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改革开放纪事·济源第一丨小浪底首批移民印象

2018-09-13 18:2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40载。作为济源网记者,我们在搜索,40年来,济源都发生了哪些值得回味的故事?有哪些司空见惯又不曾留意的当下?改革开放又给济源留下了哪些印记?我们不想让时光把记忆都匆匆带走,于是,就从20多年前勇敢搬迁的第一批移民说起,希望能讲述一段真实而不曾记录的故事,并期待您的关注。

9月11日一早,天刚放亮,轵城镇良安新村被知了声唤醒。朝阳透过树梢,洒在整洁的道路上。

畅通的二环路,把良安新村一下子揽在城区的怀抱里,如今人们的生活与城市没什么两样。

晨练的村民,从世纪广场跑了回来。迎着晨曦,村里的妇女们集中在文化广场,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整个村庄活跃起来,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作为小浪底库区第一批移民,良安新村的人们因为搬迁,走向了幸福路,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于济源市来说,库区移民属于改革开放40年来值得纪念的一笔;而对于移民村里的人们来说,生活的改变才是40年来最值得回味与记忆的!

“不是移民搬迁,这辈子都进不了城”

济源注定与小浪底枢纽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拥有着88%的工程和近4万移民。

1996年,为支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我市第一批13个移民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区,整体搬迁。

1996年8月28日一早,下冶乡牛湾村13户移民收拾停当,离开祖居的地方,率先搬迁。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新家住址——位于思礼乡北姚村安置区。全市围堰区移民搬迁的序幕由此拉开。

下冶乡为牛湾村首批移民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曾经的牛湾村,位于黄河三峡八里胡同出口处,属于小浪底库区最早淹没区。

牛湾新村81岁的老人牛思龙梦中都还记得老家样子:“我们原来的村子,出门就是黄河,居的都是窑洞。”

那时,牛思龙靠上山砍荆条编箩筐,维持全家人生计。每天早上带上一块馍,跑十多里山路去砍荆条,背回来之后,连夜编成细密结实的箩筐。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要背着箩筐,坐船到河对岸的洛阳市新安县,卖给当地煤矿。“两个筐能卖六七块钱,买上油盐酱醋,够全家人吃一阵子。

老人并没有因为日复一日的劳累而被压弯了腰,而今依然精神矍铄。令老人想不到的是,这辈子还能搬出大山。“如果不是移民搬迁,这辈子恐怕都进不了城。”牛思龙始终这样认为。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牛湾新村党支部书记牛建伟拿出珍藏多年的相册,让图“说话”!

他指着光秃秃山岭上一个个黑点说,“这是我们住过的窑洞”,他甚至还记得哪家条件最艰苦,谁家的大门是用柳条和荆条编的。

“当年全村人靠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出行,到新安要比到济源还方便。”虽守着黄河水,但是土地十年九旱,家家户户“靠天收”。贫穷,成为令许多人难以下咽的苦事。

因为贫穷,山路闭塞,看病更成了一件难事。

牛建伟一位邻家爷爷,因为肚子胀痛,难以忍受,家里穷加上路又远,老人最后竟用剪刀捅进自己肚子,想一死了之。

老人的女儿回家一看,扑到在父亲身上,嚎啕大哭。没想到,老人说了一句,“我还没死呢,哭啥。”最后,老人还是走了。

困难的生活,难以治愈的不仅仅是老人的病痛。搬迁是一条脱离贫穷的捷径。

牛思龙还记得搬迁那天的情景……

一大早,人们把所有的家当装上车。许多人还拍了照片,口袋里装把故乡的泥土。他们知道,将来这个地方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9月11日,在牛思龙家小院,面对济源网记者,他颇有些感慨,“过去哪会想到会有今天的日子,吃穿不愁,出门啥都能买到,方便得很。”

尽管牛思龙老伴因为脑梗卧床七八年,平时全靠他一人照料,但是他并没有过多忧愁。“儿女们定期带母亲去医院复检,现在有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能报销。”

移民22年来,牛思龙一家的住房条件也实现了“升级跳”,从山区的土窑洞,到搬迁后的新楼房,再到儿女们在市区购买的小区房。“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牛思龙脸上露出快意的笑容。

“名字虽一字之差,变化却天壤之别”

