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09:5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济源网讯 (记者 黄一冰) 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开放招商工作,全力推动开放招商体系优化、方式创新、能力提升,近日,示范区聚焦“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出台《济源示范区推动开放招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推动开放招商高质量发展。
《措施》结合济源实际,从构建开放格局、完善产业体系、拓宽招商渠道、丰富招商载体、建立健全机制五个方面出台18条具体措施。
构建开放格局,在集聚合力上提质升级。示范区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化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推动开放招商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驻地招商人员配备,探索建立示范区、开发区、镇(街道)招商专员常态化驻地招商制度;引导各单位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举办招商专题培训班,打造专家型、实战型的招商队伍,深入发达地区、招商一线全面锤炼;优化开发区招商功能,建立示范区统筹,开发区、镇(街道)共同参与的协同招商机制,深化项目资源整合共享和挖掘利用,推动优质资源、优质项目向开发区倾斜。
完善产业体系,在招引项目上提质升级。示范区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招商产业链条,全面开展延链、补链、扩链、强链招商;立足现有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等,抢滩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着力引育场景应用、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项目,为未来产业发展蓄势赋能;加大高端服务业招商,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首发经济、赛事经济,着力引进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推动新消费业态创新发展。
拓宽招商渠道,在方式方法上提质升级。示范区依托本地龙头企业优势与需求,引进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和配套项目,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对已落地外来投资企业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形成“二次招商”效应;支持优势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等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建立“招商+基金”联动机制,加大返投项目、投资本地企业力度,推动优质项目落地,鼓励设立创业投资类基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统筹利用济源自然资源、产业资源,聚焦政务需求等场景机遇,加大精准推介力度,充分挖掘闲置资产发展潜能,引进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一线研发、当地生产”协同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打造招商展示平台。
丰富招商载体,在区域协作上提质升级。示范区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务实参加国家、省重大投资洽谈对接活动,推介济源产业和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务实合作,支持各单位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专题推介活动;积极对接邀请企业高管来济实地考察、合作洽谈,高标准举办低空经济、钢产品深加工、纳米新材料等产业研讨活动和专题推介会,结合王屋山旅游节、“济源企业家日”等专题活动,洽谈一批高成长性项目,签约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建立健全机制,在服务保障上提质升级。示范区安排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对年终综合评价排名靠前的单位给予奖励,全面落实国家、省、示范区等相关政策举措,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对招商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评估机制,深化“月调度、季总结、年考评”跟踪问效机制,落实招商引资项目研判、定期督导通报等制度,切实提升项目招引质效;强化要素供给,全面实施“标准地”模式,实现“拿地即办证”,做到“落地即生产”,招引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智囊团队;严格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行营商环境“码上服务”信息化平台,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责任编辑:克盈盈
济源要闻2025-05-13
济源要闻2025-05-14
济源要闻2025-05-14
济源要闻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