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春季外出活动增多 如何防止孩子走失 “看管好”“别乱跑”是关键

2023-02-27 11:31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入春以来,济源天气持续晴好。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尽情享受惬意的春日时光。孩子天性好奇、爱动,在玩耍时,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从自己眼前“消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如何防止孩子走失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希望广大家长和孩子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快快乐乐出门,安安全全回家。

  孩子走失急坏家长 所幸有惊无险安全找回

  早春时节,草长莺飞,正是户外踏青的好时节。这不,城区的一些公园、广场就成了家长们“遛娃”时的好去处。

  “上周末,趁着天气好,我们带着孩子到公园里玩耍,顺便满足他放风筝的小心愿。”家住沁园街道的市民赵强强告诉记者,由于时值周末,公园里的小朋友非常多。同龄的小朋友很快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看到孩子脸上露出的笑容,赵强强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了下来。就在这时候,他偶然间看到,在一旁等待的家长中,有几张熟悉的面孔,那是同一小区的居民。不出例外,他们来到公园的目的也是为了“遛娃”。

  随后,熟悉的几人便开始交谈起来,话题也是五花八门。从日常工作到家庭生活,几人聊得越来越投机。

  可是没过几分钟,细心的赵强强就发现,在玩耍的孩子群里,不见了自家孩子的身影。

  “当时我吓出了一身冷汗,生怕孩子走丢了。”赵强强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天,但那一刻的感觉,他仍然记忆犹新。

  在发现孩子不见后,赵强强与几位熟识的家长一起,在公园里进行“拉网式”寻找。

  幸运的是,最终,在公园远处的沙池中,赵强强看到了正蹲在池子里挖沙的孩子。

  发生在赵强强身上的事情并不是个例,“宝妈”李娟带娃在外玩耍时,也遇上了这“惊魂时刻”。

  “开春以来,我们家附近的广场上有不少小朋友放起了风筝。每逢周末,空中总会被五颜六色的风筝所占据。”李娟介绍,自己的孩子看到这一幕后,也缠着她,让她带着自己到广场上放风筝。

  一来二去,耐不住孩子的请求,李娟便在自己休息时,带着孩子来到广场上放风筝。

  刚开始时,孩子放风筝的技巧不太熟练,活动范围也不大,李娟便在一旁看着孩子跑来跑去。随着风筝越飞越高,孩子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没一会,就跑得气喘吁吁的。

  “当时孩子说自己口渴,我便去附近的便利店给他买水,临走时交代他千万不能乱跑,一定要留在原地等我回来。”李娟回忆说,可当她买完水回来时,却发现孩子不见了,风筝也留在了原地。

  经过一番寻找,李娟在一个套圈的摊位前,看到了正聚精会神观看别人套圈的孩子。

  “看到孩子安全后,我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我非常生气,将孩子带回家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李娟心有余悸地表示。

  孩子贪玩、家长粗心 是孩子走失的主要原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入春以来,孩子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家长们往往能够找到走失的孩子,但这一过程,还是让家长们惊出一身冷汗。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孩子贪玩、家长粗心大意,是发生走失事件的主要原因。

  “春季天气转暖,是外出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儿童走失事件的高发季。”济源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们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不完全,再加上天性活泼爱动,在和小朋友玩耍时,很容易将父母的交代抛之脑后,就会导致走失事件发生。

  “比如在公园里游玩时,孩子很容易被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所吸引。如果家长看管不及时,孩子就可能跑到别的小朋友身边。由于公园里人流量比较大,这时候,走失的危险可能就会到来。”该负责人说,孩子记忆力有限,对于广场、公园里的道路、建筑物不熟悉,一旦发生走失的情况,很容易因此迷路。

  “在走失的情况发生时,孩子往往会手足无措。这时候,哭成了他们大多数的选择。”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沟通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低年龄段的孩子一旦走失,寻找起来也比较困难。

  另外,在此类事件当中,父母们的粗心大意,也是造成孩子走失的主要原因。

  “有时候家长觉得,这里有这么多小朋友在玩,并且经常来,就放松了对孩子的看管。”该负责人介绍,意外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可能只有一会儿的工夫,孩子就会走失,广大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绷紧安全弦。

  如何预防孩子走失 “看管好”“别乱跑”是关键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当有孩子走失的事件发生,都会让不少人揪心不已。

  那么,如何才能够预防孩子走失呢?

  “孩子们的身心发育不完全,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一些潜在的危险,往往不能分辨。”济源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家长们在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时刻保证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里,以免发生走失的情况。

  另外,家长们还要时常教导孩子出门在外不能乱跑,要牢记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一些低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身识别能力比较弱,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很有可能因为着急、恐惧等原因,无法正确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父母电话等。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们最好在孩子的衣领处,缝上一张写有家长信息的布条。”该负责人介绍,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为孩子配备带有定位、通话功能的电话手表、手环等,而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大,具有一定行为能力的孩子,家长可以为其配备手机等电子产品。

  除了这些“硬件”,广大家长还可以从平日里的教育入手,教导孩子在外与家长走散时,一定不能乱跑,要停留在原地等待家长等。

  值得广大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家中的孩子不慎走失,家属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一般孩子刚刚走失时,行动的范围并不大,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行动范围增大,会给救援带来更大的难度。”济源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报警时,一定要详细描述孩子走失时的体貌特征等有关信息,因为信息越全,孩子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大。(记者 王峰)

责任编辑:赵红媚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