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低价临期食品借“网”畅销,能不能买?

2023-12-29 10:17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原价1元1包的浓香型巧克力,我们今天搞活动,20包只要7.99元,2024年4月15日到期,介意的不要拍。”近两年,在各大网购平台,临期食品因价低走量,悄然成为平台热销品。这一现象不仅大大解决了生产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消费者带来了福音,深受“吃货”朋友们的喜爱和追捧。

  那么,临期食品是什么?吃了临期食品对身体有没有危害?临期食品可以大量购买吗?消费者如何正确对待临期食品?

  不少人购买临期食品有瘾

  什么是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为什么临期食品也会有人买?

  “临期又不是过期,我觉得没什么,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例如三只松鼠、双汇等知名品牌。我买了三年了,和正常食品比,临期食品价格要便宜很多。”市民李艳告诉记者,临期食品之所以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低。

  价格能低到什么程度?

  “7.99元能买一箱牛肉粒,9.99元买两箱海带丝,9.99元买5袋山楂棒棒糖,6.99元买一斤黑芝麻糊……”李艳分享着自己三年来的购买经验。她表示,这些食品都出自正规厂家,食品的口感、卖相并不会因为处于临期阶段而大打折扣。

  “买回来的临期食品不仅我自己吃,家里人也吃。网友留言区,也有不少爸爸妈妈会给孩子吃。”李艳说。

  但最近,李艳也有了苦恼,因为她发现自己已经戒不掉购买临期食品的瘾了。

  “以前一周买一次临期食品,一次花费二三十块钱,感觉还能承担。最近快过年了,促销的临期食品太多了,我每天都忍不住买,家里已经堆了好几箱。”李艳告诉记者,每次自己看到临期食品,不管需不需要,都会因为价格便宜而忍不住购买。

  虽然李艳暗暗下定决心要少买,但一打开直播就不受控制了。目前她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不去关注临期食品,不进直播间。

  购买临期食品要考虑周全

  记者观察了解到,临期食品虽然价格便宜,但购买的量少时商家不会发货,需要达到一定的拼单金额才可以。

  “购物达人”郑恬静也是临期食品的“钟爱粉”。她说:“孩子们有时想吃巧克力了,平时会去商店或者超市买一条,当下过个嘴瘾。现在买临期食品的话,就需要买一整盒,不能只买一条或者一包。买回来孩子吃一些就不吃了,剩下的巧克力放久了怕坏,为了不浪费,我都会自己吃掉。久而久之,我吃胖了不少。”

  本来是为了省钱,但是临期食品买多了,怎么处理又成了让人头疼的事。

  郑恬静的做法是将这些食品分享给亲朋好友,但长此以往,自己的钱包就超出了“负荷”。“别看是临期食品,买多了花销可真不小。”郑恬静说。

  随着临期食品需求的增长,临期食品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业态,将临期食品以折扣价或者盲盒的形式打包销售,使得线上临期食品盲盒快速形成。消费者在拿到盲盒前无法获悉里面的食物是什么,只能拆盒见分晓。临期食品盲盒的弊端就是极容易买到自己不喜欢的食品。

  另外,线上购买临期食品时,很多人会忽略产品在运送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但这些时间也包含在临期产品的时效期内,往往会导致食品刚到手就过期了。临期食品因为价格低,很多平台以及商家会提出“不退不换”的要求。这对消费者来说,会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前几天,市民小美在小红书平台购买了一份绿豆饼。严格来说,小美购买的绿豆饼并不属于临期食品,因为其保质期只有12天,但由于运送时在路上用了6天时间,小美收到绿豆饼时,只剩下了6天的保质期。

  小美收到货后尝了两块就放进了冰箱,等一周后想起来再去吃时,绿豆饼已经过期。

  购买临期食品需要理性

  “零食虽然好吃,但吃多了肯定是不利于健康的,而且对味蕾刺激大的食物,会影响人对一日三餐的正常需求。零食里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甚至包含超标的铝元素、铅元素,容易蓄积在人身体里,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济源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雅娅介绍说。然而,完全不吃零食对很多人,尤其对孩子来说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尽量选择相对健康的零食。

  李雅娅认为,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不能一味贪便宜。很多人面对低价诱惑时,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他们不仅会买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还会买一些自己不喜欢吃的,从而导致买一堆囤家里,实际上根本吃不完。

  李雅娅建议,不要因为低价而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如果买了,就要在保质期内食用。食用时,如果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或出现异味、口感异常时,切勿食用。

  另外,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时,要留意食品的包装和食品的外观,注意观察保质期有没有被涂改、产品本身有没变质。(记者 王莉)

责任编辑:克盈盈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