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全市26家单位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承诺书

2018-04-28 00:00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市城乡规划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城乡规划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严格依法行政,推进阳光规划。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维护城乡规划的公平正义。

  二、发挥规划引领,打造精品项目。聘请城乡规划顾问参与指导城乡规划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定期召开局业务办公会议、市规委会(专家评审会),及时对申报的各类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完成《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修订工作,提高规划方案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审批效能,深化规划服务。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项目审批措施创新和审批程序优化,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妥”。落实一口进出、限时办结、业务会商、跟踪督办、书面答复等制度,全面推行容缺审批、项目代办制度,为省、市重点项目和重大社会民生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畅通互动沟通渠道,推动公众参与多样化、常态化。强化建设项目批后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四、强化廉洁自律,切实转变作风。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机关效能持续提升,构建好“亲”“清”的政商关系。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833823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严格落实“放管服”要求,所有法定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备案)项目一律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所有承办行政许可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在本局网站上公布。一次受理,一次办妥。

  二、深化涉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主动与投资主体对接,提前介入,主动积极地做好项目前期指导工作,对办理安全行政许可前置审批的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到位,并及时办结。

  三、依法履职尽责,强化执法监管。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执法公示与备案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对群众举报或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查处。

  四、优化宣教培训,营造安全氛围。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定期在主流媒体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和事故警示片。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活动,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及时上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五、严肃廉政纪律,树立队伍形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严禁以权谋私,严禁接受监管对象的吃、请、送,做到服务文明、办事高效、监管务实、执法公正。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878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主动担责,当好改革的“规划师”。主动担当,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划接轨、切合济源实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径,及时调校改革举措,为加快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撑。

  二、忠实履职,当好改革的“生力军”。聚焦主业,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行政审批局量身打造一套“谁都能审批”的标准化审批运行机制,搭建简、便、快、畅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企业和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搭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中介服务。坚持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实行网上监测、痕迹管理,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极简极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支撑。

  三、公正评价,当好改革的“裁判员”。勇于担责,会同第三方机构加强对各项改革举措执行情况的专业评估、跟踪问效,切实发挥企业“用户体验”这个第三方平台的作用,充分运用评价评估结果,倒逼各相关部门认真谋划推进“X”项改革举措,为加快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提供动力支撑。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11905




市财政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财政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是深入贯彻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增强财政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共建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有关停征、减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严格落实各类减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开展涉企保证金清理,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的透明度。

  三是深化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统筹整合涉企资金,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基金作用,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落实中小企业应急互助金、土地周转金、助保金和信贷风险补偿金等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是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公布业务事项办理流程,加快资金审核拨付速度。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兑现招商引资、税收等涉企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维护政府信誉。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财政支持政策,主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9280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强化督查落实,提升工作效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督查落实就是抓营商环境,抓营商环境首先要抓督查落实。全局上下将聚焦全市工作重心,督促各相关单位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事项的贯彻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凝神聚力,扎实工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推进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快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强化问题导向,助力矛盾化解。聚焦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对重点项目周例会推进中遇到的矛盾难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挂账督办、督查调研和协调化解,注重明察暗访和回访复核,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三、强化通报考核,勇于动真碰硬。坚持原则,敢唱黑脸,制订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方案,定期督查通报和媒体曝光,对典型案例按程序实施移交问责。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增加考核比重和分值,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836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是抓好运行调度,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强化经济运行分析、预警和应急、应对工作。强化生产要素和资金保障协调。强化项目建设力度,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协调各部门严厉打击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类违法行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企业服务,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启动“2018年企业服务年”活动,以降本增效优化环境为核心,在激发创新活力、内生动力上下功夫。着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成长壮大、创新平台培育三大工程,深入开展“四有”中小企业脱困、“双百”助力企业、“四项对接”三大行动,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要素保障、减轻企业负担三项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为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用好“企业服务110”系统,打造“互联网+服务”模式,快速高效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实施“企业宁静日”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623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是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服务。坚持重大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设立项目投诉电话,开展“企业宁静日”活动。加强项目代办员培训,为项目单位提供“专家+管家”精准服务。

