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10:00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秋去冬来,四季变迁,转眼间已到寒冷的冬季。伴随气温持续下降,不少市民选择像候鸟一样,“飞”到南方过冬,这群人被称为“候鸟族”。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不少市民选择到云南、海南、广西等地旅游过冬。他们在寒冷的冬季前往温暖的南方,待到春季再回来,这种“候鸟式”过冬逐渐成为新风尚。
天寒地冻
“候鸟族”开始往南“飞”
66岁的张爱国是名副其实的“候鸟族”。退休后,每年冬季他都会和老伴儿到南方居住,今年也不例外。
11月14日,张爱国与老伴儿搭上前往广西的火车。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北海市。
“年轻时忙工作,没有时间外出旅游,退休后有了空闲时间。”张爱国告诉记者,自己有两个子女,均在外地工作,都已成家。
刚退休时,子女还把张爱国与老伴儿接到了身边生活。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爱国老两口却有些不适应。
“虽然孩子们很孝顺,但是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他们整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们。”张爱国介绍,为了不麻烦孩子,他便与老伴儿回到济源,琢磨如何让退休后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
刚开始,张爱国与大多数老年人一样,选择跟团旅游。可几次下来,他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太适合自己。
“跟团旅游虽然省心,但节奏比较快,并且‘走马观花式’的行程安排根本体会不到当地真正的特色文化。”张爱国介绍,在一次与退休老同事聚餐时,他了解到不少老同事正过着“候鸟式”的旅居生活,夏天避暑、冬天避寒,既能旅游、又能养老。
于是,张爱国便与老伴儿尝试开启“候鸟式”旅居生活。
“前几年,每年冬天我们会到云南过冬。大理、昆明和丽江均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张爱国介绍,相较于跟团旅游,“候鸟式”旅居时间更宽裕,节奏慢,花费也不高。“我们老年人对吃住的要求不高,租个一室一厅带厨房的房子就可以了。”张爱国介绍。
最近一段时间,像张爱国老两口一样,选择前往南方城市旅游过冬的“候鸟族”还有不少。他们暂时与寒冷的北方说再见,前往温暖的南方旅游过冬。
“候鸟族”不只是银发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11月23日上午,“90后”市民吴圆圆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还配了一张手捧鲜花的照片。
让她没想到的是,消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引得众多朋友点赞评论。
有朋友留言称:“家里今天大降温,你的行为是妥妥的‘拉仇恨’。”也有朋友表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羡慕你这种生活方式。”
济源气温是否骤降,吴圆圆并不知情,因为她早已来到了四季如春的云南。
“早在11月中旬,我们一家就自驾来到了云南,计划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吴圆圆介绍,她与爱人均为自由职业者,平时空闲时间比较多。11月上旬,她在浏览微博时,偶然间看到自己关注的博主发布了在云南旅居的视频。
视频当中,清澈的洱海、美丽的古城、处处是鲜花的街道深深吸引了她,于是吴圆圆便萌生出了前往云南的想法。
吴圆圆与爱人商量后,二人一拍即合。在做了一番功课后,他们决定先前往丽江,随后前往西双版纳。
“相较于丽江,西双版纳的气候更为宜人,可谓四季如春。”吴圆圆告诉记者,目前西双版纳的餐饮和住宿价格并不高,她和爱人租下了一间带有小院子的套房。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的吴圆圆来到小院,沏上一壶热茶,捧起一本书,在温暖的阳光下度过悠闲惬意的时光。
到了中午时分,她会与爱人一起,在满是绿植的道路上骑行,寻找一个傣族餐馆,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候鸟族”中老年人居多,因为这些人“有钱有闲”,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候鸟族”的行列中。
做好出行功课
衣食住行须注意
比起寒冷的北方,云南、广西等冬季热门旅游地的气候更加宜居。
由于南北方天气、海拔、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前往南方旅游过冬的市民应该提前做好出行功课。
“目前,南北方温差大,所以前往南方旅游过冬的市民一定要提前查看当地的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营养师李自恒告诉记者,对中老年人而言,前往南方旅游时,不要独自外出,尽量结伴而行。“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出行途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李自恒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往南方旅游过冬时,不少市民会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市民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像广西北海、防城港等热门旅游城市因位于海边,海鲜的价格很便宜。市民前往这些城市时,往往会对海鲜情有独钟。”李自恒介绍,海鲜虽然营养美味,但食用时,一定要将其彻底煮熟,不能吃未熟的海鲜,并且在购买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鲜活的海鲜。
值得广大市民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尽量少吃海鲜,食用时要注意营养搭配。年轻人在食用海鲜时往往会搭配上啤酒,这样容易引起痛风等疾病,所以也要注意。(记者 王峰)
责任编辑:克盈盈
济源要闻2023-11-25
济源要闻2023-11-25
社会民生2023-11-25
社会民生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