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老书迷" 李元启:读书笔记是自勉的"好伙伴"
关注济源手机网
原标题:李元启:图书馆里“老书迷”
4月19日一早,李元启匆匆吃完早餐,就来到市图书馆读书。“老李,这么早就过来了……”图书管理员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66岁的李元启是五龙口镇马村人,现住在济水街道东园居委会,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退休工人。“现在的年轻人都用手机看新闻,可我们老年人还是喜欢读报,了解一些政策、时事。”李元启乐呵呵说道。
难忘“借阅史”
“我从小喜欢读书,但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只好向别人借阅。有时候为借一本书,我自愿替人家干活。等人家看完了,我再借回去日夜苦读。”谈及阅读经历,李元启说,最难忘的还是“泡”废品堆寻找旧书的经历,经常被废品收购员到处撵,像捉迷藏一样。“后来我主动与收购员套近乎,每天帮人家整理废品,一边整理一边寻找可读的书。后来,我们成了朋友,看书也就方便多了。”说这话时,李元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元启介绍,他1971年退伍回乡后,每天一下班,就去图书馆里阅读、借书,那时候最喜欢读《三字经》《论语》《青春之歌》。“在我的记忆中,市图书馆经历了三次搬迁,无论搬到什么地方,我都是忠实的读者。”李元启说,他不仅是一名忠实的读者,被人戏称为图书馆里的“上班族”。如今,市图书馆不仅提供免费借阅服务,还为读者提供老花镜、茶水等,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汲取“营养液”
谈及阅读的感悟,李元启告诉记者,他虽然涉猎广泛,但也有所侧重。哪些书籍需要深读?哪些书籍需要浏览?李元启认为,不一定每一本书都精读,只要找到精髓部分深读就行。有些书他不仅要深读精读,还会将重要章节和片段背会。
阅读给李元启带来的最大感触是,阅读可以调节心性,增长知识,明白事理,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增加了生活乐趣,还促进了身心健康。若真正融入读书之中,一切烦恼便会烟消云散。
写出“读后感”
在李元启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一摞摞手抄笔记。他告诉记者,这都是多年来的读书笔记,是他自勉的“好伙伴”、自我提升的资料。
“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很享受。我在阅读中,每当看到一些精彩片段、名言警句,都会认真地摘抄下来。”李元启一脸满足地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李元启的随身装备里,有一个笔记本和一支水笔。他告诉记者,他现在不仅记读书笔记,还试着将对生活、人生的感悟写成诗词。“山势巍峨俊俏,鸣鸟谷间音绕……”记者随手翻开一本笔记,一首《如梦令·妙笔丹青》作品映入眼帘。李元启说,在长期阅读名家作品时,他深受启发,就试着写一些作品,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怀。
“儿女们都很孝顺,什么都不让我干,我就只管看书。”在李元启看来,阅读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佩佩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