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承留 > 正文

花石村没有“面条田”

2018-07-26 00:00:00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责任编辑:

  7月22日,周日。

  “周六和周日的生意好一些,一般情况下每天能收入两三万块钱。今年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七月前半月,总共赢利了十多万块钱!”周全喜是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他说的收入来自于村里的水上娱乐项目。

  花石村距离济源市中心不过十公里,这个有山有水的村子这几年发展很快,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叫“四季有戏”:春天可以看花,山坡上有近千亩的梅花园;夏季有水上娱乐项目,大人小孩都可以来玩水;夏秋季节有各种水果采摘,可以一饱口福;冬天有滑雪场,游人可以体验北国风情。

  “这些都是大项目,村民是股东,启动的时候说没有阻力是假的,之所以能够落地、挣钱,原因就是村里的基础好。”周全喜说。

  “基础好”的具体体现是:花石村的880亩耕地、1280亩山坡地和50亩水塘都是名副其实的“集体所有”。通俗地说就是:花石村分股不分地、分股不分山,现在村里的资源性资产都在集体名下,没有“面条田”“插花山”。

  52岁的周全喜1993年当上了花石村的党支部书记,干了十年,到2003年辞职了。辞职后他投身商海,开始养土鸡、倒腾土鸡蛋。“2008年换届选举,镇领导动员我回来参选,又一次当上了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说。

  经了几年商,天南地北地跑,现在的周书记和原来的周书记眼界大不相同。

  “花石村要发展、要振兴、要上项目,一家一绺的面条田、一家一块的插花山是拦路虎、绊脚石,流转土地要有一户不同意,啥事也弄不成!”周全喜说,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加上乡亲们对他这个致富能手的信任,2009年,全村的耕地、山坡地等全部参与流转。

  村民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花石村的做法是按人口分粮食。

  村里880亩耕地逐步都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每年要给村集体一定数量的小麦;给钱也行,按当年的小麦价格折算。

  生生死死,每年9月1日是花石村人口统计的节点,年底分粮的时候就按这个节点的统计人口分,去年全村有资格领粮食的是713人。

  “最早的时候,村民每年每人分600斤小麦,后来有所增加,最多的时候每人分700多斤。不要小麦也行,就按当时的小麦价格折算成钱给你。”周全喜说。

  2015年,村里建滑雪场,1万块钱一股,全村一天时间兑了161万,后来镇上又奖励村里了15万,这15万的股份属于全体村民,人人有份。

  “2016年试营业的滑雪场,总投资300多万,1月9日开业,不到俩月挣了110万,除了还账,第二年一股就分了2000块钱。”周全喜说。

  水上乐园村民兑了98万,周全喜很高兴:“上级对这个项目支持力度很大,凡是上级政府支持我们的钱,都算全体村民的股份。”

  花石村的1280亩山坡地,因为栽上了大面积的梅花,现在也值钱了。

  “原来有老板来租我们的山坡,一亩地一年给50块钱,大家觉得太便宜了,不租;后来在一个教授老乡的指导下,我们种上了梅花,先是300亩,然后是600亩,没想到一种梅花,这山坡地值钱了,价格涨到每亩500元。现在你给多少钱我们也不租了,等我们把这1000亩梅园弄成,大家说了,本身就价值连城!”周全喜说。

  花石村被人承包到期的50亩水塘今年村集体也收回来了,按照专业团队的规划,花石村要形成“一山一水一条街”的新农村格局,并且要上一个“医、养、康”项目,让花石村村民和愿意来花石村生活的城里人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花石村全面振兴快速推进的经验是:耕地、山坡地等资源性资产回归了集体所有这个本源。(记者宋朝)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