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让济源历史文化“活”起来——关于济源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1-06-10 09:4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其自然禀赋、优势资源、发展潜力、对外形象的集中体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真正“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强”起来,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扩大区域影响力、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重新梳理、认识“厚重济源”

  济源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爱家乡”应从“知济源”开始。我们要继续开展深入、细致的挖掘和研究工作,把济源历史文化的“家底”彻底搞清楚、弄明白,为传承、弘扬提供“蓝本”,夯实“根基”。

  济源有历史。济源因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而名,得太行王屋之奇,收黄河济水之利,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济源位于“三河”之中,历史、地理、人文条件得天独厚。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王屋山和济水源即是人类重要活动区域。夏商周时期,这里是京畿内地,成为那个时期皇家钟情的后花园,夏之少康、杼两代帝王定都于此,曰原。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这里曾数度分封侯国或采邑,见诸史料的采邑就有13个。西周的三公和苗姓封地就在济源,即召公、芮公、毛公、苗亭。自秦设轵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称济源,之后历代帝王皆在此或设郡,或设州,或设县,使这里成为享誉一方的“富邑”。

  济源有故事。在济源西部山区,以古邵州(今邵原镇)为中心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北依太行、王屋山脉,南临华夏文明摇篮母亲河——黄河,是炎黄故土——黄土高原向华夏腹地中州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原始人类栖居的良好场所。当初,先民走出丛林,刀耕火种,在劳作之余,击壤而歌,面对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而美丽的山川风物,他们浮想联翩,引发了对天地怎么来、人类怎么有、天象怎么解、灾难怎么办等诸多问题的臆测探究,经过口口相传,不断丰富演绎,于是就诞生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抟土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祭天、神农播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

  在这块土地上,能够见到中华创世神话传说的许多原形物:女娲补天的五彩石、银河谷,抟土造人的黄河、黄土、娃娃崖,断鳌足立四极的鳌背山,黄帝祭天的天坛山,大禹治水的八里峡,神农采药的药柜山……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中华创世神话园!济源市被授予“中国愚公文化之乡”,邵原镇被授予“中国女娲神话之乡”,“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

  济源有遗存。济源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境内古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原城遗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反映了夏王朝时期济源的重要历史地位。轵国故城兴于战国,盛于秦汉,曾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历经两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于地面的古城墙,是古轵国文化的重要见证。沁河栈道开凿于曹魏正始二年,延绵近百公里的栈道壁孔,历历在目,今人仍然可以想见当年转运粮草、战马嘶鸣的场景。横亘于黄河王屋间的北齐长城,是北朝时期东魏西魏分界线,上演过无数次刀兵血刃争夺战。枋口古代水利设施,上可溯至秦汉,下可延及当今,历代均有增修扩建,直至今日仍发挥着惠泽利民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济源人民从古到今不断开发大自然、利用水之利的勤劳与智慧。济渎庙系敕旨兴建,是隋代至清代康熙年间历代皇家祭祀济水和北海的场所。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及洞天福地说在王屋山构建,唐朝至金元时期是全国道教文化的中心。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盘谷寺等宫观庙宇以及大量珍贵出土文物和文化遗迹,无不彰显着济源历史文化的厚重。有专家赞誉济源为“中原地区宋、金、元、明、清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济源有名人。一个地域历史名人的多寡,与其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有极大关系。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九朝古都洛阳隔河相望,从东周至五代济源属于京畿之地。两地虽有黄河相隔,但从公元3世纪开始,即有河阳之城连接黄河两岸,唐代以后又增设河阳桥,为两岸的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因此,两地经济和人文交流极为密切,是济源产生或吸引众多名臣贤相、志士仁人的重要因素。像侠客聂政、帝师张禹、直臣徐有功、名相裴休、茶仙卢仝、画祖荆浩等无数才俊,光耀千秋,也迎来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苏轼、黄庭坚、元好问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药王孙思邈晚年在王屋山采药行医,卒葬于此。宋初的济源县令陈省华,不但为官清正,为民所爱,且教子有方,3个儿子均及第进士。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陈母教子》即取材于陈家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对济源的民风、政风均有重要影响,是济源宝贵的精神财富。

