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10:01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济源网讯(记者 王莉 通讯员 闫鹏鹏)“现在过这个路口心里踏实多了,有警示灯、减速带,还有语音提醒,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近日,家住G208沿线的村民张女士,谈及家门口平交路口的变化满脸欣慰。为破解群众出行安全难题,示范区将干线公路平交口综合治理纳入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通过高位统筹、精准施策与科技赋能,当前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切实为群众出行筑起坚实“安全防护网”。
治理工作启动之初,示范区便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双月讲评”工作机制,全程跟踪督办治理进度,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任务落地到人。在此基础上,各相关单位协同联动,对全区国、省、县、乡道平交口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排查出隐患点589处,其中125个穿村过镇国省道平交口(含13处曾发生亡人事故的重点路口)被列为重点提升改造对象。针对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示范区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一路一策”精准治理模式,不仅为每个路口制定详细整改方案,还建立完备的治理台账,为后续精准施治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等挑战,示范区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公安、交通部门与各镇(街道)密切配合、高效协作,积极统筹资源保障项目资金需求;交通部门迅速组织设计单位启动方案编制;示范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克服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投入125个事故易发多发平交口的治理施工,确保治理工作按序时推进。
同时,示范区注重科技赋能,根据路口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治理策略:一般路口按照“四个一”(一套标志、一套标线、一排道口标注柱、一段良好视距)或“三个一”(视具体情况精简)标准完善基础安全设施;事故多发路口在严格落实“五必上”(减速带、警示标志、爆闪警示灯、道路标线、视线诱导设施)要求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截至9月底,累计安装道口标注柱610根、黄闪警示灯157套、各类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牌452面。此外,13处重点难点路口引入智能预警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人、车通行状态,遇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声光警报,为安全通行增添“科技保险”。
截至9月底,治理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G208、G327、S230、S240、S307、S309、S310等7条国省干线公路沿线125个平交路口的综合安全提升工程提前竣工;路口安全隐患大幅消除,亡人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2025年1至9月,示范区共发生亡人交通事故32起、死亡37人,与去年同期的53起、55人相比,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62%和32.73%;新增的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声光电提示引导人车有序通行,完善升级的安全设施不仅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还促进了过往车辆、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安全通行习惯逐渐形成,司乘人员及沿线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切实增强。
责任编辑:赵红媚
济源要闻2025-10-14
济源要闻2025-10-14
济源要闻2025-10-14
济源要闻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