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一个贫困村的逆袭

2019-04-1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刘永芳

济源网讯(济源日报记者 张佩佩)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艾草发出新芽,美丽的风车迎风转动,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美丽的乡村……

谁曾想,几年前,这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11个居民组散落在丘陵之间,废弃的窑洞和土房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贫瘠。

谁又曾想到,今天的大岭村,新建的民居整洁美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贫困户相继脱贫,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找对路子,发展产业,脱贫压力变动力

大岭村现有1402人、900亩耕地。以前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效益低下,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绵延的山岭,禁锢了村民的思想,制约着经济发展。如何改变大岭村现状成为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人的一块心病。

“要脱贫,必须发展产业!”市农机局驻大岭村第一书记李明军介绍,大岭村野生艾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艾草产业的优势。经反复考察、论证后,村里成立了1个集体艾草合作社、4个私营合作社,建立艾草产业扶贫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群众投身艾草产业发展。

目前,村集体已流转土地100余亩,带动艾草种植户60户,种植350亩艾草,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机械耕种,艾草技术培训,艾草收割、加工、销售服务,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合作社为21户贫困户争取到艾草到户产业扶贫项目,每户补助5000元。

联股联心,抱团发展,帮扶外力生内力

“活还是一样的干,可干活的感觉却不一样了,过去是传统农民,现在是‘股份农民’‘产业工人’,艾草成了自己的产业。”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的村民心声。

2018年,大岭村开展产业扶贫带贫项目,实施产权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告诉记者,村里积极探索“合作社+”带贫模式,按照“集体社引领+私营社补充+贫困户受益”思路,吸纳34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每户至少入股500元+镇政府配股500元),农户享有二次分红权和不低于市场价的农产品收购优先权。仅去年12月,合作社就收购艾叶3吨,全部现金付款,农户和合作社之间形成了长久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96万元,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村集体合作社优先吸纳贫困人员务工,为4名贫困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聂东武因患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被吸纳入社后,现在每个月工作20天,工资不低于1000元。他说:“一天工作不到6小时,闲暇时间还能兼职做些小买卖,比单纯种地轻松多了,每年年底还有分红”。

村里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贫困群众有了稳定脱贫的出路。改革通过股权纽带,把农民、村集体、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分散的人、地、钱集中起来,脱贫产业步入了快车道。

争取项目,办好实事,攻坚合力激活力

宽阔的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干净的自来水流进每家每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岭村道路、水利、通讯、网络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7年以来,该村累计争取500余万元项目资金,新修扶贫道路3公里、旅游路3.2公里,建成4个500立方米蓄水池,完成电网改造、安全饮水管网改造项目。现在,移动光纤宽带进村入户,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到位,村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产业兴旺,设施完善,沉睡的大山“活”了,山村有了新规划。“做大做强艾草产业,深挖村史文化底蕴,打造婚纱摄影、健康养生基地,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这里,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使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在李明军心中,绘制着一幅更大的蓝图。

曾经沉寂的大岭,如今处处生机。这不仅见证了大岭村的变迁,更孕育着大岭村的希望。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