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

2018-10-15 10:54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学慧

张静江 41岁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改革开放前,外地人对济源的评价是‘一条街,俩岗楼,三座破庙一群猴’;现如今的济源,一条条笔直宽敞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栋栋现代花园式厂房比肩林立,一个个新上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谈及改革开放,济源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静江发出了感慨。

改革开放高歌猛进 城市发展天翻地覆

包产到户:改革从农村起步

在张静江看来,济源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济源县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后形成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极大丰富了生产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此期间,农村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特别是到1987年,济源农村实行了土地有偿承包,普遍建立了乡、村两级服务组织。农村经济已明显呈现出了以专业生产为特色的区域性商品生产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充分获得了经营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张静江说,我市种植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红果、苹果、烟草、油料、瓜菜、桑蚕等6个生产区域;乡镇企业也初步形成了服装、化工、农产品加工、煤炭、建材、纸品、硫铁矿等生产区域;城市工业和乡村企业的持续发展,急需原材料作保证,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起来也需要解决加工转化问题,这都需要改变旧经济体制所造成的问题,要走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内外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的路子,及时把济源改革引向深入。

企业改制:创造出济源速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立足自身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战略,强力推进企业项目建设、产权改制、转型升级。”1998年,我市全面启动以产权置换为核心的企业改制,主要改制形式是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置换为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共同持股的股份制,其他改制形式还有拍卖出售、破产等。到2004年,国有集体企业已基本改制结束。除个别企业外,全部转换为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

进入本世纪以来,济源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及时把握产业调整和区域竞争的新趋势,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突出产业和城市“两个转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了“济源模式”“济源速度”“济源现象”。

“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市涌现了济钢、豫光、联创化工等一批在日后行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张静江表示,济源企业的成功改制,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2010年工业发展年均增速在30%左右。

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

“济源一直踏着改革创新的步伐奋力前行。”张静江表示,如今,我市继续快马加鞭为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市民之家投入运行,进驻窗口单位48家,进驻各类审批、服务事项600余项。

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年报公示制、“先照后证”、“三十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举措,推行“一窗口受理 各部门联办”工作机制,就业创业门槛进一步降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出台《济源市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工作方案》,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稳妥做好项目示范工作。

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优化济源营商环境。

(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整理)

李水泉 63岁 全国劳动模范 柿槟村党委书记

10月12日上午,在秋日阳光照耀下的柿槟新村生机勃勃。在办公室处理村务的李水泉,虽年过花甲,但精力依旧旺盛。出生于1955年的他,今年63岁。他告诉济源晨报记者,“改革开放40年,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才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好机遇。”

党的好政策带来农村发展好机遇

靠着一条铁路线发家

三十多年来,柿槟村在李水泉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7年年底,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2000元,村办企业完成年收入5000余万元,年人均发放福利4500元。

1988年7月,李水泉在村民的推选下接任柿槟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有3家村办企业,2家已经面临倒闭,外债83万元。李水泉上任后首先将自己承包的村办建材厂转给他人,并跟班子成员约法三章:班子成员不准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担任职务,不准侵占公物、接受吃请。所有班子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我们组织了班子成员到西华县、南街村等明星村参观学习。对比之后,发现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李水泉说,从那时候起,他们就下定决心,不管再难也要咬牙干下去,闯出一条适合柿槟村发展的路子。

1989年,李水泉看准柿槟村东铁路货场的装车机会,和其他人凑钱买了一台装载机搞煤炭装运,一年下来就有20多万元的利润。1992年,李水泉带着干粮跑到洛阳、郑州等地,希望铁道部能在柿槟村建设铁路专用线。在他的努力下,1994年7月23日,铁道部投资1800多万元的我市首家村办铁路专用线,在柿槟村开通。1996年,柿槟村修建了第二条专用线。目前,柿槟村铁路专用线货场拥有标准化厂棚40000平方米,成为我市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搬进新村 发展后劲儿十足