王金玉的家,就在牛湾新村第一排。

黄墙青瓦,错落有致,风格迥异,美观大方。门前都修建了花坛,种上四季青、月季、桂花树等苗木,将门前点缀的风景如画,葡萄藤从墙角伸出头来,小院处处充满着生机。

王金玉难以忘记,20多年前,身为灵宝姑娘的她,第一次随复员的丈夫回到牛湾村。第一次沿着山间羊肠小道走了半天,才来到了挂在半山腰婆婆家住的窑洞。

当时,王金玉并没有觉得生活有什么不便,更没有觉得别人想像的那么苦。

但是,“结婚后生娃,娘家人第一次来看我,笑称这里的路是‘猴’路。”令王金玉没有想到的是,最后送娘家人离开时,母亲和姐姐一直抹眼泪,她们没有想到金玉竟然住在这样的“穷山窝”,“这可怎么过呀!

说到这儿,王金玉不禁笑了起来,“那时候,娘家人觉得我是憨闺女,以后有的罪受。”

后来丈夫转业到矿上去上班,全家人搬出了牛湾,住上了平房。再到后来全家搬迁下来,家里盖起了两层楼房。

王金玉清晰记得,当年自己出嫁时只有一张像样的桌子。今年二儿子结婚时,新房装饰一新,室内还铺上地毯。

济源网记者走进王金玉二儿子婚房,室内装修高端大气、布局美观,各种高档电器一应俱全,一点儿不比城里差。

王金玉和小孙子

如今,王金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二儿子在市区创业,开了一家理发店,儿媳妇则从事美容行业,白天去上班,晚上回村住。王金玉平时在家里照看孙子,打理家务。一家人生活得甜甜蜜蜜,其乐融融。

“现在娘家怎么看?”陪同采访的牛建伟插话道。

“现在娘家人来了,高兴还来不及哩!”王金玉满脸幸福地说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牛湾人搬迁下来以后,靠着勤劳,收入年年攀升。据了解,1988年,牛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7元,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近2万元。从牛湾村到牛湾新村,牛湾人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新。搬迁以来,牛湾新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等荣誉称号。

“从山上到山下,我们村庄的名字虽只有一字之差,发生的变化却有着天壤之别。”牛建伟言谈中洋溢着幸福。

良安村旧貌

“勤劳能干,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

良安村,曾是大峪镇一个交通闭塞、偏僻落后的小山庄,距离济源市区五六十公里,来回要一天时间。

作为第一批移民新村,如今的良安新村位于轵城镇,是距离济源市区只有3公里,二环路地从村庄穿过。村民每天散步可以到市中心的世纪广场,搬迁20多年来,良安新村的人们已经到融入城市生活圈。

作为村里第一代移民,李小对在村委干了20多年工作,由于娘家婆家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比较艰苦。山上时,李小对和丈夫东借西借,凑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到山上村庄叫卖蔬菜、化肥,可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原来住山上,开着三轮车到市区去拉化肥,一路上,山路水路土路走个遍。”李小对记得真真的。

搬迁下来后,夫妻俩干起了养殖场,养猪、养牛,丈夫农闲时还外出打工。“刚下山时打工每天15块钱,现在一天200多元呢。”

“山里人朴实,没有懒汉。”良安新村村委会主任杨团自豪地说, “只要勤劳能干,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

良安新村社区饮水站

良安新村年轻村民创业,中年人外出务工,妇女们也忙着做手工挣钱。

据统计,2005年,良安新村只有4辆面包车,2012年,村里达到150辆小汽车,如今,全村360户村民,共拥有260辆私家车。

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做保障,良安新村生活一天一个样,家家盖起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天然气。

搬下山来,离城不仅近了,生活和医疗条件更好了,人的寿命也长了。

说起70多岁的公公, 李小对难过又高兴。老人连续两年突发心肌梗塞,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好在自家有车。李小对丈夫及时把老人送进市区医院,进行抢救,最后安然无恙。“如果当年在山上的话,恐怕命早就没了。”

山里还有亲戚,李小对每年来往不断。李小对说,虽然他们现在建了新房子,但收入远不如搬迁下来的村民。

搬迁下来后,李小对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带孩子们回去看看,不忘故乡,让孩子记住老家的位置和方向。

与当年不同的是,曾经居住的大峪河边,如今已是滔滔黄河水,只是乡音未改。(济源网记者 付卫东 何岛 感谢济源市移民安置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