  二是实施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依托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规范审批事项、消减审批材料、再造审批流程,建立“一窗受理、容缺办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逐步将一般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由180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

  三是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公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清单之外无收费。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群众关心、涉及面广的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出台《济源市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审批制度的有效融合,简化审批手续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五是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全覆盖的信用联合奖惩和守信激励机制,实施守信失信“红黑榜”管理,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营造政府诚信、企业守信、社会崇信的透明化营商环境。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835909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提高办事效率承诺。把权限内医疗机构登记由法定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承诺的30个工作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减为承诺的7个工作日,医疗机构校验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缩减为承诺的20个工作日(含现场勘察)。

  二、提升服务质量承诺。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做到热情接待、文明礼貌、微笑服务,规范引导服务对象有序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不属于工作范畴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力求群众理解满意。

  三、放开社会资本举办个体诊所承诺。按照国家政策放开社会资本举办个体诊所数量和距离的限制,符合条件的随时按程序审批。

  四、提前介入服务承诺。对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凡属市卫生计生委业务范围内的,经当事人申请,我委均可指派专业人员提前介入指导,提供全程咨询、跟踪服务。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866




市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强化用地报批,努力做好用地保障。优化工作模式、压缩办结时限、加快用地预审和审批,凡符合条件的用地预审办件,办结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除线性单选址项目外,批次用地审查报批办结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切实提升项目落地速度。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开展“送服务下基层”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讲解、现场指导、送证上门等服务。不动产登记实行“一窗统一受理、后台并联登记、档案分类管理”模式,开通不动产登记、抵押绿色通道。

  三、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竭力为企业减负降压。将企业项目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鼓励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对列入我市重点支持的产业用地(不含房地产业),均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使用土地;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并给予优惠。

  四、规范矿业权市场,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认真协调解决矿业权人提出的合法诉求。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12552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简化放宽登记条件,促进企业登记便利化。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核准模式。放宽经营范围用语表述,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为企业核定经营范围。简化住所(经营场所)材料要求,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积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二、创新登记方式,提高注册登记效率。加快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5月1日起,推行企业容缺受理制度和企业、个体工商户“口述申请”简易登记模式,对一般和不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只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实现“一个工作日办结”。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建立协同监管、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主体实行全方位限制和禁入。严格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为企业营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12018




市环境保护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环境保护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落实改革任务,营造最优审批环境。优化“放管服”审批改革工作流程,完善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送审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送审后5个工作日内办结(公告、公示时间除外)。依据权力清单,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搭建“最多跑一次”服务平台,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平台上办理。

  二、加强体系建设,营造最优执法环境。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强化“一长三员”制度落实,全面提升我市的环境安全水平。在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等领域推行社会化服务,提升环境执法专业化水平。建立依法行政监督考评机制,做到环境执法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评价,确保公平、公正执法。

  三、改进工作作风,营造最优投资环境。严查“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等行为,对群众反映和检查发现的懒政怠政问题,坚决做到“三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违规不处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责”的工作理念,营造忠诚、担当、干净的投资环境。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361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民政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进一步放宽养老行业准入条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对所有投资者实施同等扶持政策。鼓励市外(含境外)投资者在我市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并与市内投资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不得以任何名目加以限制。

  二、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采取“以奖代补”“多建多补”等措施,有效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合资合作、政府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简化优化社会组织相关审批手续。放宽社会组织登记条件,减少社会组织审批环节,加快审批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枚印章管理、一站到底服务、一个证件盖全的“四个一”服务。理顺社会组织体制机制,重视事中和事后监督,完善第三方等级评估体系,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平等对待各类组织,着力优化环境,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63328




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优化行政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建立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推进审批服务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让群众少跑路。保证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时限内办结。

