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勇立潮头敢为先

2018-10-15 09:58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开栏的话

王屋山下,激荡改革开放的春潮;济水源头,铺开砥砺奋进的画卷。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愚公家乡发生巨变的40年。从撤县建市到实现省直管,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从工业强市到旅游富民,从全省最早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济源,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书写了济源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

从今日起,济源日报社全媒体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特别报道,陆续推出济源改革开放系列述评,以飨读者。

城市新貌

济源网讯 (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苗慧玲 李浩) 王屋巍峨,诞生《愚公移山》寓言。济源这座位于豫西北、晋东南的内陆城市,传承愚公移山之志,释放改革创新活力,一次次昂首时代前沿。

济水奔涌,演绎“东流入海”传奇。济源这片底蕴深厚、神奇秀丽的土地,拥有大海一样的情怀,淬炼对外开放的气质,一次次挺立浪潮之巅。

改革开放40年,济源实现了从县到市,从扩权县(市)到省辖市的跨越,实现了从边陲到核心,从地区到区域的蝶变。

改革开放再出发,济源站在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新起点,革故鼎新,砥砺奋进,踏上建设又富又美济源的新征程。

济源的每一次跨越,无不诠释着愚公故里改革创新的激情,无不释放出愚公儿女深化开放的能量。

改变无处不在,未来正在走来……

改革创新 扮演“吃螃蟹者”角色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迎着改革的春风,沐浴开放的洗礼,愚公故里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改革创新的足迹。

难忘记,1988年9月30日,济源撤县建市庆祝大会在县人民礼堂举行。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县的济源,用了1390多年“县”的称谓,从此画上了句号。

难忘记,1992年12月,河南省确定济源等综合实力排名前18位的县(市)进行特别试点,出台29项优惠政策支持扩权县(市)经济发展,“十八罗汉闹中原”由此精彩上演。

难忘记,1997年1月1日,河南省对济源开始实行省直管体制,济源实现从扩权县(市)到省直管的里程碑式变革。扁平化的管理体制,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济源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无穷能量。

20年用心耕耘,20年厚积薄发,济源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嬗变。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复函河南省,支持济源市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全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济源走过的每一步,不仅仅是为自己走得更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蹚出一条路子”,担当起“试验田”“先行区”的使命。

船小好调头,船大顶风浪。

济源,这座河南省面积最小、年纪最轻的省辖市,这座血脉里流淌着改革基因的城市,发挥“一竿子插到底”的体制优势,扮演“第一个吃螃蟹者”的角色,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留下了一串串改革创新的烙印。

从1985年提出“济源要翻番,必须抓住山”,到1987年组织人员到四川、山东考察,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从1990年组织人员到广州、北京、深圳开阔眼界,到1993年确立“创百亿、争百强”目标;从1999年到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学习对标,到21世纪初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战略;从2014年加快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到现在确定“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战略路径……

济源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历程,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之路,是一条“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创新之路。

在这条路上,济源发展的视野更加宽广,改革创新的深度持续推进。

数字最具说服力——

1978年到2017年,济源生产总值由近3.8亿元增加到612.5亿元,增长160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95.75元增加到16939元,增长近176倍。1978年济源职工人均工资614元,而到了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698元。济源建成区面积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十二五”末扩大到55.07平方公里,增长10倍多。

变化最有发言权——

改革开放初期“一条街,俩岗楼”的城市印象,已被“二环十纵十一横”的城市路网格局所替代,市住建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市区内高层楼宇有230栋左右;

城乡二元化发展的鸿沟加速填平,按城市标准来建设集镇,按美丽宜居的标准来建设乡村,2017年济源城镇化率达61.05%,位居全省第一;

济源先后承担起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全域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20多项国家、省级试点……

一个个“试点”,一次次“率先”,探索出一个个“济源样本”,成为这座城市鲜明的标签。

在愚公故里,古老的土地因改革而丰盈,蔚蓝的天空因开放而无垠。

点亮梦想 在实干中创造奇迹

40年前,人们可能难以想象,会有一种怎样的力量,让这座城市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愚公儿女的生活会有今天这样幸福的模样!

2018年10月2日晚上9点多,王屋镇愚公村农家乐老板赵华伟安顿20多位游客住下,忙里偷闲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今夜秋高月明,顾客满棚,虫儿吟唱,宾朋欢畅,美丽的王屋又一次敞开胸怀,欢迎四方友人的到来!”

