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王屋 > 正文

7235名“巧媳妇” 撑起创业半边天

2016-09-19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自从市里实施‘巧媳妇’工程以来,我和丈夫就在家门口打工,既不耽误农活,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每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9月8日,王屋镇谭庄村留守妇女李小杏告诉记者。
    李小杏口中的“巧媳妇”工程,在我市有42个项目点,以种植、养殖、服装、手工制品、电子商务、农家乐经营为主,解决了4491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问题,每人年收入2万余元。
    王屋镇杨沟村村民邵红玲是“巧媳妇”工程的典型代表。她常年与丈夫在城里打工,留下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儿女在家中。可是,每次离别时,一家老小抱头痛哭的情景,深深刺痛了她的心。难道穷人只有打工这条路?邵红玲暗暗发誓,要从自己做起,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从此,邵红玲一有时间就上网浏览适合山区群众的创业项目,并到周边城市去考察市场。终于,2007年5月,她发现养猪市场比较好,就拿着仅有的900元积蓄,买了一头母猪。由于没钱买饲料,邵红玲每天一早就出去割草,有时甚至需要跑很远。就这样,她苦苦坚持了8个月,一窝10头猪崽儿出生了。看着这些猪崽儿,邵红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经过9年的发展,邵红玲的养殖场年可出栏1000余头生猪,年收入20多万元。“养殖规模扩大了,我不仅帮助村里的留守妇女实现了就业,还得到了市里15万元的政策扶持资金。”邵红玲说。
    全市像邵红玲这样的“巧媳妇”有7235名,她们抢抓政策机遇,在创业路上尽显巾帼风采。市妇联副主席李娅介绍,我市“巧媳妇”工程,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协会+贫困户”“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巧媳妇”小额担保贷款3.4亿元,扶持7235名妇女成功创业;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30多期,培训农村妇女7万余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巧媳妇’工程全覆盖,让我市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都提高收入,愿意就业的劳动力零失业,力争让更多的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业。”谈到“巧媳妇”工程的发展前景,市妇联主席王爱竹充满信心。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牛江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