  二、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指导宗教界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民族宗教领域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级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事中事后监管,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风俗习惯和合法权益,促进全市清真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筑牢机关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决做到“四个服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机关党员干部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以创新的举措、高质量的标准和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敬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085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进一步全面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清理和动态调整行政职权事项,规范完善权力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许可审批程序。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硬起手腕,重拳打击各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净化营商环境。

  二、创新监管与服务方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在监管中强化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强化指导服务,引导食品药品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规律,调整产品结构,注重品牌建设。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食品药品产业提供法规、政策、技术、市场等决策咨询服务,为企业投资建厂、检验检测、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等提供专业服务。坚持转型与提升并重,及时把握最新投资趋势,提高食品药品产业招商项目的对接率和成功率,在产业转型和质量提升上有新突破,推动我市食品药品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实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积极参与到“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活动中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纳入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责任追究范围,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建立警示通报和约谈制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12331




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市金融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做好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有关工作,制定具体措施,优化金融服务,强化银企对接,积极开展多元化对接、座谈、培训,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制定出台《济源市推进企业上市及并购重组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加强对上市企业及资本市场融资后备企业辅导,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三、持续优化金融生态,防控金融风险,加大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重点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629




市商务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商务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依法推进商务工作,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方针政策,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办件,简化审批流程。

  二、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行并联审批。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100%网上审批、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对审批事项实施动态管理。依托虎岭、玉川招商服务中心为企业无偿代办行政审批手续。

  三、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等事项实行“三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四、优化招商服务机制,提升招商实效。实行市领导分包招商大项目制度,完善招商引资相关机制,提升从谋划、洽谈、签约到开工、投产一条龙服务质量。推行“两不接触”高效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贴心式服务。

  五、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商务稽查工作,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等经营行为,持续打击黑加油站,规范典当、拍卖等行业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贯彻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市场监测。

  六、畅通企业投诉渠道,跟踪落实督导。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企业诉求,定期召开座谈会,收集汇总企业对我市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对投诉案件进行跟踪督导。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102




市司法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司法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为全社会打造贴身的公共法律服务。整合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服务职能,建立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服务机制,为社会提供专业化、针对性、一站式、便捷化、零距离法律服务。

  二、突出重点,强化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委会建设,全力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环境稳定;建立律师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组织律师积极参与征地、拆迁等项目建设法律服务工作和涉访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深化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创新,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确保应援尽援;扩大对新型产业、中小微企业的法律援助工作探索,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办理流程,增强法律援助社会效果。

  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组建以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为主的以案释法专家团队,通过个案加大以案释法普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诚信经营法治环境。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772




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教育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紧盯“中国制造2025”,做大做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努力为本地企业发展输送更多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各职业院校不断创新育人理念,积极对接当地产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做优机械、冶金、旅游等品牌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养老家政、物流等专业,促进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人才支持,挖掘社会服务新潜力;开拓多样化培训,激发社会服务新动力;提高技术支持能力,增强社会服务新活力。

  四、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就业创业和职业转移能力,加大各级各类社会培训,

  为企业和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13189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优化服务质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依托市镇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三进驻,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延伸下沉,以“八统一、八公开”为标准,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加快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打造“最多跑一次”人社服务。

  二、强化人才支撑。围绕企业发展需要提供人才信息对接,着力构建“综合招聘会成效化、特色招聘会专业化、大型招聘会常态化”的招聘服务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企业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聘、就业社保、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三、依法维权执法。坚持执法、维权、服务三位一体原则,推动劳动保障一体执法,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和民企矛盾,切实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干部职工作风效能和专业化建设,严格落实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领域助企惠民政策,从严督查落实成效,严肃查处问责。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12333




市地方税务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地方税务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牢记“聚财为国 收税为民”的使命,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理念,着力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征纳关系。

  二、持续改进税收执法。进一步规范税收行政执法行为,履行税收执法程序,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

  三、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纳税人的政策需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纳税人全面享受政策红利。

  四、积极落实服务规范。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按规定执行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五、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设置7×24小时办税终端,逐步推广电子税务局、手机APP等网上办税服务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039813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强化合法性审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依法严把文件入口关,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管理,以良好的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和协调工作,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增强行政管理能力。

