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五)

2018-11-16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郝德军 52岁 市城乡规划局城乡规划设计服务中心主任

规划先行 建设城乡一体美丽济源

  11月12日,济源晨报记者见到郝德军时,他正在整理我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普查工作的资料。面对厚厚的资料,从事城市规划行业15年的郝德军可谓是驾轻就熟。

  虽然忙活了大半天,郝德军略显疲惫,但当济源晨报记者说起济源这些年来的城乡变化时,他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来,咱济源的城镇乡村可谓是发生了大变化。”郝德军说道。

  就地城镇化成果喜人

  我市城镇化率在全省位居前列

  谈及城乡一体这些年来的变化,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城镇化。“我市城镇化的特点是城乡均衡发展。”郝德军说,通过这些年的持续探索,我市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全域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径。

  “就地城镇化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哪,就在哪实行城镇化,让村里的村民也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郝德军介绍,近年,我市按照“就业跟着产业走、居住跟着就业走、公共服务跟着居住走”的实施路径,通过完善配套、优质服务和产业支撑,探索出一条就地城镇化的道路。全域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让不少村里人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除此之外,我市还对农村“六权”确权颁证和“两股两改两建”进行了改革,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推动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截至2017年底,我市城镇化率已达61.05%,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者。目前,我市镇区道路硬化率在95%以上,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85.3%,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住宅面积达38.9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组组通硬化、镇镇通高速道路的目标,也是全省范围内第一个“全域园林城镇”。“这一系列的喜人变化与我市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分不开。”郝德军介绍,这些年来,我市以镇区道路、排水、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为主,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全面提高小城镇镇区功能。

  全域规划再发展

  探索高质量城镇化路径

  思礼镇水洪池村,坐落在海拔1460米的山区,是我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曾经的水洪池村虽然美丽,但是村里人只得守着满山资源过着穷苦日子。如今,村民利用地理特点,种反季菜、杂粮、中药,把天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水洪池村的发展,只是我市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国唯一全域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些年来在探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互促发展,构建产、村、人和谐共生的城乡空间新格局。王屋镇、大峪镇、下冶镇等山区镇积极探索构建“旅游+”模式,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城镇、产业、美丽乡村等相融合,不断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按照市域村庄的特点,从规划角度上对村庄进行分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郝德军介绍,全域规划也是我市规划上的特点,大力实施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全域规划、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探索一条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质量城镇化路径。(济源晨报记者 王峰 整理)

李道安 67岁 全国劳模

  调整产业结构 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

  11月11日,一早就钻进食用菌大棚里摘蘑菇的李道安满头大汗,眼前一个个食用菌包上面长出来的蘑菇煞是喜人,不一会儿,摘下来的蘑菇就装满了一整筐。梨林镇范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安向济源晨报记者介绍,这就是今年4月份以来范庄村建成的新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光伏大棚,也是该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的新尝试。

  过去办猪场、搞蔬菜大棚

  形成“猪、沼、菜”循环经济

  走在范庄村,眼前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很多村民在大棚里忙碌着。除了蔬菜大棚,村里还有养猪场。“靠着蔬菜种植和养猪产业,早在2008年范庄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了1万元,当时排名全市第一。”李道安说,范庄村这么多年就是围绕土地做文章。1999年,他带领全村村民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60亩蔬菜大棚,进行生猪规模养殖,建设养殖小区,从过去的散养变为现在的集中养殖。“村民也从一年养几头猪到出栏一百多头,养殖户一年收入最少有3至5万元。”李道安介绍,村里还办起了一个大型养猪场,全村年出栏生猪达1万头。

  为了解决猪粪的污染问题,李道安率先在范庄村建起了沼气站,对猪粪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从沼气站输送到村民家中,实现用沼气做饭,猪粪沤成肥料后还能上大棚蔬菜,既经济又环保,“猪、沼、菜”这样的循环经济在当时全省都属先进,范庄村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循环经济模式。2010年,范庄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的称号。同年,李道安也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李道安年轻时做了18年小学教师,之后又响应国家发展乡村企业的号召,在村里办毛巾厂和织布厂,1999年又当上范庄村党支部书记,就这样一步步见证了范庄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范庄村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老百姓靠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抓住新起点

  调整产业结构让百姓增收

  李道安说,眼下的范庄村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去年8月份,我们在村南填平了一个8亩大的深坑,建起了光伏地面电站。”李道安介绍,现在他们的光伏地面电站每天可产生350至400度电。因为光伏发电是环保产业,国家每度电补助8毛钱,一年下来全村集体经济净增长10万元。

  不仅如此,去年10月份,在李道安的带领下,依托光伏地面电站建起了新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目前这里有12个双层拱棚食用菌大棚,冬季光伏地面电站还可以为食用菌大棚加温,他们还计划自己筹资建设二期光伏地面电站。李道安说,随着城市的发展,范庄村也亟待对产业结构进行二次调整。目前,全村生猪一年出栏在2000头,他们计划淘汰生猪养殖业,搞食用菌养殖,推动全村产业结构的提升。他说,现在一个食用菌大棚一年毛收入3万元,将来还会带动全村大面积种植食用菌,形成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现在范庄村还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娃娃鱼养殖项目。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范庄村集体收入将增加30万元。未来,范庄村也将在“中原更出彩 济源出重彩”中焕发新活力。(济源晨报记者 丁玲玲 整理)