“小时候去一趟城里不容易,路不好,也没车,那时就想着,啥时候下山能有条好路,进城就方便了。”赵华伟感慨,没想到现在高速公路通到王屋山,不仅山里人出去方便,还吸引了城里人来旅游,老百姓也跟着赚钱了。

在济源,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像赵华伟一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了自己曾经认为奢侈的梦想。

曾经,群众出行难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如今镇镇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一条条开放之路,打通了一条条农村连接城市、济源连接世界的道路;

曾经,山区群众用水是“先洗脸、再洗米、再洗菜、再洗衣、再饮牛”,而随着2003年济源山岭区饮水解困目标实现,济源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用上自来水;

曾经,上学难、上学贵是老百姓的“心病”,如今济源在全省率先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率先全面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学费;

曾经,济源人羡慕大城市的公园,渴望有好的休闲、锻炼、娱乐场所,如今济源市民出门不到500米就有绿地、游园,实现城乡全域园林化,到“十二五”末,济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8平方米;

曾经,济源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南方打工,如今随着产业集聚(开发)区的建设、产城融合加快推进,有9万多名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曾经,农村人羡慕城里人家里的电话、成功人士手中的“大哥大”,如今智能手机、移动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微信、支付宝让老百姓的生活、消费更加便捷;

……

一个个梦想实现的背后,是愚公儿女迎难而上、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

奋斗的足迹铺就成长的阶梯。特别是近几年,济源人民持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对标先进地区,拉高发展标杆,跻身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踏上建设又富又美济源的新征程。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创新实干,济源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项国家级荣誉,让愚公家乡递给世界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富含金量。

“济源没经验,靠的就是干。”一座敢于创造梦想的城市,一座勇于追逐梦想的城市,一座善于实现梦想的城市,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更多奇迹。

启航未来 高质量发展勇先行

国庆假期,世纪广场东入口,一棵高大的园艺树雕连接着七色的彩虹桥花雕,一位“小姑娘”拿着刷子在“彩虹”上写下七个字——“愿绿色铺满大地”。巧妙的创意、绿色的祝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拍照。

“绿色发展理念,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10月3日,带孩子来广场游玩的市民张娜娜说,真心希望绿色铺满济源,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宜居。

绿色是济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签。

今年省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居全省第一,其中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

站在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新起点上审视济源:山区丘陵面积占八成,资源环境受约束;拼“硬资源”,济源优势较小;比“软环境”,济源大有可为。

基于此,济源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作为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先手棋”。目前,我市已取消43个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项目,清理无谓证明事项104个,对403个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流程再造。

“过去办理不动产登记比较麻烦,得楼上楼下来回跑。现在合并窗口办公、流水线作业,手续办理现场搞定。”近日,在市民之家办手续的东方国际花园工作人员李杰为办事效率提升点赞。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来的是企业减负增效益、百姓办事添便利、高质量发展生动力。

工业是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上,济源重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工业转型发展,以重点产业攻坚带动工业转型发展,以有效投资支撑工业转型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1至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已到了集中总攻的关键时刻。在打好产业扶贫、创业就业、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大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归零“五大行动”等工作的基础上,我市聚焦精准、集中发力,立志高标准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功泽千秋的德政工程。今年9月底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高标准推进环境治理的路径——打赢蓝天保卫战,打赢碧水保卫战,打赢净土保卫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济源城市发展的真正底色。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省委书记王国生到我市调研时对我市寄予厚望,要求我市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立足自身特点打好“四张牌”,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牢记各级领导的殷殷嘱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路径,以实干建设又富又美济源。

改革开放40年,济源在更广阔的视野找到了更加清晰的“成长坐标”;改革开放再出发,一场奋力实现“中国梦”“中原更加出彩,济源要出重彩”的生动实践,正在愚公故里精彩上演!

编者手记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只有蓦然回首,才能深刻体会它的波澜壮阔。

改革开放40年,济源发展路上的每一步跨越,都回响着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足音;愚公儿女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凝结着务实重干、创新创造的结晶。

进入新时代,面临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历史使命,面临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愚公家乡迎来又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我们一个都不能错过,一刻都不能耽搁。

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全市上下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把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基本动力,走好具有济源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志存高远,也需脚踏实地;豪情万丈,更需务实前行。新的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梦想同在,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投身建设又富又美济源的大潮,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济源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