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下冶镇: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

2019-01-1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深冬时节,万物萧条。然而,在下冶镇扶贫产业的各个链条上,处处散发着盎然生机,积蓄着蓬勃力量。大岭村艾草制品工厂的厂房里,工人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足浴包、艾绒马甲等冬季热卖产品;坡池村党支部书记王本东,站在公仆山头,饱览三峡美景,畅想乡村旅游致富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兴旺是根本之策。下冶镇以特色产业扶贫为抓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创新机制、主动作为,打造出“特色产业+”的扶贫产业大格局。

  截至目前,下冶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96户1663人,其中448户1539人已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0.97%下降到2018年的0.36%。

  “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造血式”产业扶贫

  “轰隆隆——”随着翟富海轻轻一推,电闸打开,电流贯通,北吴村石磨面粉加工基地车间内,庞大的全自动石磨面粉机缓缓转动起来。经过1台破碎机破碎,6台石磨机重复撵磨,20分钟以后,细白的面粉生产出来了。

  “石磨面最大的亮点在于低温生产,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面粉的营养,麦香味特别浓。试生产期间,就有客户慕名而来,直接预定了15000斤。”北吴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运法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石磨面粉加工基地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北吴村土壤肥力高,小麦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小麦种植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基本无望。北吴村调整思路,多方考察,立足实际,提出了优质小麦种植加工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这一改,还真让他们趟出了一条新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优质小麦口感大大提升,用优质小麦磨出的面粉价格达到每斤3元,比市场价格整整高出了1.7元。初步统计,全村500亩优质小麦为100户种植户累计增收6万余元;首批石磨面成品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万元以上收益;44户贫困户将搭载石磨面粉加工基地的快车,走上脱贫路。

  “百姓富不富,产业要对路”。如何实现脱贫致富?下冶镇选准“特色产业”这个火车头来带动。在脱贫攻坚战中,下冶镇立足产业基础,精准对接特色,紧扣产业“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形成了以蔬菜制种、烟草、小辣椒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7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

  西大岭烟草产业基地,种植烟草2000余亩,带动周边村庄67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大岭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种植艾草200余亩,带动6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27户;韩彦红果产业扶贫基地,种植红果15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275户农户增收,其中包括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7大产业基地横向辐射,上下串联,带动多个贫困村自主自发寻求改变,引领整个产业链条趋于良性循环,将贫困户深度镶嵌在产业链条上,激发了靠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大岭村村民代立红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代立红回乡创业,成立了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艾草,加工制成艾产品,在网上销售火爆,同年年底实现脱贫。2018年大岭村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建成以后,代立红干劲更足了。他注册了实体公司,购置了自动化加工机器,眼下又忙着招聘销售人员。“有了产业扶贫基地的支持,心里更踏实了。下一步,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加工、销售环节,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做强艾草产业。”代立红说。

  “特色产业+合作社”,激活产业扶贫新活力

  在下冶镇产业扶贫一线,有一支中坚力量披荆斩棘,屡创佳绩。它们就是下冶镇遍地开花的合作社——上接企业与市场,下连广大贫困户,牵线搭桥,惠利多方。

  走进下冶镇北桐村烟叶专业合作社,只见一台台烟草专用机械设备科技感十足,一排排鲜红的辣椒酱引人垂涎……这是下冶镇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的一个典型,也是合作社、支村两委和贫困户齐心协力结出的硕果。

  在种烟户赵小莲家里,她向记者讲述了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我家里三个娃正在小学读书,自己又是个‘药罐子’,农活儿全靠孩子他爸一人干……2016年加入合作社以后,耕地、喷药、锄草、收割,合作社全包了,我们只需要出劳务费就行,省了不少力气。年底一算,靠8亩烟田整整增收了3万块钱。”

  2018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期,下冶镇作为全市合作社带贫示范点,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在合作社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0个,38个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镇入社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

  据了解,下冶镇以“扶贫抓产业,产业抓合作社”为理念,以贫困户精准收益、精准脱贫为出发点,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形成了支部领办型、公司领办型、能人领办型、社司一体型等4种合作社带贫模式。合作社通过提供农机、植保、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便利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促进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形成了以四轮驱动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稳定增收的效应,实现了农户就业增收、企业降本增效、产业提质升级“三赢”发展。

  在创新帮扶模式的同时,下冶镇牢牢把握“利益联结”这个关键,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入股分红”“务工增收”“资产入社”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进来,共享扶贫成果。坡池村的富鑫果蔬种植合作社根据“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持股入社、到期分红”的原则,鼓励村民入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村采取“贫困户资金入股500元,镇政府配股500元”的形式入股,收益分红时按贫困户入股1000元股金算红利,不断增加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2018年以来,富鑫果蔬种植合作社将村里200余亩金太阳杏纳入一体化经营管理,对分散的种植户实行集中管理、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取得一定成效。

  “特色产业+政策保障”,扶上马再送一程

  “2018年我们种植富硒红薯80亩,实现产值12万元;种植富硒小麦220亩,收益达到13万元,带动全村2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中吴村村主任陈满周告诉记者,由于他们的产业基地扶贫成效好、示范作用强,2018年上半年还获得了镇政府奖补的3万块钱,大大鼓舞了村民的致富热情。

  重任在肩,砥砺奋进。下冶镇对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举措之实、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一份份关于产业扶贫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密集制定并相继出台。

  ——政策支持,助力新型经营主体做优做强。出台系列措施,抓好合作社规范、提升、转化升级工作,推进合作社建设发展。比如探索“贫困户资金入股500元,镇政府配股500元”的激励机制,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实现致富增收;鼓励合作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对示范效应较好的专业合作社,提供10万元以内的免息贷款;鼓励争创示范社,对于发展前景好、效益明显、带贫成果显著的,推荐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等。

  ——资金助力,撬起特色产业发展支点。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引导贫困户发展蔬菜制种、艾草、烟叶等特色产业,2018年共发放补助资金46万元,让92户贫困户切实得到了政策实惠;拿出31.4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北吴石磨面粉加工基地、大岭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等4个产业基地,南桐村、大岭村等5个村集体项目均享受到该奖补政策。

  ——技能培训,引领新型农民“智慧行”。把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组织五次技术培训、两期再就业培训,邀请市林业、科技、畜牧等部门的专家对烟草、核桃、小辣椒等技术管理进行授课,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贫困户的种植、养殖知识。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从“精准扶贫”到“创新机制”,在“特色产业+”格局的引领下,下冶镇凝心聚力、驰而不息、探索创新,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从源头上斩断穷根,让山乡田野孕育新希望。(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翟朝霞)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 下冶新作为”系列报道之三 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产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下冶实践”)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