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高唱红歌感党恩 晚年生活更充实

2022-02-23 11:03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正在练习的合唱团

每隔一段时间,玉泉街道段庄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的丙申红色书屋里,就会传来一阵阵嘹亮的歌声。歌曲以红色歌曲为主,歌唱者的声音高亢有力、中气十足,让人心潮澎湃。

  第一次听到的人可能会以为是哪个专业合唱团在此表演,但家在附近或经常路过此处的人,一听这歌声就知道,老段那几位老人家又唱起来了。

  因为热爱聚到一起

  老段全名段丙申,今年62岁,是一名退休环卫工,也是丙申红色书屋的主要创办者。因为喜欢收藏红色书刊,他曾被媒体多次报道,在济源也算小有名气。

  以往关于老段的报道,多是围绕他所收藏的红色书刊展开的,鲜少有人知道他不仅喜欢收藏红色书刊,还是一个红歌爱好者。

  老段爱唱歌,尤其爱唱红歌。他常常在闲暇的时候到家附近的小游园、公园去听那里的老年人唱歌。起初老段只是听,后来开始跟着唱,再后来就与那些同样爱唱歌的老年人打成一片。他把爱唱歌的老年人聚到了一起,组成合唱团,定期聚在一起唱红歌。天气暖和的时候他们在附近的游园唱,天冷了就到丙申红色书屋里唱。

  老段他们这个合唱团没有名字,10余名团员都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且大多数是党员,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有62岁了。合唱团里没有一个是专业学音乐的,只是因为热爱唱歌,大家才聚到了一起。弹电子琴的段淑理是退休之后在老年大学学的电子琴;拉二胡的张法龙、吹笛子的冯维晓等都是自学成才。就是这样一个合唱团,唱出的歌却让人为之振奋。

  他们都是一群对党和国家有着浓厚感情的人,唱红歌唱的不仅是歌,还有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这话初听,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空”,但是当你听了他们的歌声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样的歌声,没有感情投入是唱不出来的。

  73岁的段淑理每次来唱歌都会带着妻子。他负责弹电子琴,妻子则和其他成员一起唱歌。夫妻二人虽然年过七旬,但眼不花、耳不聋,唱歌时的劲头丝毫不输年轻人。

  “我们这一代人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党对国家充满了感激之情。”提起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合唱团,段淑理笑着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年轻时虽没学过音乐,但对唱歌很感兴趣,唱红歌可以表达自己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当看到身边有人聚在一起唱红歌之后,他便与妻子一起加入了。

  唱歌让生活更充实

  歌声里面有感情,是记者听了他们合唱之后的第一个感觉。

  2月22日上午,记者在丙申红色书屋见到了正在唱歌的几名合唱团成员。当时他们正在唱新学的歌曲《领航》,声音铿锵有力,饱含深情。单听声音你很难相信这歌声出自一群老年人。再看他们唱歌时的神态,个个昂首挺胸,身体站得笔直,精神抖擞。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让人赞叹。

  由于大家都不是专业的歌唱者,学唱新歌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每周日是大家的集体活动日,懂乐谱的段淑理、张法龙等人一遍一遍教大家。教完之后,大家便回家自己练习。

  “平常出去散步遛弯的时候就自己唱,晚上回家,为了不打扰家人,就躲在房间里轻声唱。”67岁的齐柏村是大家公认的唱得最好的一个,年轻时曾参加济源举办的歌唱比赛,获得三等奖。

  “我们这群人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段丙申说,心里装着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唱得越来越好,精神状态也越发饱满。

  “以前退休后没事儿待在家里容易瞎想,人也有些颓废,参加了合唱团后,感觉每一天都是容光焕发的,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似乎也比以前少了。唱红歌,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了。”段丙申说。(记者 李亚楠 )


责任编辑:陈亚楠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