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承留 > 正文

承留镇:真心服务换来和谐拆迁样本

2017-02-23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2002年,因小浪底工程建设,大峪镇西平村搬迁至承留镇南勋村,成为西平新村。时隔8年,西平新村又因金利金铅公司扩建工程,搬迁至滨湖花园小区,但由于诸多因素,拆迁工作未能顺利开展。2016年9月,承留镇政府及西平新村三委班子组织第四次拆迁工作,成立拆迁指挥部,详细了解百姓需求,逐条解决百姓顾虑,实现了既定目标。
    2月21日,记者来到西平新村,感受承留镇以真心服务换来的和谐拆迁样本。
    和谐——贯穿整个拆迁工作的主线
    “如果您有意见,请向我敞开心扉;如果您有难处,请拨打我的电话。”这是承留镇拆迁工作人员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拆迁伊始,承留镇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工作理念,对服务拆迁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整个拆迁过程中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镇村干部走街串巷,把政策带给千家万户,把拆迁的意义讲给广大群众,并深入排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使群众利益得到合情、合理、合法保护。“搬迁时,镇里帮我们改造车库,安装推拉门,通了天然气和自来水,等等。”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一些村民们被拆迁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所感动,帮助他们做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
    为拆迁居民服务,成为贯穿整个拆迁工作的主线。
    保障——闪烁在拆迁工作中的灯盏
    “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再难,也要把群众安置好!”这是全体拆迁人员的心声,也体现了各级领导爱民之心。
    在拆迁工作中,承留镇坚持依法有偿、协商自愿、公平合理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惠民保障政策。
    镇里根据西平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房屋安置和货币补偿方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了拆迁户尽早签约搬迁协议的积极性。“镇里不仅出台了合理的补偿方案,还为村民就近划拨了菜地。特别是留出了一块占地6亩的公坟,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砂石路,很得民心。这一方案出台后,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拆迁,村民们也当场签了字。”村民王济杰告诉记者。
    这些服务于民、让利于民的保障机制,宛如一盏盏明灯,温暖着群众的心,大大推进了整体拆迁工作的进程。
    公正——平衡在拆迁工作中的天平
    “整个拆迁过程,要让群众参与、了解和监督,实现阳光操作,公开、公正,是实现和谐拆迁的一项重要保证。”这是承留镇党委、政府时常强调的一句话。
    拆迁工作开展以来,镇村采取了公开工作程序、公开处理问题、公开接受监督等举措,做到了拆迁补助政策、房屋评估补偿、协议签订进度“三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赢得了群众信任,使征收工作始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推进,并邀请群众代表作为拆迁改造建设监督员参与拆迁工作流程监督,代表居民对后期安置房进行全方位监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疑虑,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支持。“此次拆迁涉及70户村民80座房屋。从1月15日开始拆迁,仅3天时间,就拆迁了30余座房屋。”西平新村村委会主任王天明说。
    和谐的理念、优质的服务、健全的保障、公正的监督,使拆迁工作洋溢着浓浓的和谐气息。在整个拆迁工作中,实现了无一安全事故、无一上访事件、无一矛盾纠纷、无一刑事案件发生的和谐拆迁新局面。
    (张佩佩  党明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