李水泉说,改革开放40年来,他们村的发展是全国无数个农村发展的缩影。依靠不断壮大集体经济,1994年,全村基本实现耕、种、收无偿服务。2006年,全村所有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李水泉介绍,柿槟村于2016年完成整体搬迁。目前,村里有3500口人,122名党员。现在,全村有5个村办集体企业,企业净资产达3亿元。主要包括年产电解铅6万吨的柿槟实业有限公司;2条铁路线和一个铁路货场,煤炭年发送量300万吨;以承揽土石方工程为主的工程公司,在全国各地承揽工程;以劳务服务和机械为主的服务公司,拥有100多名劳务人员;新上仓储物流公司,打造1000亩仓储物流园,目前实现年收入600万元……搬迁至新村后,住房条件、卫生条件均有很大改善。村里还成立了老年协会、文化艺术团及戏剧班等,让村民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新村生活。除此之外,村里还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柿槟村史展览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好机遇。”李水泉说,在好机遇下,他们村所有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积极为群众谋福利,柿槟村才有了今天的变化。2000年,李水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如今,柿槟村已成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李水泉表示,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柿槟村发展的肯定,希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每个村都能迈开步子为群众过上好日子而奋斗。

(济源晨报记者 丁玲玲 整理)

刘安邦 71岁 退休老干部

见到刘安邦时,他正坐在电脑前整理自己以前拍的一些照片。他面前的电脑里,储存了数千张有关济源城市风貌的照片——拉着一车煤从愚公像呼啸而过的火车;1990年的湨河;济源市区第一个水冲厕所……从1986年接触摄影,到如今71岁仍背着相机四处行走,刘安邦的镜头里记录了许多济源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珍贵画面。

用照片记录济源三十年变迁

目睹了济源撤县建市的整个过程

刘安邦是原市城建局副局长。1986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当时的城建局工作后,负责城市建设管理和王屋山、五龙口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那些年,刘安邦走遍了济源各个角落,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

“早年的济源是个县城,建国前城区面积只有0.8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人。”刘安邦回忆,那时的济源是个农业小县,人们多以种地为生。改革开放后,大家对城市的认识逐渐加深。1978年,济源城区扩大为2.3平方公里,人口增长至2万人,1980年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增长至3万人。

在刘安邦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城区建设速度相对较慢,主要转变在于1987年。那年,省里忽然来了一拨人,彻底改变了济源农业小县的状态让刘安邦至今记忆犹新。

刘安邦回忆,那一拨人中领头的是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其他人中有郑州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几名工作人员。他们称省里要找几个发展比较好,与外省接壤的县实行撤县建市。

当时得知这一消息,济源县政府工作人员尤为重视。刘安邦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带着省视察组一行到济源各个地方视察。一周的视察工作结束后,视察组一行非常满意。“他们觉得咱济源不管是从交通运输、工业发展还是地理位置上都有很大优势。”刘安邦说,当时视察组一行总结了济源的三大优势上报给上级部门,很快便得到了回应。1988年,济源正式撤县建市。

“济源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了市,当时可把我们激动坏了。”刘安邦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旧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从尴尬到自豪,济源的发展让我骄傲

撤县建市时,济源城区面积仅4.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10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卫基础设施薄弱,城市环境质量低下,园林方面尚未得到开展。

“最怕省里突然来检查。”回忆当年,刘安邦感慨不已。那时候,济源整个市区只有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垃圾站……“最初只有7名环卫工人,靠一辆拖拉机来运垃圾。”刘安邦说,当时城市建设方面相对粗放,并没有精细化运作。

建市后,济源城市建设开始全面发展。先修了天坛路,紧接着又建了第一个公园——新蟒园……1997年我市实行省直管体制,市域面积为1931平方公里,城市主次干道总长约160余公里,形成了“一环九纵十一横”的中等城市框架,城区面积已扩展到50平方公里。

