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我们永远在路上——写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2018-11-08 12:09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栉风沐雨,风雨兼程,坚守在新闻采访一线,行走在地头田间,搭建起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

  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创新宣传报道方式,用智慧播种希望,用汗水收获灿烂;

  脚步坚定,信念执着,牢记肩上的使命职责,努力实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这一年,我们牢记党媒使命职责,坚定履行“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8字职责和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确保新闻舆论工作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同步同频。

  这一年,我们创新内容生产、优化表达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致力于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努力让新闻传播效应实现最大化,推动媒体更好地贴近社会、融入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人的积极转型和成长,有的从时政转向深度报道,有的从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有的摄影记者兼视频拍摄,有的一线采录兼后期制作,有的既是记者、编辑又是靓丽的主持人……从大家在一线努力工作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奋勇前进的脚步,看到了转型蝶变的姿态。

  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到音视频联动、全媒体出击,从传统单一型人才,到创新复合型人才,济源媒体人在转型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

济源日报 王鸿斐

  脚力眼力增强 脑力笔力到位

  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脚丈量玉川大地,用心采写济源新闻。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新闻记者,我深感自己肩上的使命与责任。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政治性是时政新闻的根本。在新闻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重点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多年来,我坚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讲好济源故事,传播党和国家的政策,传递群众声音。

  新时代,新征程。我要不忘初心,扎根基层,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写好新闻,为“中原更出彩,济源出重彩”贡献力量。

济源网 贾迪

  在多元角色中进步

  从纸媒编辑到新媒体编辑,从记者到主持人,我的角色在转变,唯一不变的是对新闻工作的坚守。6年来,在这条艰辛与喜悦同在的路上,我用镜头聚焦新闻热点,用笔触对准百姓民生,努力讲好济源故事,同时也希望自己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媒体融合发展对新时代的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要尝试做到“一专多能”,既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掌握新技术、新手段,让济源的新鲜事、正能量传播得更广。今天是第十九个记者节,一切如旧。对于我而言,只要有新闻,天天都是记者节。

济源日报 李浩

  永不止步

  一台照相机,一双永不止步的脚,一双“会思考”的眼睛,一颗负责任的心。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的工作状态犹如打仗,相机犹如枪炮。开机、设置参数、对焦、按下快门键……一系列程序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像军人使用手枪一样,要准确无误地将枪口对准靶子,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上山下乡、走街串巷、迎风冒雨、跋山涉水,摄影记者的脚步永远不能停。好的新闻素材需要在不断寻找中被发现。作为一名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听到百姓的心声,只有深入车间才能感受到工人的辛苦与伟大,只有深入党和政府的工作中,才能传递好党和政府的声音。

  “会思考”的眼睛可以让摄影记者在社会这幅“画”中找到富含时代特征的好素材。党报摄影记者应该采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面,留下社会不断进步的印迹。

  党报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有力作用。党报摄影记者要有责任感、使命感,除了完成基本拍摄任务,还要努力抓住精彩瞬间,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从而维护社会利益,提高舆论引导力。

济源晨报 王志斌

  记者,记着

  作为一个新闻行业的新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聆听过老兵的故事,也看到过孩子们暖心的笑容。我用自己手中的笔头和镜头记录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记者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在圈外人眼中是风光的“无冕之王”,在家人心里是不着家的工作狂,在朋友眼中是“小灵通”。我们调侃自己是“新闻民工”。

  记者,记着。未来,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切实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用手中的笔头与镜头,不断创作出有温度、有力量的新闻作品。

济源日报 史方方

  挖掘鲜活新闻 履行职责使命

  记者没有节假日。因为越是节假日,记者越忙。

  今年春节假期第一天,我约上王屋镇桃花洞村的第一书记,去看望贫困户翟道贵。去年,我采访过他,得知他和小孙子生活得不易,心里一直记挂着,想去看看他们怎么过年。

  到了翟道贵家,他很惊讶。“史记者,家里情况比你上次来的时候好多了!你看,我住上了新房,还有了收入,前几天割了肉,能过个好年!”翟道贵笑得合不拢嘴。

  听到这些,我不禁替他高兴。中午,我们包了饺子,围坐在简陋的小方桌旁,互相祝福。

  回到家已是下午,我顾不上休息,赶紧写一篇反映贫困户过新年的稿件。稿子写完了,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时,天色已晚,我虽然很累,但很满足。

  自从踏入这个行业以来,我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没过过节假日了。繁忙的工作让我很少有时间给家人做饭,给孩子辅导功课。每当听到女儿说:“妈妈,你能早点回家陪我吗?”我也会心酸,也会难过。但心底那一份责任在支持着我坚持前行。

