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举旗帜 聚民心 济源唱响时代主旋律

2018-12-1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思想如炬,引领未来。伟大的时代离不开思想灯塔的指引,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尤其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助推伟大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抓住“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新风尚、凝聚正能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为谱写新时代济源篇章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高举伟大旗帜 筑牢理论根基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一闭幕,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就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讨论,迅速在玉川大地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处走、实处走、心里走,推动这一思想落地生根。

坚持“以上率下”,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更加规范,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累计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72场,带动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4500余场;依托市委党校、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增加理论学习专题,提升学习针对性、实效性;树立质量导向,构建“以考促学”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质量;抓好党的十九大辅导读物发行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发行3万余册……一系列有效举措,将学习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18年5月24日上午9时许,王屋镇谭庄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坐满了群众,大家聚精会神地听台上的人讲话。原来,这是一堂特殊的“党课”。这不仅是济源日报社与市妇联、市房管局、邮储银行济源分行共同举办的“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现场,也是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现场。“讲得真不赖!”听完课后,村民周备花说,“宣讲人讲述的都是家庭、工作、学习中的故事。故事虽平凡,但感情发自肺腑,党的创新理论也融入其中,让人听得懂,容易理解。”

党的十八以来,我市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整合全市宣讲资源,依托“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累计组织开展5000余场次各类活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同时,我市还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文艺宣讲走基层活动,借助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社团惠民演出,通过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巡回演出100余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唱响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题宣传鲜明突出。紧扣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坚持网上网下、内宣外宣、报刊台网同频共振,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放管服”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点主题,组织推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砥砺奋进的五年”“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等重大专题专栏,组织策划“跳出济源看济源”、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等大型新闻主题报道活动,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全面展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唱响济源好声音。积极对接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推介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仅2018年就10余次登上央视荧屏,播发小浪底国庆排水排沙盛况、王屋红叶、辣椒丰收、发现金钱豹等报道。围绕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诚信建设“红黑榜”、城乡一体化等主题,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刊出重磅报道。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3000余篇(条)。其中,2015年8月27日,《人民不会忘记——济源英雄后人自办家庭革命展》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进一步提升了济源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机制建设成效初显。建设新闻发布厅,创新性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室外新闻发布会,构建协调联动的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全市重大舆情引导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出台《济源市重大舆情引导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度》,规范突发事件报告、权威信息发布、网上舆论引导等五项工作流程,有力提升重大舆情引导处置能力。推动“大外宣”格局建设,探索建立外宣素材定期报送机制,通过月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全市各单位外宣力量,打好“组合拳”。

——提升管网治网水平。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开设“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学思践悟十九大”等网上宣讲专题专栏,开展网络直播,形成网上正面宣传舆论强势,同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在网络上唱响济源好声音、展示济源新形象。

深化文明创建 弘扬新风正气

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

一直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志愿服务、诚信建设工作,着力提高愚公儿女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强化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日常,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宣传墙的宣传教育效果;持续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 文明单位社区行”活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到社区开展十九大宣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在省文明办组织的优秀作品评选中,济源有6件作品获奖。

——提升创建质量。2015年2月,济源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后,我市坚持创建力度不减,创建队伍不减,创建标准不降,强化日常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2017年11月,济源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我市持续深化“五大创建”,融合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广泛开展清洁家园、移风易俗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目前,我市累计评选国家级文明单位4个,省级文明单位40个,市级文明单位113个。

——倡树文明新风。扎实推进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累计绘制文化墙2万余平方米,大力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活动,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移风易俗,积极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加大文明村镇和“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示范村创建力度。建立诚信建设“红黑榜”,累计发布18次,逐步营造全社会诚信氛围。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成功列入全国“志愿之城”试点市,累计招募注册志愿者81191人,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738次,建设志愿服务站点95个,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市创建工作的“金名片”。济源高级中学教师刘宁入选河南省优秀志愿者,“锋领玉泉”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入选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济水街道玉仙社区入选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注重典型引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济源好人”“寻找最美济源人”“愚公家乡好少年”等系列评选,持续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倡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目前,我市累计选树“当代愚公”“济源好人”等各类典型1000余人。其中,毛立争被评为“中国好人”“2017十大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济源市十大当代新愚公”和“济源市道德模范”;史传武被评为“济源市道德模范”,荣登“河南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文明家庭”;薛景祥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繁荣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2014年9月,济源市被确定为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2015年7月,济源市成功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通过数年的努力,我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主城区15分钟服务圈、农村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1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共享工程基点全覆盖。全市543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了市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相关配套政策,健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监管体制机制。济源媒体融合发展有序推进,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张战伟为组长的济源市媒体改革领导小组,目前济源融媒体中心选址工作已结束,其他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铺开。全力打造具有济源特色的文化产业,出台《济源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加大指导力度。全面摸排全市62个文化项目,建立项目库,做到统筹指导、分类管理。培育龙头文化企业,王屋山文旅融合项目示范带头作用初步显现,扶持坤彤陶瓷、豫光、万洋金银饰品等做大做强。

——提升文化惠民演出质量。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以“第一书记精准扶贫”为主题,创作编排扶贫戏曲现代豫剧《山路弯弯》,入选全省12台巡演剧目,目前正在全省巡演。持续提升“文明济源 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农民”“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咱们一起奔小康”等文化品牌活动,寓教于乐,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大力扶持精品文艺创作,现代豫剧《王屋山的女人》、古代豫剧《愚公》先后荣获河南省“文华大奖”,并赴京、赴台演出;豫剧《聂小倩》赴比利时交流演出。一批精品力作走出济源、走出河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百姓文化济源云”平台建设全省领先,《沙家浜》《关公》等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精品文艺演出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而不懈努力。(济源日报记者 王会)

(原标题:举旗帜  聚民心  唱响时代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