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江:政府帮俺找销路,脱贫致富不用愁
关注济源手机网
李海江骑车巡山
1月16日上午,冬日的阳光照在承留镇南山上,一阵寒风吹过,树枝上残留的积雪随风飘落。在该镇大沟河村一条山路上,村民李海江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巡山。作为一名护林员,他主要负责大沟河村周边林木的安全。由于一些背阴道路上的积雪还未融化,李海江小心驾驶摩托车,以防因为道路湿滑而摔倒。
见到济源晨报记者后,李海江很高兴地说:“护林员的工作非常适合我,一年只上6个月班,上班每月可领2000多元,关键是能够照顾家里,这样工作、照顾家里基本两不耽误。而且俺家的西瓜、蜂蜜都由驻村帮扶人员帮着销售,我家在2016年就脱贫了。”
12时许,李海江抽空回了一趟家。家里新建的房屋前摆放着几箱土蜂,李海江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查看蜜蜂长势。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香味,他的妻子正在炸芝麻叶,金黄焦脆的油炸芝麻叶很是诱人。
据介绍,驻村帮扶人员通过为李海江申请危房改造项目,使他们家终于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明亮舒适的新房子。住房问题解决后,村干部见到李海江便开玩笑说:“海江,以后再下雨,就不用着急着通知你们家转移了。”原来,李海江之前所住的土房是20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年久失修已经成危房,每遇到下大雨天气,村干部就会跑去通知他们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谈起几年前的生活,李海江的神情变得严肃。前几年,由于妻子有精神疾病需治疗,加上孩子上学,他没办法外出打工,全家人只能靠两亩多的人口地过活。眼瞅着别人住新房、开小车,李海江很想改变当时的窘况,却又无能为力。
大沟河村位于承留镇南部深山区,全村耕地500余亩,林地面积7000多亩,有5个居民组19个自然村,且居民居住分散。我市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民族宗教委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坚持因村施策、一户一策的帮扶思路,抓党建强基础、出实招解民困、上产业促增收,短短一年时间就帮助6户贫困户19人摘掉了贫困帽。
市民宗委驻村帮扶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海江家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驻村帮扶人员的积极协调下,李海江于2015年年底成为当地一名护林员。这让他鼓起了生活的信心。
信心满满的李海江开始寻思干些事情。去年,他和妻子决定承包乡亲两亩多地用来发展西瓜种植。驻村帮扶人员得知此事后,便多次来到李海江家出主意,还承诺西瓜成熟后负责解决销售问题。驻村帮扶人员的暖心话语,让李海江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看着西瓜苗一天天茁壮成长,李海江打心眼里高兴。他又种了一亩地的萝卜,闲暇时还养了十来箱蜂。到了西瓜成熟季节,驻村帮扶人员积极帮忙联系买家,短短几天就卖了6000多元。在2016年,李海江家的土蜂蜜同样在驻村帮扶人员的帮助下销售到了郑州。
近两年,在市民宗委的帮扶协调下,大沟河村先后争取各级资金400余万元,新扩建道路4公里,修旅游通道7公里,新修坝系工程2座,新修饮水工程1处,铺设饮水管道3000米,发展封山育林100余亩,还建成了村文化舞台等,村内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沟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新珂表示,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全村立足特色引项目,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入股等形式吸引了一些农业企业落户,发展起无籽石榴和富硒葡萄种植、采摘等生态观光农业以及烧烤园、度假村等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有15家农户发展了农家乐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有更多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村里发展越好,对我们就越好。”李海江的看法很朴素,“村发展好了,出名了,人多了,我的西瓜、蜂蜜也就好卖了,乡亲们干啥也都好干了,钱也好挣了。”(记者 郭跃军 文/图)
(原标题:承留镇大沟河村脱贫户李海江:“政府帮俺找销路,脱贫致富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