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降温催热“御寒经济” 取暖产品质量关不可忽视,更要把好操作关

2022-11-25 11:32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11月15日,我市今冬明春集中供热工作开始,这也让如何取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伴随降温而来的是取暖产品市场不断升温,目前,我市市场上出售的取暖产品种类繁多,各种“取暖神器”也纷纷“面市”。那么,市民在选购取暖产品时应着重关注哪些,使用过程中又该注意什么?

  各类取暖产品成过冬首选

  为了抵御严寒,各种各样的取暖产品悉数“登场”。空调、电暖扇、电暖宝等成为人们过好“暖冬”必不可少的物件。据了解,目前,济源人取暖的方式主要是:集中供热、空调及电暖器。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商场和相关商铺时发现,取暖产品被放在显眼位置。近年来,市场上的取暖产品越来越丰富,便宜的甚至不超百元。记者了解到,每年寒潮来袭时,电暖器都是“抢手货”。

  “这段时间,我们门店电暖器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很多。上一周,店里卖出了五六台,随着不断降温,销量还会持续走高。”11月24日,记者来到济水大街附近的一家商场,家电销售人员张俊告诉记者。

  张俊说,虽然使用集中供热的市民越来越多,但由于电暖器具有价格低、移动方便、局部加热迅速等特点,也一直受市民的“追捧”。一位正在挑选电暖器的市民说:“空调太干,地暖目前开着又太热,我打算先买个电暖器放家里用。”

  张俊表示,立冬以后,电暖器就开始俏销,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专家反复倡导市民开窗通风,但是空调制热时如果开窗,热量会损耗很多,费电又费钱,而电暖器只是局部加热,开窗通风对热量损耗影响不大。”张俊说。

  随着气温不断降低,不仅取暖产品销售火爆,冬装销售也进入旺季。在汤帝商场一家商铺内,一名顾客正在保暖内衣专柜前进行选购。“天气越来越冷了,想给父母买两套保暖内衣。”市民贾新胜说。

  “取暖神器”纷纷“面市”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小商品市场,小巧、实用、方便的各类电暖宝颇受消费者喜爱。据销售人员介绍,电暖宝里有温控器,通电后几分钟,水温烧到一定温度后,便会自动断电,即可使用。

  如今,伴随着科技发展,众多“取暖神器”纷纷“面市”:从充电发热的手套、袜子到“烤脚神器”“暖被窝神器”等。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看到,取暖产品持续热销。在某一专卖网店,冬季取暖用品种类齐全,有保暖护具、家居鞋、保温杯、足部保健以及冬天使用的家务清洁工具等。“我特别怕冷,看到电商平台上有卖‘电热袜’,就立马下单了。”11月23日,家住时代广场附近的市民张媛媛说,她一周前网购了一款200多元的“电热袜”。该袜子两侧各有一个小口袋,用来放置电池,充电后,就成了一双有温度的袜子。“电池充一次电需要4个小时,充电后最多可以连续使用8个小时,还挺方便的。”看得出来,张媛媛对自己网购的这款“取暖神器”颇为满意。

  记者搜索发现,除了“电热袜”,还有发热手套、护腰、马甲等,售价从100元到300多元不等。据了解,今年新“面市”的取暖产品中,还有“暖被窝神器”。它的大小和除湿器差不多,有一根外接的软管,使用时将软管放进被子里,5分钟就可以让被窝变暖和。

  另外,记者还发现一些专门针对电脑族取暖的产品,这些商品更受办公室人员的青睐。商家针对经常使用电脑办公或学习的消费群体推出“暖手鼠标”“暖手鼠标垫”“暖脚拖鞋”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小巧可爱,而且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市场“新宠”。

  记者发现,这些小商品把普通的插头变成USB接口,利用电脑供电。这些产品的购买者,大多为“90后”和“00后”。“现在天冷了,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愿意上街,网上购物不仅方便,品种也丰富,所以年轻人更倾向于在网上购买‘取暖神器’。”张媛媛告诉记者。

  市民需擦亮眼睛谨慎选购

  取暖产品普遍造型美观,备受青睐,但因其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操作不当等原因,稍不注意极易引起取暖产品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正确选购取暖产品?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取暖产品时,应选择正规商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场购买品牌产品,不要图便宜在不规范的小电器市场及小商店购买杂牌、“三无”产品。其次,一定要对取暖产品质量和使用方法再三把关。检查产品外观、附件配备、生产及质量合格信息是否标注明确等,对产品进行通电试验、恒温性能检查。如果取暖产品是在浴室等特殊环境中使用,还要注意防水等级。”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市民购买取暖产品时,还要注意检查产品证书是否齐全(包括安全质量检测合格证、说明书、3C认证标志等),不要购买证书不全的仿冒、贴牌产品并及时索取购物凭证,务必请商家填好保修卡的所有内容,便于日后出现消费纠纷时维权取证。

  取暖产品不仅要把好质量关,还要把好操作关。市民使用取暖用品时,一定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使用时一定不能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间,防止线路老化引起短路;使用时要考虑周边环境,与易燃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在电暖器上放置物品,以免影响散热导致火灾。(记者 王兴辉)


责任编辑:陈亚楠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