  记者节,再次自勉:永不停步,挖掘鲜活新闻,履行职责使命。

济源日报 王志远

  心中有戒尺 脚下有泥土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2013年至今,我在济源日报社工作已经有5年时间了。在这里,我将课堂上的新闻理论融进一篇篇新闻稿件中。作为一名报人,我始终秉持着一颗敬畏之心,躬耕于一份有温度、有情怀的党报。从厕所革命、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到惠民政策、重点项目,我们始终关注着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从承留镇花石村、邵原镇牛庄村、下冶镇陶山村到王屋镇清虚村、梨林镇范庄村,我们为倾听基层的声音而奔波踏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从《夫妇携手捐遗体 传递生命大爱》《那一抹红,温暖了崎岖的山路》到《陶山村里的“白发书记”》,我们始终带着感恩的心寻找身边的温暖故事。我想,只要做到心中有戒尺,脚下有泥土,我们的报纸就会是一份有分量的报纸。

济源网 何岛

  坚守方寸之地

  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我坚守方寸之地。

  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我始终在路上。

  我也曾彷徨,也曾迷恋,也曾失落,也曾雀跃。

  采访路上的激情与兴奋是无法描述的幸福。风雪中、高温下、深夜里,我走基层、访农家、进车间、入市场,体验民情、感受民生,但也一直感受诗意与芬芳。

  追逐,是因为热爱。

  行走,是为了远方。

  走在路上,走近群众,才能感受新闻温度,才能抵达内心深处。走过泥巴路,越过绵延山,我感受着村民的淳朴憨厚。

  感谢采访路上的每一次“遇见”,让我有机会用手中的笔为人民抒怀,让我有机会讲“济源好故事”。

  未来,我将坚持做到笔下有诗意,心中有大局,让稿子有生命、有温度、有力量。

济源日报 王同续

  深夜挑灯 畅游文海

  11月8日是记者节,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大节日。作为一名编辑,我来谈谈关于编辑的一些事。

  编辑,是工作,讲究对新闻进行再创造,对素材进行再组合;编辑,是职业,常常忙于深夜,在文字海洋中畅游。在很多人的眼中,编辑工作是枯燥、繁琐的,做的多是锦上添花的事。然而,这样的认识很片面。编辑工作包含很多方面,有对稿件的修改,有对标题的制作,有对版面样式的设计,有对版面内容的组合,等等。所有工作需要跟文字打交道,这种感觉很奇妙。一个句子,增一字减一字,表达出来的情感就大不一样;一篇文章,多一句少一句,立意就会有所不同。

  文字的魅力就是如此,由其组成的一份份报纸散发着幽幽的墨香,充盈着鼻尖,在心头留下余味重重!

济源网 李鹏鹏

  笔触下坚守道义

  我在新闻这个行业工作了1年有余,学了很多技能,比如编辑微信、摄影、采访、写稿子……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始终认为采访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正因如此,每次采访前,我都会做足功课,以免因疏忽造成重大差错。

  我认为,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不仅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和摄影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把握时代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行走在田间地头,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会用心记录历史,时刻传递正能量,不辱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

  今后,我会在采写新闻时多思考,争取创作出更多鲜活、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济源晨报 李楠

  对职业保持敬意

  今天是记者节。说实话,每年的这一天,我比自己过生日还高兴。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敬一行。这句话透出来的大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我干了6年记者工作,加过班,熬过夜,爱上了忙碌有序的生活。今后,我仍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因我对这个行业心存敬意。

济源晨报 王兴辉

  追逐真相和梦想

  铁肩担道,公信传播,是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最深刻的理解。有人说,记者的职业是光鲜的。但我知道,光鲜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每个记者身上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记者在追逐真相和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奔跑。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忙碌的身影。为了向大家传递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事实,用笔撰写文章,用视频还原真相。虽然工作很艰辛,但只要能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一行行文字、一张张照片呈现在大家面前,并得到他们的认可时,我能切身感受到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

济源日报 赵萍

  不忘初心 坚定行走

  有人说,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忙碌和勇敢。对此,我深以为然。在这些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体会到了媒体行业的不易。在采访、思考、记录的过程中,我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心跳”。从中,我经历了艰辛,也收获了感动。

  传递党的声音、把握群众脉搏、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工作中,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行走在大街小巷,在社会万象之间捕捉新闻“活鱼”,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事实,传递感动。每一次捧出真情的采访,都让我收获了生动鲜明的人和事。这些经历鼓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让我有兴趣去关注百姓生活,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自觉地做个有心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社会给与新闻工作者尊重和认同,也赋予他们责任和使命。新闻之路荆棘满布却又鲜花遍野,我会牢记那份初心,带着勇气,坚定行走。


