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

2018-10-24 10:25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学慧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

陈振宇 50岁 

市工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陈振宇的办公桌上总是摞着一沓厚厚的材料,这些可是“宝贝”,记录着济源工业历经风雨坎坷,始终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

常年扎根基层与企业面对面打交道的他,对济源工业的状况了如指掌。他说:“工业是济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三产结构中占66.3%。济源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尤其在改革开放40年间,济源工业的每个阶段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牢固 “五小工业”闻名全国

在陈振宇看来,没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就没有济源工业的今天。

1949年,济源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矿藏资源,创造了“五小工业”(小煤矿、小冶炼、小电力、小建材、小化肥)。

1956年3月,济源设立了工业部,本着“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指导思想,着手解决地方工业的一系列问题。截至1959年底,济源已建成各种小工业单位352个。“五小工业”不仅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后经《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肯定,以“小而全”为主要特色的“五小工业”闻名全国,成为全国地方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1978年后,县属企业、乡镇企业比翼齐飞,济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1988年撤县建市后,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1991年-1995年全市生产总值以年均20.2%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河南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注重青年人才培养

1997年,我市进入国有企业改制阶段,同时,以省直管和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济源工业经济进入稳定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以来,济源工业开始进入转型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正在积极培育。

陈振宇说,在此期间,我市涌现出不少企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今年9月17日,全省评选出9名“中原企业家领军人才”,我市豫光集团的杨安国、河南济钢的李玉田、金利金铅的成全明3人上榜。

“说实话,老一辈企业家为我市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已到了新老交替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陈振宇表示,近年,我市已经开始落实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老带新,建立青年企业家导师团、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计划、建立企业家沙龙等,确保我市青年人才稳定,企业基石稳固,从而实现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工业发展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工业发展的好坏,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密不可分。

陈振宇说,历届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全市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现代化迈进。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19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9家,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190家。豫光集团、济源钢铁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列;万洋冶炼、金利金铅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济源钢铁、万洋冶炼、金利金铅、金马焦化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行列;豫光集团、万洋冶炼、金利金铅、济源钢铁、恒通化工5家企业进入河南省百强企业行列。豫光集团、中原特钢、清水源科技、金马能源4家企业上市。

(济源晨报记者 李楠 整理)

发展不停步 改革不止步

李玉田 70岁

全国劳动模范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曾经的济钢是一家有铁无钢的生铁厂,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年产量只有17万吨生铁。谁曾想到,通过改革转型,济钢从一个炼铁小作坊发展成了年产量400万吨、年销售额近200亿元、累计纳税超过60亿元的世界钢铁企业100强的企业。”回想起这些年来济钢发展的历程,李玉田感慨不已。

从小铁厂到中国500强 济钢发展不停步

“直到20世纪末,济钢才将‘小铁厂’的帽子摘下来。”李玉田回忆,1993年,他到济钢工作时,济钢还是个只能生产生铁的小铁厂,年产量只有17万吨,整个企业可以说是挣扎在死亡边缘。面对这种情况,李玉田上任后,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生存技能。“想要跟得上发展,就要把握市场,丰富产品。”为了解决生铁产品市场单一,经营被动的局面,他看准市场行情,决定上马炼钢、连铸、连轧设备等技改工程。

“改革要实行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事情。炼钢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很大,当时济源钢铁面临的是33个单项工程,难度非常大。”面对种种困难,济钢没有退缩。1994年年底,炼钢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结束了济钢36年有铁无钢的历史。

好产品生产出来了,也需要经过一番市场考验。1997年,正在建设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为了一个机遇。“济钢产品占到了整个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用钢量的80%,这意味着当时的济钢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李玉田回忆,自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济钢产品遍布到了华能沁北电厂、长江三峡、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企业由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实现100万吨、2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的跨越。

从国企到民企 济钢改革不止步

1998年,我市全面启动以产权置换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顺应了国家国企改制的大潮,抓住中国改革开放赋予的发展先机,迎来了体制转轨发展的春天,为济钢转型发展赋予了新动能。”谈起2001年的改革,李玉田仍旧激动不已。这一年,济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1年11月18日,5000余名员工共同出资收购了济钢的国有资产,组建了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成为全国钢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次改革,将济钢从国企改制为民企,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命运,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

2018年6月,济钢建厂60周年,历经60年的成长和蜕变,济钢成为全省十多家和全国200多家地方钢铁企业中的唯一幸存者。

而济钢的发展只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期间,我市涌现了一批在日后行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改制,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至2010年,我市工业发展年均增速在30%左右。

“改制后,济钢抓住好机遇,这16年来,济钢已经完成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员工多得、股东回报丰厚的四个统一,更是达到了‘改制16年,纳税60亿’的辉煌成就。”李玉田说,未来,济钢正向着“创百年企业,纳百亿税金”的“双百”目标而努力奋斗。

(济源晨报记者 王峰 整理)

豫光是济源工业发展的缩影

赵传和 74岁

豫光金铅老工人 

在济源的成长史里,工业是抹不去的荣光。今年74岁的赵传和就见证了豫光金铅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间,豫光金铅从一个普通的冶炼企业,到如今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兼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从诞生之初的行业“小学生”,到引领世界行业技术发展;从最初学习新技术,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打造专门的技术团队,创造多次第一……

豫光金铅不仅是我市代表性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者,更是40年来济源工业助力经济腾飞的见证者。

