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济源太行路学校: 体教融合 “舞彩”缤纷

2024-03-15 15:18来源:济源网

1.足球操练.jpg

运球射门、足球操舞、奔跑跳绳、操场瑜伽……2024年春学段刚一开学,太行山下的河南济源示范区太行路学校活力奔放,热闹非凡,运动场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体育活动场景。

  “舞彩”飞腾“彩色足球”

  太行路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地带,就读学生中大多是进城务工和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学校坚持走体教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几年来,着力发展“校园足球”,组队参加市长杯、省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赛,取得10多项冠军、第一名等荣誉,2024年首次参加在贵州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足球片区赛,该校团队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体教融合不只是体教资源简单相加,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以体育人,五育并举,在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上充分融合。”党总支书记薛金红说。在足球腾飞赛场、赢得荣誉的同时,学校更注重把足球与舞蹈等体艺形式结合,让足球“舞彩”缤纷。

  足球教练、体育教师、舞蹈辅导员共同组成科研团队,编制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且能在操场和室内进行的足球广播操、足球广场舞,并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系列,学生在操练中既增强足球基本功,又培养舞蹈基本功和身体综合机能。在每年的体育节上,常常亮相新奇别致的“足球舞”,一些班级展示的《少年中国说》《放飞青春梦》《足迹》等歌舞中,都巧妙地融入了足球的元素,展现足球的风采。

  “舞彩”生成“运动课程”

  “体育运动一旦提升为课程,就对运动场地、设施设备和教学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年都进行专项预算,每年都有提升。”分管体教融合的副校长邓峰说。进入校门,东面便是刚刚翻新的9人制绿茵足球场,南面还有4个5人制足球场、4个篮球场等运动场地。

  “校园足球”成为校本课程后,一、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目标开展足球游戏等活动,三、四年级以掌握基本技能为目标训练足球基本功;五、六年级以提高技能为目标加大训练强度和技术难度;七至九年级掌握各项技能技术参加八人和十一人制比赛。学校相继开设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多个体育课程,学生逐渐掌握一至多项运动技能。

  学校还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衍生出许多体育活动项目。课间和课后的运动场上,学生生龙活虎,带球跑、托球跑、跳绳跑;绿茵草坪上,计程爬行、仰卧展肢、集体跳绳,富有趣味和游戏特点,学生快乐参与,互相合作。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跳绳、滑冰等多种体育活动项目,排进社团活动,进行常规性教学和随时性练习。

  “舞彩”释放“体育精神”

  小羽来自乡村农家,家庭几经变故,属于“特殊家庭”。在“家校社联动育人”环境下,她被学校选进女子足球团队,勤学苦练进步很快,不久成为主力队员,各科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最近被推荐为示范区“愚公家乡好少年”人选。身边很多同学以她为榜样,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学生吃得体育锻炼的苦,就过得学习生活的关。”校长李艳说。学校将体育精神融入教育全程。开办“体育讲堂”,引导学生了解体育健将的奋斗史,接受成长洗礼;开展“要做明星先做人”教育,引导学生懂得运动与做人的道理;实施“五育融合”,引导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艰辛与快乐的同时,迁移为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各科学习和劳动生活中体现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学校开展“舞彩”体育活动,推动实施五育并举。参加省市、国家级赛事,多名学生入选国青队、中国中学生国家集训队;更多孩子习得多种体育技能,养成锻炼习惯,提高了自信心和学习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通讯员 李书文)


责任编辑:陈亚楠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