济源晨报 李亚楠

  记者以采写新闻为天职

  每年的记者节,我都会掰着手指头算自己从事记者工作有多少年了。虽然5年时间并不算长,但足以让我明白自己对这个行业爱得有多深。

  深入田间地头采访,我能感受到自己脚踩在黄土地上的那份踏实;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交谈,我能增长见识、收获满满。不管心情多糟糕、身体多疲惫,只要一有新闻线索,我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瞬间充满力量,立刻赶往新闻现场……

  记者以采写新闻为天职。身为记者,我们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去新闻现场的路上。


济源日报 任浩浩

  在坚守中笃志前行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十九个记者节。回首过去的经历,我为自己从事记者这一职业而感到幸运。作为记者,我们总能深刻感受和记录时代的变化,总能听到老百姓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呼唤。

  坦白地说,非新闻科班出身的我从事记者行业源于一次偶然的求职经历,也源于自己对文字工作的向往。

  当真正从事记者这个职业时,我才感觉到这份工作的神圣。一直以来,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记录历史,传递温情,关注民生民情,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

  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记者才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幸运的是,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每天都在进步,不仅学会了从容面对各方面的压力,还努力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大潮中,我就像微小的一滴水。未来,我将不断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济源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济源网 张恒

  且行且学

  媒体要兼收并蓄、传播新知、开启民智。“一技之长、一才之擅”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只知“圣贤之经典、上下五千年之史册”却对“泰西之国政、山川风土”未有所闻的“迂才”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成为“斜杠青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固步自封乃记者之大忌。

  每一位媒体工作者,都要有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应该直抒胸臆,手脚并用,叫醒敏锐的耳目口鼻,用心感悟每个新闻事件。

  且行且学,我们要向着德行艺皆优,知古亦可论今的“大杂家”前进。


济源日报 张志鹏

  让报纸好读又好看

  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已经有10余年,我依然对美术编辑岗位情有独钟。虽然如今的纸媒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报纸仍是一种比较权威的出版物。在报纸出版这一过程中,美术编辑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引领着大众对平面媒体的审美方向。

  一张报纸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好读又好看。这二者合一的报纸,才是一张有品质和影响力的报纸。

  如何用富有创意的版式和视觉独特的图像吸引读者,是美术编辑一直思考的事情。勤能补拙,我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有所作为,用心设计版面,为纸媒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济源网 原芳纯

  历练 学习 财富

  打开朋友圈,我发现自己这一年发布的内容,要么是采访现场的情况,要么是加班写稿的消息。这真正印证了那句话:我不在报社,就是在外出采访的路上。

  从编辑到全媒体记者,工作角色的转变让我感慨万千。对我来说,每次采访,都是一次历练;每次采访,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次采访,都能收获一笔宝贵的财富。

  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走过了许多不曾走过的路。这一路,我很感谢身为记者的自己。

济源晨报 王峰

  苦中练真功

  成为一名记者以来,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写出过各式各样的文章,经历了很多磕磕绊绊。这让我认识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对即错。很多事情是客观的,像阴阳八卦图一样,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新闻记者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思考选题、策划,在节假日四处奔波,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虽然工作辛苦,但我遇到了不少新鲜事。在我眼里,这个世界更复杂、更真实、更美丽。

  不管大环境如何,做好自己才是真。就像年少时看的武侠小说一样,不少男主角在大杀四方之前,会有一段漫长的苦练功夫的时光。郭靖曾在大漠苦熬数年,张无忌也曾在孤岛与寂寞为伴。日子还长,我想对自己说声,继续加油吧。


济源日报 武迪

  收获成长

  初冬时节,又逢记者节,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在进入记者行业的3年里,我切身感受着记者的艰辛,在一次次采访中不断成长。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在奔走和忙碌中深入新闻事件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怀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担当、去报道。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新闻传播出去,为了完成一个重要的采访,记者经常要跋山涉水、挑灯夜战,甚至顾不上吃饭。但是,当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视频呈现在大家面前并被认可时,这些艰辛会化为幸福感。

  记者节是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济源日报社的记者,我感到无比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坚守这份神圣的职业,不断学习、奋力前进,用热情与真心讲好济源故事。


济源日报 李保胜

  做一名合格的校对工作者

  要做好校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报纸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承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传承。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保真”,即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失真的、残缺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积累价值的。报纸是通过图片、文字传递信息的。信息的“保真”,有赖于字、词乃至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是一字一点之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