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新愚公“出海”记

2025-09-17 16:48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老愚公移山,新愚公出海。老愚公移山旨在“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新愚公出海的目的是“达于全球,货通天下”。

  对于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无港口、无机场、无高铁的内陆城市济源,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却能连年雄居全省第二。其奥秘何在?让我们看不同行业的新愚公如何走出大山,走向深蓝。

  银饰:让全世界爱上中国风  

  一块标准银锭,除了铭刻在上面的企业标识,此外,它只是一块冰冷沉重的金属。但是一旦当它化整为零,由论吨卖的银锭变为论克卖的茶具、餐具以及头饰、项饰、手饰、耳饰、服饰等镌刻着中国元素的各种饰品的时候,不仅身价倍增,而且会在国际友人面前刮起浓郁的中国风。

  济源商务局不少干部职工对2023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依然记忆犹新,那次盛会吸引了10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商务参赞亲临现场,还吸引了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关注,他们既惊艳于白银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并且还专门在会场设立了进口商品国家馆。

  “今年上半年新增土耳其和沙特共800万元订单,泰国工厂正在试运行中,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相继取得重大突破。”9月15日,山立珠宝首饰供应链(济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爱民说:“产品吸引力增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紧扣中国元素,每月可开发新品1300多款。”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山立珠宝济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今年前7个月,济源外贸进出口总额297.1亿元,居全省第2位,在出口114.6亿元的份额中,白银出口独占75.7亿元,中国风的“济源银”正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种子:让全世界种上河南菜  

  9月15日,在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公司的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为黄瓜苗授粉和大葱育苗,整地、齐垄一片忙碌。该公司董事长侯三元已成为济源农业“出海”最有力的推动者。

  记者了解到,因山岭区面积多达85%,且耕地多是“巴掌地”,所以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始终是济源的短板。以侯三元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民大胆转变思路,因地制宜,将山区土地偏僻分散的劣势化为天然屏障隔离的优势,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蔬菜制种,一举拔掉了山区农民的“穷根子”。

  大峪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安全说:“同样是一亩地,白菜制种单季收入5000多元,甘蓝制种近8000元,老百姓的种地热情拦都不住。”

  有了这样的效益,蔬菜制种在济源如同“滚雪球”,目前已辐射带动256个村1.2万农户,而且正以济源为“圆心”向周边县市辐射,蔬菜制种的品类已发展成为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芦科为主的三大良种繁育体系,多达1000多个品种,先后出口至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济源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

  侯三元自信地说:“随着蔬菜制种在省内面积的不断扩大,我相信,咱们河南的蔬菜种子一定会在越来越多国家的菜园子里生根发芽。”

  兔肉:让全世界吃上济源味  

  “扬帆出海开启新程 匠心品质走向世界”。今年6月5日,一辆满载25吨兔肉张贴着大红色横幅的国际货运卡车,在众人的掌声中驶出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地是欧洲的比利时。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是我公司的首单出口业务,同时也是我省同行业的兔肉制品首次实现对欧盟国家的出口。”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金华激动地说。

  兔产业作为济源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带动,集肉兔育种、饲料生产、养殖和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如何将产品走出国门,该企业在海关的帮助下做足了“功课”。

  记者在该公司食品车间看到,从生产线上最开始的清洗、杀菌等程序,到最后成为不同风味的兔肉制品;从生产线外的引种、养殖,到对兽药、疫苗的严格监管,每个环节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欧盟标准进行质量把控。今年1月,该公司成为我省首家获得欧盟官方注册编号的兔肉生产企业。

  王金华自信地说:“我们一定会跨越更多山海,走向更多国家,争取让全世界都能吃上济源味儿。”

  记者手记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愚公后人从大山走向大海,便能深刻领悟到这句诗的真谛。他们没有被群山故步自封,没有局限于眼前的安稳,也没有陶醉于暂时的辉煌,而是以更开放的思想和更开阔的格局,在异国他乡不断开发新商机、开拓新市场、开辟新天地。

  愚公后人用出山到出海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唯有风物长宜放眼量,放远视野,放宽胸怀,放眼世界,才能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市场中不断开疆拓土,立于不败之地。(记者 成利军)


责任编辑:陈亚楠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