肖迎霞 44岁 市人社局农保中心副主任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民养老”

  肖迎霞的办公室至今还保存着2008年的一个文件《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上面详细记录了当年我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对于肖迎霞来说,这个文件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算是我市同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开端。

  2008年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率先在全省实现“全民养老”

  按照党的十七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在国家和省里的指导下,2008年我市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那一年,肖迎霞刚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办公室工作。

  “其实2007年咱市就开始探索了。”肖迎霞说,那时候济源只有职工养老保险,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都没有。

  经过1年的探索,2008年6月1日,市政府出台了《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率先在全省将城乡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体系,把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范围,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实现“全民养老”的城市。

  “这在全国都算是超前的。”肖迎霞说,那时候除了职工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养老保险。为了普及养老保险,他们进村入户,挨家挨户宣传。

  参保人数从5万到30.56万

  我市城乡居民社保普及率达99.5%

  “虽说当时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由于其他地市都还没有,所以很多老百姓并不热衷。那个时候我们单位的人几乎跑遍了济源的各个地方。各乡镇都设有保障所,随时给百姓解答有关养老保险的事宜。”肖迎霞回忆,即便如此,响应的市民并不多,全市参保的人只有5万人。

  不过在肖迎霞和同事们看来,只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进来。

  2009年12月,我市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鉴于当时我市已打破城乡居民户籍限制的实际情况,便将城镇居民也纳入了该项制度,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各类居民。

  2010年1月1日,又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方案出台:《济源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这个方案的实施标志着咱市城乡居民真正步入了社会化养老新时代。”肖迎霞说。

  这之后,我市城乡养老保险不断完善,实施办法越来越成熟,取得了诸多喜人的成果。

  正因为济源先行先试,2012年9月,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被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如今,我市60至69岁人员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10元,70岁及以上人员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30元。

  “基础养老金全部是政府补贴,还有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它是根据个人缴费积累的个人账户计算的。”肖迎霞说,个人缴费档次从200元到5000元不等,分为15档,缴费档次实行个人自行选择,每年可以变更缴费档次。每个档次都能享受国家相应补助。除此之外,我市还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推出了系列养老扶持。农村40岁以上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也有养老补助。

  “现在咱市参保人数达到30.56万人,参保率为99.5%,领取待遇9.24万人。”肖迎霞说。(济源晨报记者 李亚楠 整理)

代周 60岁 玉泉街道陆家岭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从山区到城市 移民村实现华丽转身

  陆家岭居委会是移民新村,沿着豫光专用线往北走便可到达。进入居委会,宽阔的马路两旁都是风景。60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整洁大气,一座用废旧水塔改造的20多米高的彩绘建筑物朴实壮观。

  代周担任陆家岭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只有两年。不过在此之前,他可是干了30年的居委会主任,对于村里发生的变化如数家珍。“收入高了,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代周说,现在,居委会响应号召正在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五美庭院”建设,让群众更有归属感,和谐有序再发展。

  摸索出三条生财之道

  21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近30倍

  陆家岭居委会有300余户1100多人。22年前,因小浪底水利工程,他们从大峪镇搬迁至玉泉街道,开始新生活。

  在居委会综合服务中心,济源晨报记者看到,1996年陆家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0元,去年则增至22359元。短短21年,竟然翻了近30倍。这是如何实现的?

  “祖祖辈辈靠种地吃饭的老百姓来到城里,首先得解决吃的问题。但山里人没学历没人脉,要在城里找工作,咋整?”代周说,经过居委会干部的研究,他们摸索出了适合陆家岭的三个“生财之道”。

  代周介绍,当时不少年轻人会开车,就鼓励他们搞运输。同时与周边企业、厂房合作,对有思想的年轻人进行培训。“随后,我们成功申请到300万移民后扶资金,建了近200座日光棚。”代周介绍,3年后,日光棚改造成温室大棚,效益攀升。2016年,又建起60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目前已经完工,准备经营花卉盆景。

  “现在居委会有一半人买了汽车,再过几年,车子会更多,到时候停车都会成问题。”代周开玩笑道。

  年年都有新“花样”

  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这些年,除了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陆家岭的人居环境更舒适了,乡风文化更浓厚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

  据了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陆家岭对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高标准建成了小游园、文化活动中心、垃圾中转站,居委会周围涝河全部垒砌,电力、电话、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全覆盖,并安装路灯130盏,摄像头9个。居委会现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活动室、卫生所、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超市以及党员远程教育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代周掰起指头细算,居委会在2014年完成污水处理改造,2015年实现天然气全覆盖,2016年建起连栋温室大棚,2017年达到气代煤、电代煤目标。

  “目前,居委会的主要任务是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树立‘家家是乡村整洁的主人,人人是环境保护的主体’的理念。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代周自信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陆家岭居委会先后被授予“省先进基层党样”“省级卫生村”“河南省第二批科技示范村”“市五好党支部”“市生态文明示范村”“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科技示范村”“市乡创建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济源晨报记者 李楠 整理)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