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09:3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小事不出居委会(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海街道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镇域版,创新推行“一庭三组”工作法,重点解决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为民、利民、惠民服务落实在基层,把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一庭三组’工作法是在居委会(社区)‘三级处置’的基础上探索实行的。”北海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翟涛介绍,该街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在居委会(社区)设置由矛调员、矛调组、矛调委3个层级组成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矛盾纠纷采用不同层级的处置方法,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这就是“三级处置”。矛调员主要负责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村级事务等引起的民事纠纷;矛调组负责处置矛调员未解决的纠纷及有难度的问题;遇到宅基地纠纷等复杂问题,矛调委就会及时协调,必要时由党员、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解决。如果遇到“三级处置”还未解决的问题,居委会(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就会将问题资料提交至北海街道。北海街道通过模拟法庭形式开展工作,遂形成“一庭(矛盾诊断调解庭)三组(矛盾调解专业组、矛盾调解观察员组、档案文书组)”工作法。
“问题出在哪个居委会(社区),矛盾诊断调解庭就开在哪里。”北海街道专职调解员赵传德介绍,矛盾诊断调解庭吸收居委会(社区)干部、党群代表参加,组成“济渎会审”。“庭”上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出示证据、争论答辩,矛盾调解专业组、矛盾调解观察员组与居委会(社区)干部、党群代表评议合议,形成结论意见。“街道评审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审后,这个结论就生效了。谁是谁非?谁责任大谁责任小?结论只要一生效,矛盾问题就迎刃而解。”赵传德说。
“‘一庭三组’工作法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带队下访,牢牢把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预防在先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谁排查、谁调解、谁处置。”翟涛说。
“一庭三组”工作法实施以来,北海街道已成功调处人身伤亡赔偿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婚姻情感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更好发挥“一庭三组”工作法优势,北海街道投入500余万元对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集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智慧指挥调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于一体,同时增设党群服务、爱心驿站、心理咨询等特色功能区,进一步丰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王鸿斐)
责任编辑:克盈盈
社会民生2024-01-08
社会民生2024-01-06
社会民生2024-01-06
社会民生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