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新时代 新跨越 新贡献】万洋集团:坚守初心 向新图强 逐梦“百年”启新航

2025-10-28 09:2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民营企业是激活经济活力的“生力军”,更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实干家”。

  在太行余脉环绕的济源大地,愚公移山精神早已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作为扎根济源、辐射全国的有色金属行业民营标杆企业,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深度融入济源“1+5+N”战略布局,锚定“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奋斗目标,在创新转型中突破瓶颈,在产业升级中抢占先机,在社会责任中彰显本色,用实干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从一家乡间小炼铅作坊起步,逐渐发展壮大成年产值超400亿元、拥有5大产业链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回望三十载,万洋集团如何将愚公移山精神淬炼为产业腾飞的火种?这背后,靠的是企业以战略眼光构建起的三条核心产业链。

  ——以粗铅冶炼为依托,回收氧化锌和硫酸,用硫酸生产化肥、复合肥,并向下游延伸至石膏板。

  ——以电解铅为依托,生产合金铅、冰铜、黄金、白银及其他贵金属,并向下游延伸出金银制品。

  ——以电解铅产出的精铅为依托,制造蓄电池极板,并生产蓄电池等。

  这三条延伸的产业链,不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更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环保关是万洋集团发展中遭遇的第一座“大山”。面对日渐趋严的环保政策,万洋集团化压力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循环路:新建贵金属冶炼分厂,对铅冶炼“废渣”层层筛选,将金、银、锑等元素回收利用;上马化肥制造项目,用冶炼产出的硫酸生产复合肥,而复合肥产生的废渣,又被用于高端石膏板制造。原本的“废弃物”,在万洋的产业链里变成了“香饽饽”,不仅破解了环保难题,还打开了效益新空间。

  矿产资源紧缺是横亘在企业发展面前的另一只“拦路虎”。瞄准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蓝海”,万洋集团在全国布局3.6万个回收网点,通过“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拆解——三连炉侧吹熔炼”先进工艺,形成原生铅、再生铅相结合的铅冶炼模式,实现“减废增金”“减碳增绿”。仅此一项,企业每年可节约铅矿石1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万吨,为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树起了标杆。

  创新的底气,让万洋敢于向更多技术“高峰”攀登。在贵金属领域,企业的“淘金术”愈发精湛,已能回收提取10多种有价金属,其中白银纯度高达99.99%,2019年还拿下全国首张食品接触用银安全认证证书;在锂电池综合回收领域,与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联合研发的超重力强化萃取再生合成再造技术,已具备量产条件,能将回收的锂精准制成工业级碳酸锂,重新用于电池生产;在钠离子电池赛道,与洛阳工控集团合资成立公司,研发生产的钠离子电池已成功推向市场。截至目前,万洋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三连炉热渣还原新工艺”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技创新的“引擎”越转越稳。

  站在新的发展高度,万洋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将发展的眼光放得更长更远,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走进万洋集团的硒产品生产车间,1克硒可以生产4万多粒硒产品,800平方米的空间内,该产业年产值1500万元。这一“点石成金”的蜕变,源于企业首创的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制备技术,这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被列为国标工艺的创新技术,让万洋在大健康细分领域站稳脚跟。

  2025年5月6日,万洋集团迎来新的里程碑——总投资32亿元的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成功投料生产。该项目建成国内首台最大186平方米焙烧炉,采用国际领先工艺,能效水平将行业最高标准提升20%,标志着企业在绿色智造领域再上新台阶。

  如今的万洋,已经构建了“绿色冶炼循环经济”“复合肥与建材循环经济”“贵金属深加工循环经济”“大健康循环经济”“新能源循环经济”5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协同增值。2025年9月,万洋集团以484亿元的营业收入首登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成为中国有色行业绿色循环经济的标杆企业。

  “兴百年万洋,富四方百姓。”这是万洋集团立下的“移山”之志,也是企业发展的民生密码。从建厂第一年坚持分红,到面向全村、周边村庄扩股,以股份制联结为纽带的带富模式让越来越多群众受益。截至2024年,万洋集团已累计为3000多位股民分红超过16亿元。与此同时,万洋集团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资8000余万元用于支持教育、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事业,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实践,回应新时代对民营企业的期待。

  而立之年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万洋集团将继续秉持初心,在现有五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配套产业及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力度,以“绿色智造”为舟,以“循环经济”为帆,吹响“大干兴万洋”的号角,奋力实现“再造新万洋”的蓝图。(记者 史丽娜)

责任编辑:赵红媚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