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驴友团50余人被困神沟深山 济源救援队16个小时后成功救出
关注济源手机网
周口驴友团50余人被困神沟深山济源救援队连夜出发,16个小时后成功救出
济源晨报记者亲身参与,见证救援全过程
□实习生 任浩浩 济源晨报记者 李楠 文/图
10月17日晚10时许,河南户外救援总队济源救援队接到求助:周口驴友团的50余名驴友被困邵原镇神沟村后山,其中两人腿部受伤,失去行走能力,需要救助。
接到求助后,济源救援队副队长“心向阳光”第一时间召集队员“五龙”“半世流离”“珍惜”,前往事发地查看情况。同时,济源晨报记者连夜驱车前往现场。
在救援队员、消防官兵、当地村民等人员的积极帮助下,50余名驴友抵达了安全地带,两名伤员及时得到了治疗。济源晨报记者在现场见证了长达16个小时的救援过程。
凌晨商定施救方案 救援刻不容缓
当济源晨报记者连夜赶到神沟村时,已是10月18日凌晨2点。与救援队会合时,队员们正在与熟悉后山路况的村民根据被困驴友提供的线索推测被困点。
此时,济源救援队副队长“心向阳光”紧皱眉头。“根据被困者提供的线索来看,他们应该处于这片区域,”他指着刚刚手绘的神沟村后山简图道,“还好这些驴友装备齐全,都带有帐篷、食品等野外生存必需品。目前,我们最担心那两个伤员,必须想办法抓紧进山。”
然而,此时户外伸手不见五指,加上山高坡陡,贸然进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协商,队员们一致认为待天亮后进山搜救才是最佳方案。
土生土长的村民老侯同意队员们的想法,神沟村后山很大,道路崎岖、山体陡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而且,救援人员当时并不能确定被困者的具体方位。
当天凌晨六点,济源救援队队长“悍马”从外地赶回。作为总指挥,他在山下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济源晨报记者随副队长“心向阳光”及其他3名队员一起进山救援。
山路行走绝处逢生 两名驴友小腿骨折
都说神沟村后山“险”,救援工作开始后,队员们才明白“险”的真正意义。崎岖的小道碎石遍布、杂草丛生,狭窄到仅容一人通行,且山体垂直而上。凌晨的悬崖峭壁,清冷得让人心生寒意。
队员们不仅要注意脚下的路,还要避开两旁的荆棘和树杈。大家一路上很少休息,仅在赶路时补充点水和干粮。
庆幸的是,救援队员可以通过对讲机与周口驴友团的领队小陈保持联系。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救援队终于在山体上的一块平地与周口驴友团“会师”。驴友们不安的心,这才彻底地放下来。
济源晨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驴友已经收起了帐篷。由于驴友们携带的装备十分齐全,因此并没有挨饿受冻。领队小陈介绍,该团队的50余名驴友于10月17日凌晨2点到达济源,在小沟背露营。休息了半日后,他们于中午从小沟背出发,准备穿越神沟山,不料途中出现了意外:两名驴友不慎滑倒,腿部受伤,疑似小腿骨折,暂时失去了行动能力。
这个时候,天色已暗,原本就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在夜色的掩盖下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加上没有合适的救援工具,两名伤员无法被安全转移。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一块难得的平地“安营扎寨”。
随后,济源晨报记者见到了在帐篷内休息的两名伤者:马先生和李女士。今年55岁的马先生介绍,意外发生前,他已经徒步行走了5个小时,比较疲乏,一时不慎,滑了一跤,倒地后感觉疼痛难忍。李女士和马先生一样,也是左腿受伤。
幸好这个团队中有一名驴友是护士,该驴友检查了伤者后,初步判断两人为骨折。随后,驴友们用树枝、布条等物对伤者的腿部进行了简单固定,以防伤情进一步恶化。
就地取材制作担架 3小时后伤者被抬下山
两位伤者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救援队员就地取材,挑选了四根足够结实的木材,用登山绳进行捆绑,制作了两个应急担架,将两名伤员固定在担架上。
担架做好后,如何将伤员安全送往山下成了难题。经协商,马先生由救援队员负责抬下山,李女士则由驴友团代表轮流护送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担架上有伤员。为了让担架移动得更加平稳,4名救援者将绳索的一端套在担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肩上,同时双手紧握担架。在仅容一人通过的山路上,大家每走一步,都如同走在悬崖峭壁的边缘。陡坡上的碎石和落叶,让队员们不时脚下打滑,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打湿了队员们的衣服,这时,忽然有人意识到,“心向阳光”从救援工作开始到现在一直滴水未沾,“五龙”还有伤在身……但他们咬着牙努力坚持着,一步一歩地向山下行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人员终于和前来增援的消防官兵们会合。当天下午2时40分许,两名伤员被安全转移到了神沟村,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户外运动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切勿鲁莽行事
10月18日下午,50余名周口驴友全部抵达了安全地带。济源救援队队员们一路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慨万分。
“我虽然一直躺在担架上,但我非常清楚救援队队员们为我所做的一切。”马先生称,每当看到队员们因为脚下不稳而险些倒地,看到他们滴落在自己身上的汗水时,他真想马上从担架上跳下来,不再让队员们为他受累。
马先生的话,也代表了50余名驴友的心声。对此,一位救援队队员说:“帮助他人是我们的职责,能够得到驴友们的肯定,我们深感欣慰。”
同时,队长“悍马”告诫热爱户外运动的大伙儿,切勿轻易涉足未开发区域,在对周边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贸然进入未开发区域,极易迷路、遇险。
此外,大家在进行户外运动前,应该在随身携带的背包内准备好换洗衣物、必备药品和适量的食物。如需过夜,还要带上帐篷、睡袋以及防潮物品。
若在户外遇到突发情况,切勿鲁莽行事,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如果以错误的方式自救或救人,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赶路的间隙,吃点干粮补充能量
济源晨报记者(左一)亲身参与救援
救援队员就地取材制作担架
为伤员补充水
救援队员制作了两个应急担架,将两名伤员固定在担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