  三、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营造振兴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简化复议申请手续,依法、高效、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四、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为重点内容开展业务培训,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成绩档案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我市行政执法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212




市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国家税务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提高认识,抓好落实。认真宣传贯彻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动员全系统人员切实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上升到讲政治高度,把这作为今年的一项大事来抓。

    二、制定措施,扎实实施。根据省国税局和济源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济源市国家税务局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明确措施,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三、突出重点,促进提升。加强需求管理,查找、改进纳税人办税中的堵点、难点,深入落实“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国地税业务“一厅通办”以及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发票邮寄等措施。深入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规范税收执法,强化廉政建设,推进服务质效提升。

    四、强化激励,严肃问责。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表彰做出积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鼓励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创新,大力营造竞相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对影响全市和我局评价结果的,将对相关单位班子成员进行集体约谈,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919128




市交通运输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交通运输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最佳营商环境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加快济阳、济洛西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卫柿线、邵吉线、南太行旅游公路等干线公路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好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前期工作,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实现营商环境“货畅其流”“人便于行”。

  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最佳营商环境打造“最优服务效能”。严格按要求精简审批项目,所有项目审批时限压

  缩调整至7个工作日。加大货运企业管理,想方设法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企业降本增收。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坚持交通项目“绿色通道”审批、送证上门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坚持依法行政,为最佳营商环境打造“最好法治保障”。继续深化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超限载治理,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素质,避免多头执法为企业增负担。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严格客货运输企业诚信红黑榜管理,全面营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坚持规范服务,为最佳营商环境打造“最亲政商关系”。坚持服务至上,用心为企。根据需求开通企业“定制公交”“预约公交”,方便员工乘车。坚持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强化日常管理,坚决避免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懒政怠政问题发生,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301




市科学技术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科学技术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好市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依托引才聚才平台,借助我市“智汇济源”引才工程,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高技能创新人才来济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合作和就业创业。

  二、积极构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格局。发扬“跑争拼抢”精神,积极对接科技部、科技厅等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科技项目落地我市;有效发挥三省五市关联性、互补性强的优势,集聚产业、科技和人力资源,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自主创新的完整板块。

  三、强化科技服务,实现职能转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下沉工作重心,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转型攻坚提供有效支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年”新品牌。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850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强化服务意识,拉近质企距离。树立“依法行政、服务至上”工作理念,勇于担责,主动作为,优化服务手段,强化服务举措,积极主动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

  二、推进简政放权,提升服务质效。全面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办证程序,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全面推行申报材料“一单一书一照一报告”,大力推行网上办理,实现“一企一证”。

  三、强化质量提升,优化质量环境。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标准引领,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市)长质量奖,引导特色优势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提升“济源制造”品牌价值,打造“济源标准”高地。

  四、依托技术优势,全面深化服务。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向社会开放,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产品研发、质量诊断、试验验证等活动提供支持。

  五、推行服务型执法,注重宽严并济。对于非故意性的轻微质量违法行为,主要以教育批评、帮助整改为主,免予行政处罚。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六、注重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对影响和破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13928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社会各界郑重公开承诺:

  一、大力推行最简审批。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尺,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互联网+”模式,大力开展“提前办、上门办、网上办”服务,创新审批模式,简化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时限,推进审批提速提效,做到城市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即时办结。手续齐全、资料完善的审批事项3—5个工作日办结,需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的审批事项7个工作日完结。

  二、全面提供最优服务。从领导班子做起,从党员干部做起,积极开展“干部到工地”“服务进企业”活动。在项目审批中提前介入、上门指导、靠前服务,当好“服务员”,打好“服务牌”。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对工作不履责、不尽责、不负责,损害营商环境、损害住建形象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三、积极营造最佳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抢抓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重点加快老城区建设改造提质,强力推进水、气、暖、路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整治、城市市容市貌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打造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以上承诺,坚决履行,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391—663363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