考察学习 不断研发新技术

1987年,47岁的赵传和从化学老师转变成豫光金铅的一名技术员,正好赶上豫光大发展。“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后半生就与豫光金铅紧紧连在了一起。”今年74岁的他,不仅亲历了豫光的大发展,也见证了济源工业的腾飞。

粒状氧化铅产品是赵传和到豫光没多久就接到的项目,当时没有方案可参考,也没有生产工艺可借鉴,只有一本500多页的《化工热力学常用数据手册》。为此,他和同事开始了不分白天黑夜的研究,不停地演算化工方程式,经过100多次的试验,豫光第一炉粒状氧化铅问世。

1993年豫光启动三期扩建项目,老赵成为指挥部工艺技术处处长,主要负责解决回收产生二氧化硫的问题。“听说俄罗斯实现非稳态制酸,可以让二氧化硫制成硫酸。我们也想采用这种方法,回收处理二氧化硫。”经过考察学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研发新技术。该技术在1997年试产成功。豫光在国内首家采用非稳态制酸工艺的企业,随后,这一工艺被广泛应用。

技术推动 实现跨越式发展

“豫光一直没有停止技术研发的步伐。”赵传和说,通过实验论证采用公司自行研发的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这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豫光发展的转折点,使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实现跨越性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豫光开始研究“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赵传和和他的技术团队历时5年,经过上千次的计算、修改,终于完成了第一张设计图纸绘制。

2008年1月,“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顺利通过鉴定。最终,直接炼铅生产线开始试产直至达标投产……

2012年,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为主的豫光炼铅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铅锌行业获得的最高荣誉。

叫响全国 豫光是济源工业发展的缩影

在豫光,赵传和先后参与了大大小小30多项技术改造项目。他说,豫光是济源工业发展的缩影,“豫光起步阶段,正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阶段;豫光多次扩建时,正是我市工业大发展阶段。”如今,豫光成为全国响当当的招牌,而我市工业也从五小工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有色金属、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基地。

“现在政府提出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强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相信工业的发展势头会更强劲。”赵传和说,同时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从而助推工业产业腾飞。

(济源晨报记者 董慧敏 整理)

改革伴我成长 我随改革进步

聂建国 46岁

华光矿灯职工

“1978年,我刚上小学,社会上突然流行了一个词儿——改革。起初并不知道这词跟我有什么关系,1996年参加工作后,才深感‘改革’的伟大。”10月12日,济源晨报记者见到聂建国时,他对自己经历的时代充满感激:“改革开放是民营企业之福。”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

聂建国介绍,他之所以走上销售这条路,跟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有产业对人和行业的限制,助推了企业的创新、成长。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不可能有他所从事的销售。

“早些年,人们根本没有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概念。在乡村,大多数人没想过要离开土地,觉得守着田、种好地就是一辈子;而城市的年轻人,就业也无非就是两种途径,要么‘接班’上岗,要么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46岁的“老销售”聂建国谈起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就业观念,感慨良多。

聂建国讲述,在他小时候,找个“铁饭碗”是大多人的观念。“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后,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越来越多人放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投身到自由择业的海洋中追逐梦想。”聂建国说:“1996年毕业后,我就从事销售行业。可以说,我做销售的历史,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刚好是相契合的。”

“一单顶过去一年,技术是关键”

2002年,30岁出头的聂建国从我市一家饮料生产企业跳槽到了济源市华光矿灯有限公司从事销售,一干就是16年。

“最早的时候,工人下矿用的是老式铅酸型矿灯,一套矿灯有七八斤重。”聂建国回忆,进入21世纪后,矿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笨重的大盒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的锂电池,灯泡也由原来的白炽灯换成了LED灯。

“像手机那么小巧的矿灯,可以轻轻松松亮近20个小时,也更加聚光。充电时直接插到灯架上就行,就像给手机充电那么简单。”聂建国说,“当时工厂主要生产矿灯,产品销售渠道不多,九成的市场都被几家大型矿灯生产企业所占领,每年销售额仅有几万元。”在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聂建国敏锐地感觉到煤炭行业对新型矿灯架的需求量很大。

2008年,山西一家煤炭企业刚对矿灯进行更新换代。凭借几年来积累的矿灯相关知识,聂建国和几个技术人员竟然捣鼓出一个智能矿灯充电架的样品。他带着样品,怀着一股子冲劲儿直接跑到这家煤炭企业。

一看到聂建国的样品,该企业采购部门就拍板定下了。“这一单就卖出去了10台,利润顶上过去厂里一年的销售额了,一下子为厂里打开了市场。”聂建国笑着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凭技术拿到订单,“从那以后,厂里也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长久发展。”

“赶上工业好时代,创新续写有生力量”

“改革开放是民营企业之福。从我1996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正好赶上济源工业经济爆发式发展,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感恩时代。”聂建国说,改革对一家企业而言,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企业能否适应动荡的转型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在行业竞争中取胜,取决于能否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稳步发展,不断前进。

“从小到大,从大到优,从优到新,如今的济源工业经济,百花齐争艳。改革开放40年来,各阶段红利均得到充分释放,变革过程中的各项成果均得到深入体现。”聂建国感慨道,“艾探电子、白云生物等企业皆因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成为续写济源工业未来辉煌的有生力量。”

(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整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