如今,我市先后新修、改造35条城市道路,27条城市桥梁;打通了愚公路、文昌路、北海路、黄河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城市主次干道总里程达256公里,形成了“二环十一纵十二横”的城市综合街路格局。公用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暖气使用面积也在逐步延伸。

“现在再也不怕外地人来咱济源了。人均道路面积达18.3平方米,人均住房43平方米,这在全省都是很靠前的。”刘安邦自豪地说。

(济源晨报记者 李亚楠 整理)

李红道 86岁 退休老教师

今年86岁的李红道是东留村人,从事教育行业大半辈子。身体好、健谈、学识广、思路清晰,是大伙儿对他的一致评价。

上周,李红道听济源晨报记者要跟他聊“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城市的发展及变化”,他精神头儿十足地拿出随身带着的纸、笔,边想边画。十多分钟后,他停了下来,“这个方向太大,我就从亲身经历的两个方面简单说说吧。”

城市发展变化着 我们幸福生活着

“我们一家三代人的学历就是历史缩影”

1957年,李红道从原焦作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做一名人民教师。

1961年,他从东添浆完小调到东留村完小。“当时的‘完小’就是如今的‘小学’。”李红道说,以前由于师资、经费、生源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小学没有完整的年级,这样的小学一般称“完小”。

1980年,李红道任东留村小学校长。“校长现在听起来可能很了不起,可在当时就是个‘杂工’。”李红道笑称,除了校长这个身份,他还兼教导主任、班主任。语文、数学、体育等各科课程,他都带过,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远不如当下。

一步步走来,李红道深切感受到了学校教育从生源、师资力量、校舍条件等各方面的变化,“我当校长那年,学校只有7位教师,6个班300多名学生。退休时,教师增加至16名,学校扩充到12个班600多名学生。在这期间,教学楼经历了翻修、重建,上课也从全凭老师一张嘴到有了幻灯片等辅助器材,教育条件大大改善,学生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李红道有仨儿子,俩闺女。在他“读书成才”的教育理念下,子女目前均是各单位、公司、厂矿的骨干。更让他欣慰的是,其中一个孙子,正在清华大学上研究生,明年毕业。

李红道直言:“能看到学生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子女一代比一代强,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我是中专学历,子女有的是大专学历,有的是本科,孙子这代还出了个研究生。我们一家人的毕业证往桌上一摆,这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体现在我身上的教育变化。”

从“病秧子”到“神投手” 全民健身日益常态化

李红道不仅在教育上颇有心得,更对篮球情有独钟。今年86岁的他耳不聋眼不花,这让每天和他一起运动的“小伙伴”羡慕不已。殊不知,20多年前,他却是个“病秧子”。

李红道退休前,由于高强度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近40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李红道退休后患上多种疾病:脑神经衰弱、贫血、胃寒、腰椎骨质增生压迫坐骨神经痛等,体重只有108斤。直到退休后,子女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他这才有了空闲时间,便试图通过科学锻炼对抗疾病。随后,李红道渐渐与篮球结缘,“神投手”的名号也就此打响。这一“投”就是二十多年。

上世纪90年代,我市除了个别学校,对外开放的篮球场寥寥无几,而且场地多为土地、水泥地。2000年,济源成为全国篮球城市后,我市篮球场遍地开花,塑胶场地、钢化球框成为标配。

随着近年来市民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每天早晚在世纪广场附近打篮球、打门球、跑步、跳广场舞的人群逐渐增多,这些李红道都看在眼里。“现在不是流行社群嘛,身边的老朋友也都加入了各种社群,有的加入操舞协会,有的上老年大学。我呢,是篮球协会的一员,协会有啥活动,我尽量参与,和年轻人在一块儿想不年轻都难。”李红道说,每项运动都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但大伙儿通过各项运动所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是相同的。

“总的来说,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席卷下,济源人参与度高,受益良多。”李红道介绍,多年来,他不仅自己打球,还带动身边近百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李红道说。

(济源晨报记者 李楠 整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