  济源有名篇。济源是华夏文明的腹地,也是名篇佳作辈出的文化高地。《诗》三百,济源有其三:《关雎》和鸣黄河之洲,窈窕淑女,鼓瑟友之;《十月之交》幽王无道,天怒人怨,地裂山崩;《匏有苦叶》秋风萧瑟,待嫁姑娘风情万种。五代时期的济源籍画家荆浩,有“北派山水画鼻祖”之称,其代表作《匡庐图》,开北派山水画先河。唐代名相裴休,其书法堪与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比肩。乾隆皇帝万机之暇,亲自考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的盘谷之所在,留下了珍贵的《歌盘合契》和摩崖石刻,钦定济源为“名山胜迹”。诗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上阳台帖》,在王屋山写就,文墨俱佳,堪称国宝,被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末清初孟津籍书法家“神笔”王铎,把济源当作第二故乡,留下了大量与济源有关的诗文书画作品。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书的《投龙简记》,记载了帝王派遣使者到王屋山、济渎庙祭山祭水的盛况。沁河东岸的摩崖石刻《凿开石门记》,早于魏碑200余年,是汉隶向魏碑过度的典型书体,国内仅见。“楷书之祖”钟繇,卒葬济源轵城,现存墓冢“钟翁垒”。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所书的《温府君神道碑》,今存于坡头镇左山村。宋徽宗、文徵明、陈廷敬、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墨宝,也留下了千古佳话。

  亟待编印权威的济源历史文化丛书

  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多种,印刷出版物是重要方式之一。这些年,有关济源历史文化的图书不可谓少,如《文化济源》《济源历史文化精编》《济源历史文化博览》《游读济源》《济源史话》《济源古代诗词赏析》《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孙思邈在王屋山》《济水志》《济源地名志》等,它们对普及宣传济源历史文化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可讳言,由于缺乏统一的出版标准,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常常出现内容重复甚至“打架”的情况。

  文化也是发展力、生产力。所以,要像对待经济工作一样对待文化工作,要像对待项目建设一样对待文化建设。有必要组建高规格的文化发展领导机构,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经费、有策划、有落实,统筹协调文化传承、发展事务。

  当务之急,是要编印一套权威的“济源历史文化丛书”,或称“乡土教材”“普及读本”,像每一个古人的生平事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一首古典诗文的微言大义,都应继续研究、刨根问底,据此撰写的书稿,要接地气、带露珠、沾泥土,确保实事求是、古为今用、科学权威、全面系统、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当然,编印一套权威正规、通俗易懂的济源历史文化“乡土教材”“普及读本”绝非易事。但笔者认为,不管怎么难,持续时间如何长,此事一定要尽快付诸行动,因为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

  全力打造“济源历史文化园”

  济源所有历史文化,都是弥足珍贵的优势资源,必须尽快“立”起来、“活”起来。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就是让济源的历史文化由抽象、概念、笼统、平面,变为具象、有形、立体、生动;由古籍、书本、典藏,变为听得清、看得见、摸得着。这是文化传承的需要,这是文化自信的载体。

  为此,笔者建议,设计打造一个高水平、高档次的“济源历史文化园”,或者在已建或在建的广场、公园、游园增添相关文化设施,并设置这些内容:济源历史苑、名人苑、诗词苑、神话苑;亦可按文化系列类别设置,如王屋山道文化、愚公精神文化、小沟背女娲文化、济水清廉文化、荆浩山水画文化……让家乡人、异乡人举目可见、侧耳可听,浸润其中,潜移默化、持续用力,成风化人、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一种品牌。人们之所以青睐品牌,是因为品牌不仅是形象,也是生产力。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发掘地域文化的特色,以彰显我们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精神品质和人文情怀。因为这种文化品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超越时光的力量。

  济源的历史文化丰富而珍贵,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矿藏。而精神矿藏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有现实意义,才有经济价值。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找准差距,补齐短板,让厚重的济源历史文化尽快“活”起来,让济源历史文化的DNA变成经济发展的GDP,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李林洲)

责任编辑:克盈盈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