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 10:16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暑期过半,眼下,走进各图书馆,在书架旁、在角落里,仍然可以看见一些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静静地在看书阅读,从书中汲取充足的成长“养分”。
阅读已成了当下青少年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功课”。即便暑假来临,每天阅读打卡仍然是老师在抓、学生在做的一项任务。
不少老师认为,从学习效果而言,有长期阅读习惯的孩子,其写作能力或语文成绩往往更好,阅读充分的话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知识积累和内涵吸收均有很大帮助,甚至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水平与能力。
中小学生阅读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学校同向发力,长期贯彻,才能促进孩子自我阅读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激发。
习惯养成 贵在坚持
进入假期,为了助力学生巩固阅读习惯,不少学校和老师要求学生每日阅读打卡。打开微信朋友圈,小管家、钉钉等平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阅读打卡的信息。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家长张先生就有自己的困惑。他介绍,他的儿子即将上二年级,虽然每天有阅读打卡任务,但由于儿子还不太懂阅读的真正含义,总是流于形式。每次录完一分不到的视频,书本就被快速丢弃到一边,不再继续往下读,一直到第二天打卡时,他才会在家长催促下重新拿起书。
“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从学生时期走过来的,明白读书的好处。可是孩子年龄少,尚且不懂,所以缺乏主动性,要想坚持下来,只能靠家长和老师督促。”有着同样苦恼的学生家长秦女士无奈地说。
只要坚持,就能养成。市民孙女士已经过了督促孩子阅读的阶段。她介绍说,自己家孩子的阅读打卡记录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她坦言,刚开始打卡孩子确实需要大人督促,久而久之,孩子的打卡习惯已经慢慢养成,现在不用督促,每天都会主动去打卡。
孙女士表示,阅读时间久了,孩子的变化非常大,不仅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还会从变换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
身为小学老师的韩明明表示,为了不让学生在学校培养出来的阅读习惯中断,假期里老师将监督的职责随同学生一起转移到家长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坚持程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亲子共读 相伴成长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阅读能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增长见识,培养想象力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暑期伊始,韩明明便在班级群里向家长讲述了阅读的重要性。
暑期里,韩明明给班里的孩子布置了古诗词背诵和课外必读两项打卡任务。“假期里学生阅读的时长和质量老师无法掌握,需要家长配合监督。”韩明明说。
韩明明表示,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最需要家长陪伴,因为孩子很多字不认识,在阅读遇到障碍时可以向家长请教,建议家长陪一陪、扶一扶、帮一帮。家庭营造出来的良好读书氛围是激发孩子爱上阅读的催化剂。
市民林女士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在一旁陪孩子阅读,在孩子完成阅读打卡任务后,她还会鼓励孩子延长阅读时间。有时候孩子读累了,有厌倦情绪时,林女士则会拿起书本,读给孩子听。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这种阅读的氛围,每天都主动央求和妈妈一起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示范区教体局教师教育科工作人员常亚歌对学生阅读这门课业深有研究。
他介绍,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多给他们讲故事。进入幼儿园阶段,孩子可以读一些大字版的唐诗和优质的绘本,多听一些有声书籍。进入小学后,家长可以按照课本提出的共读书目,与孩子一起在固定时间安静阅读。进入三年级以后,家长要适当增加孩子阅读的种类和难度,在教材建议的书籍基础上,加入自然科学、人文历史、人物传记等,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可以延长阅读时间,继续拓展阅读范围,适当接触初中阶段教材推荐的书目或与之相关的书籍,为初中阅读做准备。
常亚歌说:“在整个小学阶段,家长的身份就是伴读者、交流者,而非指导者。同时,要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尤其在孩子阅读时,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应与孩子一起进入阅读时刻。”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言传身教,暑期里教师们也在认真完成阅读打卡的任务。
“我们假期里都有书房计划,晒一晒自己购买、阅读的书籍,以及自己的书房。我们以教师为引领,树立榜样的作用,带动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幼儿教师刘欢欢说。
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读书、乐于读书的人。“在宽泛的阅读基础上,教师构建相对完善的读书理念,用自己的经验与学生对话,从学生终身阅读的角度去定位各自学段的读书要求和培育目的。”常亚歌说,教师应该成为读书的“专业人士”,要从更深的层面认识读书,形成更为科学、严谨的读书态度和方式,具备深厚的阅读积淀和宽泛的阅读视野,始终保持一种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并能用自己的博学和真诚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对语文教师而言,更要认识和理解阅读的“兴趣”“自由”“坚持”的辩证关系,并把这种正确的理解,带到指导学生的阅读中来。
他表示,家长、教师、学校是分处不同岗位、环节上的一个要素,要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内在的合力,以立足学生的阅读兴趣、聚焦阅读自由、保持阅读习惯为基本原则,加大协调意识,以恢复和建立良好中小学生阅读生态为目标,同心合力,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阅读能力,为终身阅读奠定扎实基础。(记者 王莉)
责任编辑:克盈盈
社会民生2023-08-08
社会民生2023-08-08
社会民生2023-08-08
社会民生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