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专访《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 比起票房和口碑,传承传统文化更让我感动

2023-07-24 10:3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导演邹靖

电影主创团队与现场观众合影

参加活动的书法爱好者现场书写《上阳台帖》诗句。

电影《长安三万里》动画数字绘景师、电影片尾书法书写者陈永虎(左)在活动现场赠送书写的诗句。

参加活动的小学生现场书写《上阳台帖》诗句。

现场观众提问。

电影主创团队合影

  “李白、杜甫、高适曾共游王屋山,诗仙李白留下了传世真迹《上阳台帖》,今天我们跟随诗人们的脚步,来到济源王屋山,走在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上,领略他们看过的风景,感受这些大唐群星之间的友情和才华碰撞,让我特别有感触。“7月23日,在《长安三万里》“天下谁人不识君”主题活动现场,导演邹靖和大家一同分享电影创作灵感和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长安三万里》主创和济源100位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上阳台帖》,用书法写下对诗词的热爱、对电影的祝福、对家乡的自豪,写下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长安三万里》自上映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热爱和支持,累计票房已超11亿元,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诗词热”“文化热”。“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大家高举书法作品,诵读声响彻广场上空。“文化的力量喷涌而出,把每个人凝聚在一起,现场非常震撼。比起票房和口碑,把璀璨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更让我感动。”邹靖动情地说。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之间的情感为主线,把年轻活泼的杜甫穿插进去,通过动画形式展现他们之间的相逢离别,讲述他们之间的精彩故事。“高适、李白、杜甫,他们的人生是一种映照关系,他们的人生虽不顺遂,但是他们不放弃,永远走在逐梦的‘三万里’路上,不仅留下伟大的诗篇,也留下不朽的人格魅力。”邹靖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安三万里》引用了40余首唐诗名句,吸引众多诗词爱好者前来观影,共同感受绚烂的大唐文化,激活了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使人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当这些诗词出来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唤醒观众对诗的回忆,让大家产生情感共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邹靖说。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电影《长安三万里》给无数观众带来心灵触动,让各年龄段的观众都产生了情感共鸣。“孩子们通过欣赏绚丽的色彩、场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打开了心中文化的大门。青年人在影片中找到力量和勇气,努力追求心中的理想。”邹靖说,每一位观众都能在电影当中、在诗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本报记者 侯琪琳)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郑海波、王鸿斐摄

责任编辑:赵红媚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