现全民参保

  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我市社保待遇水平也逐年提高。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社会保障整体待遇水平居于全省前列。

  据了解,我市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52.75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5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69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11万人,覆盖了绝大多数职业群体。

  此外,我市依托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服务平台,着力构建“大社保”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依托“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开发了济源社保APP,进一步简化优化再造服务流程,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群众办理社保业务“最多跑一次”,实现了参保居民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济源晨报记者 董慧敏 整理)

张子军 42岁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调整到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当时为社会科)工作时,张子军刚刚26岁。在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工作16年,他见证了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下简称低保)两个领先全省的时刻。

  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低保制度

  2002年,我市低保制度尚处于摸索阶段,全市享受低保的只有100人,都是市区各村(现居委会)村干部推选出来的生活困难人员,每人每月按照130元的收入标准补贴。

  低保实行补差制度,收入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对不足部分给予补助。由于没有电脑,每次低保资金发放前,救助科的3名工作人员只能靠人手一把算盘来计算金额。

  2003年,局里给救助科配备了第一台电脑,张子军作为局里为数不多懂电脑的人,被调来了救助科。“那时候,政府加大了对低保的财政补贴,享受低保人员的范围也扩大了。”昨日,张子军在接受济源晨报记者采访时回忆,2003年,低保指标取消,各村上报的人数也一下子多了。

  “那时咱们整个河南实行的都是城市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尚未建立。”张子军说,2004年,我市城市低保发展已初见成效,有11867人享受低保,标准也由原来的月均130元增长为150元。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市区很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

  从我市当时的情况来看,城市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农村的困难户也应得到关注。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低保制度,即达到标准的农村困难户也可以享受低保补助。

  “农村低保实行没多久,当时的副省长就来济源调研低保工作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子军自豪地说。

  率先实施城乡低保并轨

  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最初,咱们城市低保与农村低保的标准不一样,城市要比农村高一些。”张子军说,2009年,我市将低保统一划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的标准是:城市享受低保的人和各镇政府所在地享受低保的人。其余被划分到Ⅱ类。虽然两类低保享受的补助标准仍然不同,但却为我市低保城乡一体化做了铺垫,而这在全省也是首例。

  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490元,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低保城乡一体化的城市。

  “从11月1日起,全市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30元到490元,根据物价上涨指数、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进行调整。”张子军说,低保实行分档定额补助,A档每人每月490元、B档每人每月400元、C档每人每月310元、D档每人每月220元、E档每人每月130元。

  城乡低保并轨可以让广大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广大困难群众具有更加强烈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也能更好地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低保制度的探索建立与逐步成熟,更是从根本上强化了民生兜底保障。(济源晨报记者 李亚楠 整理)

陈谢 48岁 大峪镇第三小学校长

  从掏钱上学到免费读书 教育惠民暖人心

  陈谢是大峪镇第三小学的校长。12月6日上午11时许,他正在办公室整理学校困难学生伙食补助的材料。在他整理的间隙,济源晨报记者与他聊起了教育系统这些年的变化。今年48岁的他,已经扎根山区学校29载。这些年来,他亲身经历了我市的教育改革。

  学校条件越来越好 学生负担越来越小

  “你看咱们学校,现在有干净卫生的标准化食堂、整洁的宿舍楼、宽敞的运动场和乒乓球训练室等,硬件条件是越来越好了,跟城里的学校相比,差不了多少。”陈谢谈起这些年来学校基础设施的变化,言语里有止不住的骄傲。虽然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会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但学生每学期的花销也是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曾经,一名小学生一学期的杂费是20元到25元,可这笔费用,对不少贫困家庭而言,依旧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贫困,曾经是许多孩子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然而这只“拦路虎”在2005年已消失不见。“2005年,咱市免除了山区小学、初中的杂费,这下子,可给不少贫困家庭减轻了很大压力。”陈谢介绍。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我市于2005年免除了山区、平原各镇小学、初中的杂费,2008年免除了5个街道办事处小学、初中的杂费。到了2012年,全市范围内又免除了教科书费。

