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09:50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7月接近尾声,2025年暑期即将悄然过半。孩子们在忙着游玩、上兴趣班的同时,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成为家长和孩子绕不开的话题。
记者走访发现,学生作业进度呈现“两极分化”:有的早早完成基础任务,开始自主安排阅读、实践等拓展活动,节奏从容;有的则把作业当作负担,总以“时间还多”为由拖延,任务越积越多,效率低下的问题凸显。眼下,正是“中场盘点”的关键节点,及时梳理进度、调整计划,才能推进作业高效完成。
作业进度现“两极分化” 高质量完成益处多
最近,四年级学生小航的妈妈总为孩子作业发愁:“每天得催五六遍,他才磨磨蹭蹭坐到书桌前,写两页口算题能玩三次橡皮,还总说‘假期还多着呢,明天再写也来得及’。”上周因为要去外婆家玩,小航答应回来补写三天作业,但至今仅完成半页,妈妈急得直叹气。
三年级学生朵朵则截然相反,她的妈妈会和她一起制订每周计划,比如“周一、三、五练生字,周二、四做数学口算,周末写观察日记”,朵朵每天吃完早饭就主动执行,遇到不会的题会举着课本问妈妈,母女俩配合默契,作业进度已顺利过半。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少孩子放假后像出笼的小鸟,容易把作业抛在脑后,需要家长多次催促才极不情愿地拿起作业本;但也有部分孩子较为自律,能有规划、有条理地完成作业。某小学班主任韩老师透露,从家长反馈来看,约三成学生完成了作业总量的50%以上,四成学生仅完成30%,还有近三成学生进度滞后,甚至未启动系统性作业。
从事教学近20年的教师刘欢欢认为,适量的暑假作业很有必要:不仅能巩固所学内容、加深知识记忆,为后续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只有认真完成假期作业才能有学业收获,流于形式只会徒增烦恼。”她同时提到,老师布置假期作业并非为了让孩子“不闲着”,而是为了防止“假期滑坡”,“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是智力劳动,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突击集中做作业只是体力劳动,学习收效甚微”。
家长要科学引导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假期里,家长还多了“老师”的角色,需要扛起监管孩子作业的责任。
刘欢欢表示:“家长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会自己做计划、写作业。”同时,引导孩子完成作业,也是培养他们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维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机会。
此外,她认为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多数是“拖延症”惹的祸,而背后原因各不相同。拖延背后既有孩子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假期缺乏规律作息、易受手机等干扰有关。针对不同原因的“拖延症”,她给出具体建议:若因情绪引起,家长要教孩子处理情绪的技巧,避免影响其他事情;若因遇到困难,家长要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若是慢性子孩子,要多鼓励认可。
韩老师也给家长“支招”,可协助孩子用“清单式管理”做好作业中期“盘点”:列全作业清单,按科目、类型梳理所有任务,注明每项作业的具体要求和预计耗时,避免遗漏;评估当前状态,对照清单逐一标记“已完成”“进行中”“未开始”,计算完成比例,重点标注滞后任务及原因;制订后半程计划,根据剩余假期天数,按“先难后易”原则分配每日任务量,预留5~7天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避免“赶工式完成”影响质量。
“假期的核心是‘劳逸结合’,作业计划不宜过于紧绷。”韩老师强调,合理的休息与娱乐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通过正向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主管理意识,让假期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收获成长。
及时做好作业“中场盘点”,既是对学习成果的负责,又是培养孩子规划能力的契机。调整节奏、稳步推进,方能让这个暑假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记者 王莉)
责任编辑:克盈盈
社会民生2025-07-22
社会民生2025-07-22
社会民生2025-07-22
济源要闻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