  “现在学生上学,除了伙食费别的啥费用也不用掏。”陈谢表示,现如今就连困难学生的伙食费也有补助,负担可谓是越来越小。

  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 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连着千家万户。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2018年,“全面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费”作为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被写入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截至目前,该政策已得到全面落实。目前,济源一中、高级中学、济源四中、济源五中、济源六中5所公办普通高中内的14485名学生因此受益,不再缴纳学费。经测算,未来3至5年内,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将保持在15000人以内。按现行学费标准测算,我市每年需要免除学费资金2100万元左右,这部分费用均由市财政统一划拨。这标志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2年公办学校学生免除学费,也成了全省第一个全市范围内免除普通高中学生费用的省辖市。

  近年来,我市还从落实教育资助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已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大学新生等全学段。济源晨报记者从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了解到,仅2017年,学生资助项目合计资助困难学生30418人次,发放资金243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2123人次,资金179万元。此外,2017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222人,贷款金额142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41人,金额24万元。(济源晨报记者 王峰 整理)

吕明鉴 82岁 退休职工

  从“蜗居”到“安居” 住房条件大变样

  星期五下午,吕明鉴刚给家里的盆栽浇完水,便和老伴儿一起出来散步。与老伴儿携手走在家门前干净温馨的小路上,吕明鉴想起1980年刚到济源时的情景……

  “房子就是家的必需品”

  1980年,由于工作需要,吕明鉴和老伴儿一起从沁阳调到济源工作。当时,济源钢铁厂内住房很紧张,他们一家5口就被安置在厂里招待所的三间客房里。“房间内除一个15瓦的灯泡外什么都没有。”吕明鉴说,他们只能因地制宜,把楼梯下的一小块空地当作厨房。

  “那时候,夏天室内闷热,有时只好在楼外的空地上铺张席睡觉。一到冬天,风又会顺着楼道吹进屋里,冷得浑身直打哆嗦。”恶劣的生活条件,让吕明鉴很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1990年,由于吕明鉴与爱人是双职工,无房且工作表现优秀,济源钢铁扩大经营建造住房时,便优先考虑了他们。

  1990年秋天,吕明鉴与爱人带着3个孩子,拿着大包小包,搬进了60平方米大的房子里。两间卧室、一个厨房和一个很小的卫生间,在1990年,已经算是“豪华住房”。

  吕明鉴现在都还记得刚进新房子时那雪白的墙壁和光滑的水泥地面。“厨房、餐厅、卫生间一应俱全。夏天,客厅里装有吊扇,卧室里放有小台扇;冬天,后阳台装了一台可烧大煤球的采暖炉,室内架了管道,装上了暖气片。”那时候的吕明鉴觉得,能有这么好的住房,已经心满意足了。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家,家要有一个房子,房子就是必需品。”那个秋天,吕明鉴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40年的飞速发展,我们都是受益者”

  光阴荏苒,1993年,退休以后的吕明鉴看着孩子们陆续大学毕业、工作、结婚,也看着国企改制,工友们一个个富起来。家属楼旁边的平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家门口的公园广场越来越宽敞,住房环境日益优美。

  “1999年,为了支持女儿的工作,我们在河合居委会买了两个独院。”吕明鉴说,新买的独院主房四室两厅,院内还有锅炉房、洗衣房、储藏室,门外是5米宽的小巷,交通方便,设施完善。

  “2000年,我们老两口乔迁新居。入住后,我们对主房的四室进行了合理安排,除主卧、客卧外,做梦也想不到有了自己的书房。”如今,在吕明鉴居住的房子里,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十分舒适。他把自家小院的一部分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里面栽种了各种花卉,四季绿染庭院,花香怡人。大门外,一边栽月季,一边栽金桂,微风一吹,院内外阵阵飘香。

  “改革开放40年,日子一天天变好了,我们现在很知足。”吕明鉴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每个历程,他走过的,不仅是一代人的住房记忆,更是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牵着老伴的手,吕明鉴把刚才散步时走过的小路,又重新走了一遍。(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整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